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情緒療愈與心靈療愈的區別


情緒療愈與心靈療愈的區別


“情緒療愈”一個詞叫“釋放”;“心靈療愈”一個詞叫“看清”。

這是對“情緒療愈”和“心靈療愈”的最本質的區別,一個“釋放”,一個“看清”。

釋放,他可以接著釋放,因為他沒有看清;看清,則無需釋放什麼。所以一個是二元類的療愈,一個是一元類的療愈。

話說回來,我在這個地方從來沒有說“情緒療愈”不好或不應該,甚至我認為“情緒療愈”真正是這個社會上需要的,因為我們現在很多時候欠缺情緒療愈。

甚至我認為像“情緒療愈”這樣的療愈方法,應該是每個種族、每個國家、每個學校、每個單位、每個企業公司,都需要成立的一個部門,因為人不斷有積壓的情緒,就需要釋放,這些情緒釋放不出來就會產生疾病、產生更大的壓力,情緒就是需要釋放。

它旨在讓你徹底的解脫,回到真實之境,是離幻得真,而不是改善夢境,讓你感覺更舒服一點。


情緒療愈與心靈療愈的區別


“情緒療愈”和“心靈療愈”有沒有結合的可能

這個結合要非常的小心,因為“情緒療愈”不可避免地會把故事情節、把受害者當真。

其實我們可以去感受,如果大家參加過情緒療愈的工作坊,便會發現“情緒療愈”都是在這個人作為一個個體被認可的時候發生。他發現了原來自己的問題是自己不配愛,原來自己不是唯一那一個被否定的人。

一種長期沒有被認可的個體存在感,在某個場景下被允許了。他的情緒是從一種被允許、被鼓勵、被瞭解的狀態下出來的,所以在這個狀態下,他可以宣洩、可以哭泣、可以產生很多看似療愈的效果,

但是如果你要從“情緒療愈”入手,最終轉到“看清”,那麼就需要在“情緒療愈”之後拉回到“心靈療愈”。

這裡有一個很常見的問題,就是:人需不需要先經歷“情緒療愈”再展開“心靈療愈”?

這個地方我要告訴大家,不是必須,因為“情緒療愈”會讓人產生一種癮,你會覺得定期需要情緒療愈,定期釋放,定期釋放之後又會堆積,堆積了以後又需要釋放,但信念沒有太大的改變。


情緒療愈與心靈療愈的區別


情緒療愈公式的七個步驟:

一、請先說出:“我接納並深愛我自己,包括我害怕放下的這種感覺在內。我接納自己,即使我永遠無法完全放下這種感覺。”

深深地吸氣和呼氣——將意念專注在海底輪:伸縮性。

二、如果你可以接受“天使”這個概念,不妨說出下列的句子:

“我請求我的知道天使威脅我找到這份感覺(或想法)的起源,無論那是多久之前的事,都請幫助我徹底痊癒。”

深深地吸氣和呼氣——意念專注在生殖輪:享受。

替代選擇二:如果你不想跟天使合作解決問題,那麼你就可以說:“我請求我的靈性(或更高的意識)帶我回到最初經歷這份感覺(或想法)的時刻……”

深深吸氣和呼氣——將意念專注在生殖輪:享受。


情緒療愈與心靈療愈的區別


三、“我容許自身存在的每個部分與面向,來協助我治癒這最初的事件,無論那是發生在多久之前的事,我都完全接納和愛當初的意圖。”

深深地吸氣和呼氣——意念專注在太陽神經叢脈輪:接納與放下。

四、“通過造物主的愛,我寬恕自己因為不正確的信仰,想法、情緒和認知而排拒了自己與他人;我寬恕與過去這個經驗相關的人、事、物。並且在當下釋放掉這股情緒背後的所有理由或理念,而徹底治癒從那時起發生的相關事件。”

深深地吸氣和呼氣——意念專注在心輪:祥和與寬恕。

五、“現在我以無條件的愛和造物主的祝福,放下並釋放讓我有這種感覺或想法的過往種種。我選擇以……(正向情緒或想法)取代這種情緒。我身體裡的每一個細胞都接納(正向情緒)這種感覺。”

深深地吸氣和呼氣——意念專注在喉輪:真是地表達自我。

六、“我現在允許我自己以輕鬆平和的方式,放下生理、情緒、心智和精神上任何的不舒適或是任何與其相關的態度、行為或感覺,並持續這麼做下去。”

深深吸氣和呼氣——意念專注在眉心輪:自我瞭解。

七、“我感謝上天、我的指導天使(或是更高層的意識)。為了它們所提供的幫助,向它們表達我的愛與感激。我接納並值得上天給予我所有的祝福與愛。”


情緒療愈與心靈療愈的區別


深深吸氣和呼氣——意念專注在頂輪:宇宙之愛。

如果我們準備好了,療愈當下就會發生。可是大部分的時候,治療都是漸進的過程。我們必須讓時間來改變自己的想法、觀念和觀念。一旦情緒療愈的公式變成你的例行公事,你就會越來越容易達到情緒的平衡,平且更容易保持在靜止點。

你會注意到幾件事:內心深處的正向情緒變得越來越明顯。著到正向情緒來取代舊有的負向情緒是很重要的,而利用一些詞彙或完整的句子就可以達目的了。然後讓這些新的更為正向的情緒儲存於你的內心就夠了。

換句話說,你是人啊!你的每一秒每一刻都得思想,你可以止念,可以打坐,可以達到三摩地或各種境界,但是隻要一回到生活中,你就得思考。

所以最有用的,就是當你建立正知正見以後,你不再畏懼凡塵俗世的一切,因為你可以完全融入生活中,出淤泥而不染。

你不需去除思考,不需去掉念頭,隨便它們來,也干擾不了你的平安,而且你在分分秒秒上總能高小我一步,知道小我的動機,知道小我想幹嘛,知道小我的招式,知道它這招不靈,這個時候你就能知己知彼,就是在這麼一個狀態中,你就可以真正達到“以幻修真”。

所以“以幻修真”需要在正知正見完備的情況下才可以。在正知正見沒有完備之前的以幻修真,那是越染越黑。


情緒療愈與心靈療愈的區別


這兩者(“情緒療愈”與“閉關止念”)的區別是什麼?

“情緒療愈” 走的一個極端,是把情緒釋放後再去染,但是他不瞭解根源,那不是以幻修真,而是以幻修幻,所以越染越黑,黑到一定程度再療愈一把,再釋放一把,再通過催眠、宣洩、哭泣等等再療愈一把。

所以運用情緒療愈的人很難明白“閉關止念”的狀態。

我打個比喻,就好比兩杯水,“情緒療愈”就是不斷地攪動杯子裡的水,攪出很多泡泡以後,杯子裝不下了,這時候把浮出來的那些泡沫都倒掉,恢復水原來的狀態。

那麼通過止唸的方法,就好比是儘量少攪動或是不攪動杯子裡的水,因為一攪動就會起泡泡,他就儘量少攪,慢慢就讓杯子裡的水沉澱下來。

通過“戒”和“止”的方式來達到水的清澈,這是一種有條件的清澈,這個條件就是:不能染太多的塵。一旦染塵,就會出現一個情況,叫做破了他的清淨。


這個戒一旦被破,所有杯底的那些渣滓又起來了,又重新染了。所以這種情況就得一直堅持著清淨心,但這種清靜心不是真的清淨心,而是一種出離心,只是一味嚮往空而遠離色的干擾,

並不具備看到色空無二的大智慧。

這種情況不屬於壓制,只是不惹它、不動它、不去激發它,但是它依然潛在,所以它其實是隱藏起來的。


情緒療愈與心靈療愈的區別


他們在心靈的某個點上,已經出現了一種呼喚,這些呼喚都不是巧合。

他在有一次過馬路的時候,好像是沒注意紅綠燈就過去了,結果一輛大巴衝過來,馬上就要撞到他了,周圍的人都尖叫了,他在那一刻鐘完全空掉了,進入一種當下的感覺,周圍世界都消失、身體都消失的感覺。

在那個感覺中,他唯一聽到的一種指引是讓他繼續走,不要停留,繼續走,不要躲之類的,他就走過去了,那一劫就過去了。

在別人看來是一個有驚無險的事故,但對他來說,這個感受深深烙入了他的心靈。

其實那個感受就是,在那一瞬間沒有小我的臺詞,沒有劇本,那一瞬間他已經進入了一個真正的放空,那一瞬間他聽到的那個聲音就是聖靈的聲音。

但是之後當他一分析、一判斷、一找的時候,小我的聲音立刻又填充回來了。總之,每個人走進奇蹟大殿的動機、契機不同,但是大家冥冥中都覺得這是我要的。


情緒療愈與心靈療愈的區別


你能夠理解這些情緒,變得對自己更加包容,更能以慈悲的心善待自己,所以冥想是一種自然的療愈方法。

現在,讓我們一起療愈深層情緒。

找到一個舒適的位置,面帶微笑,保持脊柱挺直,感受與臀部接觸的位置。

閉上眼睛,讓自己的意識專注於身體,感知身體的每一個部位。

如果有哪個部位出現不舒服的感覺,不用理睬,將注意力轉向呼吸,或者整個身體。

感知身體的重量,兩隻手臂,兩條腿,還有兩隻腳。

保持自然的呼吸,如果頭腦裡浮現了什麼念頭,不要跟著它們跑,輕輕地將注意力拉回到呼吸上。

有意識地去感知身體,現在開始想象,有一道白色的光從頭頂灌入,像黎明初生的光,來滋養你的身體。

首先來到你的頭部,面部,照在你的額頭,臉頰,雙眼,鼻子,嘴巴,下巴。

然後慢慢地照射到雙肩,雙臂,手腕,手指,如果哪一個部位你感受到不通暢,讓光在那個部位停留久一點。

感受光溫暖,現在,也許你的腦海出現了一些畫面。

比如,拮据的生活,讓你無法平靜,“無用”自己,“無用”的老公,都讓你感覺懊惱。

也許,此刻浮現的是,你被某個人所傷害的時的畫面,那些言語,眼神。

試著把專注力,放在此刻升起的情緒上,放在情緒裡的人身上。

感受一下身體的反應,呼吸有什麼變化,心跳有什麼變化,身體有沒有變得僵硬?

你不需要做什麼,不需要改變什麼,現在感受一下自己的心。

將你感受到的都說出來,難過,憤怒,愧疚,自責,不要評判任何感受。

這些都是可以接受的,也許此刻你的眼淚已經流出,就讓它順著你的眼睛,將那些負面的,壓抑的,統統排出。

你不要做任何的評判,現在想象,所有的情緒都被擠壓在一個盒子裡,滿滿的裝了一盒。

現在你打開盒子,把這些情緒一個一個拿出來,始終都不要把蓋子蓋上,完全敞開。

一點一點地將它們都拿開,慢慢把盒子騰空,不做任何評判。

再把意識帶到呼吸上,自然的呼吸,現在再次感受一下你的心,舒暢了嗎?

帶著這種輕盈,回到生活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