02.27 傳習錄學堂:對話——孔子、王陽明


傳習錄學堂:對話——孔子、王陽明

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甯戚。”


<strong>【評述】林放,魯國人。易,和易,平靜溫和的意思。戚,悲傷的意思。


禮本是理,本是仁,仁的具體實施是禮。禮放在現在就說法律、制度。法律與制度的本質不是為了限制人,而是為了勸人向善。法律不就說如此嗎?法律若是不是從仁為出發點,也就會導致人去觸犯。這也是為什麼有些制度執行不下去的原因。所以要想制度徹徹底底的執行下去,就必須從禮(仁、良知)出發。

就說句子中的“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甯戚。”來說,儉約、儉樸就是人性,如果一個地方、一個國家出現攀比之風,其實意味著這個國家貧富差距嚴重,那這個國家的民眾幸福指數極低,對國家來說,不見得是好事。“禮,與其奢也,寧儉。”說的就是這個道理。這一點在現在其實也在做,就說這幾年,國家規定各級幹部領導辦公室的面積一樣。試問一個縣級領導幹部辦公室面積大於部級、國家級幹部的辦公室面積這是不是一種資源浪費?如果是浪費,對國家、對所在地的人民,有什麼好處?除了欠一堆債務,沒有任何好處。至於“喪,與其易也,甯戚。”就更容易理解,親人、朋友有人過世,悲傷是必然的(這是人的本性),所以禮的制定,就不能要求人要平和,要快樂才對,這於人的本性不符。

所以,制定禮(規則、制度、法律)必須從人的本性入手。不然,縱然制定出來了,也執行不了。

傳習錄學堂:對話——孔子、王陽明

  •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

  • <strong>【評述】夷狄,化外之地,民智未開的地方。諸夏,華夏,有禮儀之大,有文章之華,是為華夏。亡是無,無國君。


    白話的意思:夷狄雖然有君主,還不如華夏沒有君主的時候。這句話的內在含義是:華夏的強大與文明,靠的不僅僅是君主,還有以理治國的文化信仰(禮)。文明與落後,就在於制度文化優越性上(禮)。當然,如果有一個有魄力、有遠見的明君,更能使自己的國家文明與強大。可見,禮文化是華夏不管什麼時候都能夠依然屹立以世界,依然能夠不斷向前的發展與進步的保證。這也是中華文明,為什麼能在政權被顛覆,還能使自己千年文明不滅的原因所在。因為我們華夏有一個正確的價值觀(禮)。

    國與國、地方與地方是如此,企業與企業、個人與個人也是如此。就說企業吧,好企業與差的企業,表面看起來差的是實力,其實實質差的是制度(企業文化)。就拿華為來說,華為為什麼可以從無到有,從弱到強,而最近的假疫苗長春長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夜之間人人喊打,幾近倒閉,原因在哪?

    在良知(禮)。確切的說成功與失敗,強國與弱國,大企業與小企業,差的不是實力,差的只是良知。朝代更替不就是如此嗎?所以,不管做什麼,都要以禮(良知)。

    傳習錄學堂:對話——孔子、王陽明


    • 季氏旅於泰山。子謂冉有曰:“女弗能救與?”對曰:“不能。”子曰:“嗚呼!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

    <strong>【評述】旅,祭的意思。泰山,泰山的神。冉有,孔子弟子冉求,字子有。


    孔子這一段的意思就在“嗚呼!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

    再解釋這一話意思之前,首先要弄清楚什麼是“神”?

    王陽明說過:“夫良知,一也。以其妙用而言謂之神,以其流行而言謂之氣,以其凝聚而言之精,安可形象方所求哉?

    從王陽明的意思來看,所謂神,不但要行良知之事,還要妙用良知。行良知之事,很容易理解,妙用良知,還是要說一下。大家都聽過“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授之以魚是不是善事?是。但為什麼不如“授之以漁”?因為“授之以魚”不可能一輩子,而“授之以漁”卻可以讓其一輩子受益。所以這兩個方法,就有好壞之差,“妙用”之意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說真的,中國的神仙,都是道德完人。比如關公、媽祖、土地公、門神……所以孔子認為,要取得神的認可,只要做良知之事就可以了。因為神仙很善良,見不得民間疾苦。所以為政者,如若做於民無關之事,神仙都是不高興的,“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說的就是這個意思。所以別以為祭祀泰山之神,就以為就能得到泰山之神的認可。孔子由這個諷刺祭祀做無用功。

    孔子這一段給我的啟示一個職場啟示:就是別小看了領導,能成為領導的人都是有一定素養的(良知妙用)。所以與領導相處,與其拍馬屁,還不如做一些實實在在的事情(良知之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