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姜子牙、孔子、管仲這些古人學讀心識人!

識人是一門學問。識人首先要讀懂人心,讀懂人心的善惡、讀懂人心的捨得、讀懂人心的公道、讀懂人心的信仰。幾千年的風雨洗禮,使得古聖先賢們總結了很多讀心識人的方法,如戰國時的魏人李悝、秦人呂不韋,三國時的諸葛亮等。這些方法在今天看來,對識人和用人依然有古為今用的價值。

跟姜子牙、孔子、管仲這些古人學讀心識人!

姜子牙的"六徵"識人法

姜子牙是我國古代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亦是西周的開國元勳,在識人用人方面,提出了洞察人心的"六徵"識人法,即"問之以言,以觀其詳;窮之以辭,以觀其變;明白顯問,以觀其德;使之以財,以觀其廉;告之以難,以觀其勇;醉之以酒,以觀其態。"

跟姜子牙、孔子、管仲這些古人學讀心識人!

  • 問之以言,以觀其詳

這是說要了解一個人可以通過與之談話,向他詢問、聽他的回答,言談是觀察一個人的最佳途徑,通過觀察一個人的談吐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判斷出此人的性格和品行。

  • 窮之以辭,以觀其變

在談話當中,不僅要聽對方說,還要有技巧地提問。如果要考察一個人,以通過連續不斷地發問來觀察對方的反應。如果一個人缺乏自信、意志不堅定在面對連珠炮式的發問時,必會表現出驚慌失措的樣子。如果一個人本來就謊話連篇,在連續的發問下就很容易語言混亂、自相矛盾、答非所問。

跟姜子牙、孔子、管仲這些古人學讀心識人!

  • 明白顯問,以觀其德

如果想要考察一個人的品行,可以告訴他一些無關緊要的秘密,觀察他的反應。有的人對於別人的秘密能夠守口如瓶,即使有人詢問也假裝不知,這樣的人是靠得住的。而有的人剛剛聽說一個秘密,就忙著四處散播、以此為樂,這樣的人不僅不宜與之深交,最好也不要合作。

  • 使之以財,以觀其廉

要看一個人是否廉潔,可以讓他到容易拿到灰色收人的職位上,如果是唯利是圖的人,就會利用職務之便收受賄賂、回扣等,而如果是廉潔的人,即使處在這樣的位子上也會堅持自己的原則。

跟姜子牙、孔子、管仲這些古人學讀心識人!

  • 告之以難,以觀其勇

做事情除了需要能力之外,也需要勇氣和毅力。尤其在面對困難的時候,有的人能夠迎難而上,越是難題越要挑戰,想盡辦法也要解決。而有的人自信不足、個性軟弱,遇到困難就想逃避、退縮,即使真有才能也使不出來。因此,要試探一個人的勇氣,不妨把一些棘手的問題交給他處理。

  • 醉之以酒,以觀其態

行走社會,每個人臉上都帶著厚厚的面具,平時很難看出一個人的真面目。而醉酒之後,往往能夠吐真言,將心裡的真心話都說出來。因此,以酒試性、借酒察人,也是一種重要的識人方法。

跟姜子牙、孔子、管仲這些古人學讀心識人!

通過這六個方面,大致能夠看出一個人的品行和才能,關鍵要注意在考察一個人的時候,必須要從整體出發,全方位、多角度地去進行了解,看到一個人各個方面的優點和缺點,才能給出一個較為公正和客觀的評價。

孔子的識人三法

生活中我們難免遇到一些道貌岸然的偽君子,表面上很有涵養,其實並非如此。關於識人,孔子在《論語·為政》中這樣說:"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孔子的這句話,就是要從人的行為中認識他,考察他行為的動機、行為的途徑以及平時的所作所為,一步一步地對人進行全面和完整的考察。

跟姜子牙、孔子、管仲這些古人學讀心識人!

  • 視其所以

即看一個人行為的動機。我們觀察別人,人的各種行為,必有其用意,而不是無緣無故的,不僅要看一個人做了什麼,更要看他為什麼這樣做,即行為背後的動機是什麼。看一個人的動機,這樣才能知道他到底想要什麼、追求什麼。動機有正有邪。例如有的人做事只求一己之快樂,有的人則為公眾謀利益。動機純正者,必富於仁德;而動機邪惡者,必是寡德之人。

  • 觀其所由

即看一個人為了達到目的所用的方式手段。對於同樣的目標和追求,不同的人可能採用不同的方式。純正的動機,必須輔以適當的手段才能得到善果。如果一個人達到目標的方式不正當,即使他所追求的目標是好的,也不能視為君子。並且,

通過一個人做事的方式,也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才能。

  • 察其所安

即看一個人平時能夠安心做什麼,什麼事情能夠讓他滿足,也就知道一個人關注的是什麼、對什麼感興趣。有的人安於玩樂、有的安於貧困、有的安於平淡......而其中最難的就是安於平淡。能夠安於平淡的人,即能夠達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不會因為突然升官、發財而興奮不已,也不會因為坎坷逆境而怨天尤人。這樣的人才是能夠經受住人生的各種考驗,能夠做成事情的人。

跟姜子牙、孔子、管仲這些古人學讀心識人!

總之,我們平時只要注意考察對方行為的動機、行為的途徑以及他平時能夠安心做什麼,就可以知道他是一個怎樣的人。

管仲的觀人術

管仲是春秋時期政治家、軍事家,輔佐齊桓公成為春秋時期的第一霸主,管仲也被稱為"春秋第一相",而他的成就很大程度上也得益於他"觀人有術"。管仲在《管子.形勢》中,詳細闡述了他的"觀人術",值得我們後來人學習。

跟姜子牙、孔子、管仲這些古人學讀心識人!

  • 訾之人,勿與任大

即不要把重任交給嫉妒心強的人。嫉妒心強的人無法用客觀公正的眼光看待周圍的人和事,而且經常因為一些小事對別人懷恨在心,甚至伺機報復,因此這樣的人即使有才能,也不能重用,心態不平衡決定他們的才能無法發揮或者難用在正道上,不能公平、公正地處理事情,並且還是需要小心防範的一類人。

  • 撫巨者,可以遠舉

即目光長遠、懂得規劃的人,值得推薦。有的人目光短淺、只圖近利,這樣的人只能讓他做一些不影響大局的事情,而那些有長遠眼光和計劃的人,則適合統領大局,可以放心地讓他獨當一面。

跟姜子牙、孔子、管仲這些古人學讀心識人!

  • 顧憂者,可與敬道

即善於從過去的經歷中總結和檢討的人,可以把一些重要的任務交給他。

  • 其計也速,而憂在近者,往而勿也

即急功近利、盲目行動的人,不能擔任要職。有的人對事情不做周密的考慮和計劃,急匆匆地就去做,以為可以立刻完成,相反事情越到後面越發現不對勁,最終以失敗告終。這樣的人,不能把重要的任務交給他。

  • 舉長者,可遠見也

即懂得追求長期利益的人,要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他。這種人的特點是含而不露、韜光養晦,把精力放在不斷學習提高自己上,初期不露鋒芒,但後期則能有大的成就,屬於大器晚成型。而一些當下著起來聰明機靈的人,沉不住氣、不夠踏實,往往不能有長足的進步。

跟姜子牙、孔子、管仲這些古人學讀心識人!

  • 必得之事,不足賴也

即輕易許諾的人,不值得信賴。有的人對於別人求助的事情,喜歡拍著胸脯說:"沒問題,這事簡單,包在我身上",卻半天看不到實際行動,這樣輕易許諾的人是不值得信賴的。相反,那些說話比較慎重的人,經過考慮才答應別人,會盡心盡力地去做事,才是可靠之人。

  • 小謹者,不大立

即過分拘泥於小節的人,很難有大成就。一些人看問題往往會就鑽牛角尖,過分關注細節問題而忽視大局,因為常常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很難有所作為。

  • 有無棄之言者,必參之於天地也

即出語絕無廢話的人,即使把天下交給他治理,也可以放一百個心。這樣的人和任何人來往,都能謹言慎行,語無贅詞,非常值得信賴,可以委以重任的。而饒舌多嘴的人,口無遮攔,常常洩露秘密、禍從口出,無法承擔重任。

跟姜子牙、孔子、管仲這些古人學讀心識人!

古人的理論能夠延續至今,一定有他的精妙之處,所以,只要我們仔細研究管仲的觀人術,就一定有所收穫。

察人識人,神骨為先

曾國藩是清末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和理學家,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是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由於他的努力,晚清一度呈現中興之勢,他被稱為"中興名臣"。他的學術造詣極深,一生著述頗豐,其中以《曾國藩家書》流傳最廣、影響最大。曾國藩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成就,一方面因為他天資聰穎且刻苦修身,另一方面與他的精於識人、知人善任也密不可分。

在曾國藩的著作中不止一次提到識人之術,其中當以《冰鑑》敘述得最為詳細。《冰鑑·神骨篇》中寫道:"脫谷為糠,其髓斯存……山騫不崩,唯石為鎮……一身精神,具乎兩目;一身骨相,具乎面部……開門見山,此為第一。"大意是說:"去掉稻穀的外殼,就是穀糠,但稻穀的精華仍然存在著;山嶽不會倒塌破碎,因為它的主體部分是岩石;一個人的精神狀態,主要集中在他的兩隻眼睛裡;一個人的骨骼豐俊,主要集中在他的一張面孔上。可見,精神和骨骼是觀人的第一要訣。"

跟姜子牙、孔子、管仲這些古人學讀心識人!

神發自內心,一般通過眼睛透露出來。眼睛清澈透亮,眼神端正,表明其人精力充沛,健康狀況良好,同時內心坦蕩,光明正大,態度誠懇;眼睛昏暗閃爍,目光遊離,表明其人疲勞,或者內心有事,抑或心術不正;眼神喜歡向上的人,內心一定有傲氣;眼神朝下的人,一定喜歡算計,習慣經常思考問題;眼神斜視的人,心中一定有鬼。一般說來,眼睛大而明亮,眼球凸,這種人個性強、智商高;眼睛較小、白眼球多的人心思細膩,性情變化不定,做事情往往不循常規,為人比較功利;雙眼比較對稱,面部器官比較和諧,這種人做事中規中矩,往往成功;眼窩較深,眼神堅毅的人一定智慮較深,經歷的挫折也比較多。

跟姜子牙、孔子、管仲這些古人學讀心識人!

曾國藩談到的"骨"也不是指人體的全部骨骼,而是專指與"神"相配,能夠傳"神"的頭部和麵部的骨骼。此外,枕骨、顆骨、太陽骨、眉骨都是看骨相的重要依據。人的骨相更多地與先天資質有關,即使外貌有損傷,骨相也不會改變,足以判斷人的顯達。

日常生活中有"天庭飽滿"這一說法,就是指天庭骨豐滿圓隆,為貴人之相。

顴骨不能太高,骨高且沒有肉的人,個性很強,具有強烈的權利慾。眉骨凸起的人,自尊心強,精於實幹,性格比較剛烈率直,但容易有過火行為。如果眉骨較粗的話,運勢就比較強。太陽骨位於眉毛尾端、太陽穴的上部,以凸起為佳。枕骨位於人的後腦勺,一般來說,枕骨越凸起,腦容量就越大,人對外界信息的接受就越快,處理得就越準確。

跟姜子牙、孔子、管仲這些古人學讀心識人!

例如,諸葛亮不僅是傑出的政治家,同時也善於識人。魏延率兵降劉備,劉備委以重任。但諸葛亮觀完魏延骨相之後,斷定其"腦有反骨,日後必反"。諸葛亮去世之後,魏延果然造反,後被姜維設計所殺。

可見,"神"和"骨"是識人的兩扇大門,"骨"為內,"神"為外,觀神可辨忠奸。識骨可斷顯達,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識內剛柔,以辨才奸

曾國藩在五行學說基礎上提出了"外剛柔"和"內剛柔"的說法。他認為,人的外表和內心皆有"剛柔"兩種狀態,所謂"剛"和"柔",意指陽剛和陰柔。"外剛柔"是人的陽剛和陰柔之氣的外在表現,也就是前面提到的五行。"內剛柔"指的是人的喜怒哀樂的感情、激動或平靜的情緒和有時深、有時淺的心機或城府。

跟姜子牙、孔子、管仲這些古人學讀心識人!

辦事果斷,性格剛猛,是為"剛";做事猶豫不決,優柔寡斷,是為"柔"。有的人從外表柔弱、平靜,對任何事情有意見並不直說,外人也很難從其外表判斷其內心的想法,內心卻很有主見,有自己的想法,屬於剛柔相濟類型。這類人一般處世經驗很豐富,經常和不同的人打交道,心思較深,處世圓滑,適合做領導者。有的人外表強悍,遇到高興的事情就樂得忘乎所以,遇到令人憤怒的事就怒髮衝冠,但情緒發洩完之後很快就將事情忘記,這就是陽剛之氣太重,缺乏陰柔。這類人心裡藏不住事情,所思所想完全能從外表看出來,比較單純,適合做只需要踏實肯幹的工作。有的人從外表上看毫無生氣,無論是遇到高興的事還是憤怒的事,既不歡呼雀躍也不怒不可遏,毫無張揚之氣,這是陰柔太重的表現,缺乏陽剛之氣。這類人的情緒不易受到周遭環境的汙染,一般比較長壽,但由於缺乏激情,做事情也就缺少動力,需要時不時地接受鼓勵才能做出成績。一般適合做事務性工作。有的人外表上看似喜怒形於色,心性坦率,實際上心思縝密,做的事情都是經過深思熟慮。這種人通常看起來很豁達,給人的印象不錯,是可同呼吸、不能共命運之人,這類人一般不能被安排在重要的職位,只適合一般性質的工作。

"內剛柔"其實主要是指人的性格。性格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一個人的命運,好的性格使人處亂不驚,能坦然積極面對各種各樣的環境;不良性格則會讓人受盡挫折,嚴重者走上絕路。因此,內剛柔不僅是識人的一個標準,更是每一個人後天應該注意培養的特質。

跟姜子牙、孔子、管仲這些古人學讀心識人!

有一次,李鴻章帶了三個人去拜見曾國藩,請曾國藩給這三個人安排職位。曾國藩先在旁邊默默地觀察一陣後,再與三個人粗略交談,隨後給李鴻章答覆。第一個人心思縝密,膽小甚微,可以給他一個小官的職位;第二個人油嘴滑舌,城府較深,喜歡陽奉陰違,不可重用;第三個人話語得體,談吐進退得當,剛猛之中透露細緻,是將才,可委以重任。這第三個人就是日後立下赫赫戰功並官至臺灣巡撫的劉銘傳。

曾國藩在《冰鑑》中把"剛柔"放到十分重要的位置,因為"剛柔"是人立世之本。一個人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必須剛柔並濟,拿捏好剛柔的尺度,才能夠有所建樹,否則只能一事無成。

要全面地考察一個人,不但要看清他的表現,而且還要洞察他的內心品格,根據實際情況綜合應用這些方法,則任何人的本來面目不論是虛偽貪婪還是誠實謙讓,不論是卑鄙庸俗還是磊落高尚,不論是邪惡陰險還是正派善良,都將一一明察而不會有絲毫的疏漏。

跟姜子牙、孔子、管仲這些古人學讀心識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