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個人的悲劇,民族的大幸

縱觀孔子一生,懷揣經天緯地之才,到死終究不得重用。從他個人的名義上來看是悲劇的。但從整個華夏文明的高度來省視,正由於孔子在當時之世不堪重用,未淪為時代侷限的產品。他的思想才能光耀華夏,成為中華文明最重要的基石。

但你若懷疑孔子只是一位,空有理論知識而沒有實踐才能的空想家。你就大錯特錯了。

可以這麼說,孔子的治國才能,足以秒殺整個春秋戰國時代出現的任何大智大能之才。

孔子:個人的悲劇,民族的大幸

在此不加贅言,先大概描述一下孔子所生活的時代背景極其變遷。

周武王姬發,於公元前1046年左右伐紂建立周朝,至公元前770年周平王遷都洛邑。

這段時期在歷史上稱之為西周。

隨之而後的東周又分為春秋和戰國。

區分二者之界限所發生的標誌性事件,是於公元前453年,韓、趙、魏三家分晉。

此後直到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一統六國。

孔子:個人的悲劇,民族的大幸

而孔子所生活的年代,正好處於春秋晚期。此時禮樂崩壞,周王朝早已名存實亡。

諸侯國紛紛崛起,為了在圖強爭霸中爭的一席之地,廣搜天下賢才甚至是奇才怪才,只要佔一個才字,都將他們納為己用。

而孔子作為春秋中後期,其雄才大略足可稱之謂,當時天下第一的偉才大才。各諸侯國彷彿商量好了一般,都很有默契的對其進行了選擇性忽略和政治邊緣化。

孔子:個人的悲劇,民族的大幸

孔子和他的團隊,就像漂泊在春秋大陸上的絕無僅有的“核武器”。任何諸侯國不論實力強弱和大小,誰能得到他的忠心輔佐,給予他百分百的權利使用權限。

我相信孔子還用不著“十年生聚”和“十年教訓”,便能還你一個統一強盛的全新的偉大國度。

孔子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中。文能富國足食的;武能戰必勝,攻必取的;精通工業製造的;擅長經商的;什麼辯才、賢才、武功高強的,可謂三百六十行的所有頂尖人才,都心甘情願的被他一人所驅使。

孔子:個人的悲劇,民族的大幸

他是飄零於江湖、無依無靠的帝王,是威望著世的宗教領袖。雖無帝王之名,卻惹天下士子競相歸附;雖無帝王之實,其團隊所具有的能量卻足以一統天下。而孔子本身所具備的治國安邦之才,足以秒殺當時任何賢豪。

且看:

孔子當政三月期,弱魯威震天下奇,諸侯為此皆憂懼,釜底抽薪孔自離。

縱觀孔子一生的命運,就像他曾經給自己卜的卦象一樣。此卦為上艮下離的賁卦,艮為山、離為火,此卦象徵孔子的前半生之卦象。

孔子:個人的悲劇,民族的大幸

而孔子的後半生,為此他又佔得上火下艮的旅卦。

離火代指孔子的才華,具文明之象。前半生受困于山,難以施展抱負。後半生經過後天努力,離火突破重重障礙,上升至上卦的位置。雖將艮卦壓制於下,但得到的本卦又是象徵居無定所旅行的旅卦。

孔子:個人的悲劇,民族的大幸

故孔子一生,就像旅卦一樣,下艮山穩如磐石,象徵孔子的團隊也指孔子自身,高舉著象徵理想文明主義的離火,奔走於各國諸侯之間,只起文明宣揚教化之功,終究難當實權,不得重用。

但孔子治國安邦的才能,卻是毋庸置疑的。甚至可以說足以秒殺春秋任何大能賢智。

公元前501年,此時的孔子已五十歲高齡。經過多方奔走,終於在這一年被魯國國君魯定公賜封為掌管魯國刑法的司寇。

這是孔子一生最得意的時期,司寇的職權類似於一人之上,萬人之下的宰相。如果沒有孔子的這一段履例,恐怕後世會有很多人質疑他究竟有沒有真才實學。

孔子:個人的悲劇,民族的大幸

然而,他是驚豔的。他不是像“伏龍”和“鳳雛”般的“得一可得天下”的存在。他的智慧和對他所輔佐的王國起到的積極的影響,是任何人都不能比擬的。

你看越王勾踐在商聖范蠡的幫助下,耗費十年生聚,十年教訓才得以復國報仇。孔子呢?用不了這麼久,魯國在孔子的治理下,僅僅三個月,魯國便脫胎換骨。

我想如果再給孔子更多的時日,就沒有秦國什麼事了。魯國將會成為一統天下的帝國。

孔子:個人的悲劇,民族的大幸

但孔子的一生,是悲劇的。當時東方齊國見一個小小的魯國,在孔子的治理下。竟然在短短的三個月,就得到如此巨大的成效。如果假以時日,在不可預見的未來,齊國君臣彷彿看見魯國東向吞併齊國,繼而一統天下的夢魘。

決不能讓魯國強大起來。你孔子縱然固若金湯,我們拿你沒辦法。但魯國國君定公卻是一位荒淫好色的主。

為此齊國精挑細選了幾十個美女,給魯定公送了過去。定公果然沉淪美色,不理朝政。沒有君主的配合,就算孔子有改天換地、再造乾坤之能,也只有長嘆一聲,鬱鬱寡歡的離開了魯國。

孔子:個人的悲劇,民族的大幸

對於孔子來說,他的一生是悲劇的,是極其不幸的。但他的悲劇,對於整個華夏文明來說,卻是不幸中的大幸。

當孔子被重用,淪為時代的侷限兒。中華文明之基,又將依憑於何物?

孔子若是知道,他個人的人生悲劇,竟然成全了當今之華夏。想必,他也會含笑九泉,甚為寬慰吧!

斯人雖逝,光照千秋。

我輩承繼,恆而不朽。

在此,感謝您的參閱,如有謬誤,希冀指正。

小生月隱,願與君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