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的“立”到底指的是什麼?看“孔子”如何理解

孔子講“三十而立”,這裡的“立”指什麼?立的是什麼?為什麼是三十而立呢?《論語·為政篇》第四: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三十而立的“立”到底指的是什麼?看“孔子”如何理解

有以自立,則守之固而無所事志矣。【“立”指的是可以將自己的志守住,而不是僅僅停留在“志於學”的那個階段。】

古人三年明一經,從十五至三十,是又十五年,故通五經之業,所以成立也。【“立”指的是已經將五經學完了。古代的人三年學一經。十五到三十剛好十五年,可以學完五經。皇侃認為貫通五經就是孔子認為的“立”。】

其謂“三年通一經”,亦是大略言之,不得過拘年數也。諸解“立”為立於道,立於禮,皆統於學,學不外道與禮也。至三十後,則學立而德成之事。【劉寶楠不同意皇侃的看法。他認為“三年通一經”的說法只是一個大概的說法,不能僅僅因為年數剛好相同就這樣解釋。他認為“立於道”、“立於禮”之類的說法,其實都可以用“立於學”來包含。學本身並不在道和禮之外。所以孔子十五歲志於學,至三十歲則學有所成。】

三十而立的“立”到底指的是什麼?看“孔子”如何理解

孔子談到“禮”與“立”的關係有兩處:一處是在《論語·季氏篇》中,另一處在《論語·堯曰篇》。《論語·季氏篇》第十三:陳亢問於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聞斯二者。”陳亢退而喜曰:“問一得三。聞詩,聞禮,又聞君子之遠其子也。”《論語·堯曰篇》第三:孔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

三十而立的“立”到底指的是什麼?看“孔子”如何理解

概括言之,這裡講了君子之道的幾個方面:不知道《詩》,就沒什麼可說的(或指不懂說話的藝術);不知道禮,就不能立身處世;不懂得分辨言語,就沒辦法知人。可見,在孔子那裡,“禮”與“立”本身確實存在某種關係。孔子一生有一個願望就是恢復周禮。孔子本身關於“禮”的思想並不是簡簡單單的禮儀規範。但我們也可以簡單地將之理解為社會規範。一個人要是不懂得社會規範,當然沒有辦法在社會上立足。“禮”是孔子思想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歷來學者也是意見不一。在這裡為了方便,我覺得我們可以參考劉寶楠的說法,也就是認為三十而立指的是“立於學”。因為這樣更能夠和上下文聯繫起來,而且“禮”與“學”本身並不矛盾。對孔子而言,三十歲之前就是在學“禮”,三十歲後終於對“禮”有了一套自己堅定而成熟的思想。這也可以叫做“學有所成”了吧。

三十而立的“立”到底指的是什麼?看“孔子”如何理解

孔子十五歲志於學,這是一個慢慢積累的過程。十五年的求學,博觀眾家,廣訪名師。然後厚積薄發,融會貫通,最終創立出自己的一套學說體系。對於我們一般人來說,在剛開始志於學的的時候,我們要謙虛地取法於其他人。但是如果一味地聽從和學習別人,而沒有自己的篩選、整理和思考,就會陷入迷惘(學而不思則罔)。通過長時間的學習和思考,我們要能夠形成一套自己對於世界、對於人生的看法,有自己的一套價值體系,能夠獨立地做出選擇和判斷,而不是人云亦云。這種獨立做出選擇和判斷的能力,要靠從“志於學”到“而立”之間慢慢的學習和思考來培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