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時期的家庭教育和親子時間:隨風潛入,潤物無聲


肺炎時期的家庭教育和親子時間:隨風潛入,潤物無聲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也是孩子的終身教師。哲學家柏拉圖說:“一個人從小受的教育把他往哪裡引導,能決定他後來往哪裡走。”

新冠肺炎時期,家庭人員的相處時間增加,目前,雖然已經陸續開工,但因為保姆無法上班,對於雙職工,政府建議父母中的一個人在家帶孩子,這個時期的家庭教育極為重要。

01 什麼是家庭教育,什麼是科學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指一個人在家庭這個特殊社會結構中所受的教育。

家庭教育,從孩子出生就開始了,當孩子上了小學、中學後,家庭教育既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又是學校教育的補充和延伸[1]。

<strong>而科學的家庭教育,絕不是隻讓孩子好好學習就行了,而是要培養孩子的智商、情商和逆商。

<strong>如何培養孩子的智商?

培養高智商的孩子,應從三方面入手,培養孩子理解抽象概念的能力,培養孩子找出事物本質的能力,培養孩子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2]。

<strong>如何培養孩子的情商?“情商低”是由於認知能力不足。家長要耐心地培養孩子認識情緒,從他人的角度考慮問題。如果有意識地培養孩子情商,家長自己也會因為培養了自己的耐心,而從中受益。

<strong>培養孩子的逆商,是家庭教育的關鍵。人的一生不可能永遠順風順水,在逆境中,要保護自己,愛惜自己!而此次肺炎疫情,正是培養孩子逆商的好時機。

家庭教育,無需刻意而為之,家長以身作則、因勢利導、潤物細無聲,最為重要。如果總是一本正經地說教,會引起孩子的反感,影響與孩子之間的感情。

02 疫情危機,從歷史看今天:祖輩曾經的故事

說實話,剛開始,看到武漢封城的消息,見到平時有著熙熙攘攘人群的馬路上一個人沒有,孩子們還是有些恐慌的,他們畢竟沒有見過這樣的場面。

這是家庭教育的好機會,孩子們會提出各種問題,藉此機會科普歷史上爆發過的瘟疫和防疫常識。

大年初一,我們祖孫三代吃過年夜飯,圍坐在茶几邊吃水果,年過八旬的父母給我們講曾經的故事。父親講:“1945年以前,東北受日本統治,我們都不知道自己是哪國人,就知道是滿洲國人,日本人投降後,我們才知道自己是中國人。”孩子們很好奇,聽的認真。

母親說:“建國以前,村子裡天花流行,死亡的人很多。我的三弟就得了天花。解放後黨和政府開展了衛生防疫工作,才防止了傳染病的發生。”

孩子們問:“為什麼一定要戴口罩、總是洗手? ”

我給他們講,傳染病流行有三個環節: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染人群。因此,需隔離傳染源,切斷感染途徑(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重視易感染人群。此次疫情,據2月4日國家醫療專家組人員根據數據的分析,所有人群都是易感人群的。所以,我們都需要防護。

歷史上,在瘟疫肆虐時,有許多因為無知造成惡果的例子。

有史記載的第一個超級傳染者是“傷寒瑪麗”, 1906年美國傷寒大流行,瑪麗攜帶傷寒病菌,自己卻沒得病,身為廚師的她從不洗手,把病毒傳給了許多人。讓瑪麗成為殺手的,是無知,她不相信健康的自己會成為傳染者。

1910年的哈爾濱鼠疫,擁有劍橋大學醫學博士學位的伍連德發現,與鼠疫病人常在一起的人感染率很高。他要求大家戴口罩,但開始接受起來並不容易,法國教授梅尼診斷病人時沒戴口罩,於6天后不幸身亡。伍連德臨危受命,擔任東三省防疫全權總醫官,由於隔離和戴口罩措施得力,一個月後消滅了鼠疫。

03 大自然啟迪的智慧,讓孩子領悟並受益

現代教育心理研究表明,如果只是聽老師或家長講授知識,孩子會感到枯燥乏味,當他們走入大自然,接觸各種新鮮的事物,會提高他們的興趣,提高他們觀察鑑別事物的能力。

姚晨堅持每個月帶兒女帶孩子到野外,不管身上弄上多少泥土,都要讓孩子親近自然,她有這樣的閒情,大家很羨慕。

今年春節,不能遠足,但我們有了空閒,帶上口罩手套,在家附近人少的地方,依然有冬日的美景,在東北,白雪皚皚的大地上,樹木都變黃,樹葉全無,唯有蒼綠的松樹傲然矗立。

孩子問:“為什麼只有松樹不落葉,還那麼綠呢?”

我回答:“還有柏樹也不落葉,古人云:‘寒暑不能移,歲月不能敗者,惟松柏為然。’”

孩子問:“現在不是已經立春了嗎?春天來了嗎?”

我回答道, “立”是 “開始” 的意思,立春,是準備開始迎接春天的節氣。

我掃去一顆松樹樹根下的雪,我們一起用小鏟摳出一把黑土,輕輕聞起,嗅出了一股清新的氣息,原來,雖有冰雪覆蓋,但松樹已在孕育能量,準備迎接春天的到來。

04 教孩子學會質疑,培養孩子找出事物本質的能力

比爾蓋茨曾在五年前發出警示:“對下一場瘟疫爆發,人類還沒準備好。” 人類未來的戰爭,主要集中在人類和各種細菌、病毒之間的戰爭,因此,教孩子認清細菌、病毒的本質,是有必要的。

14歲的外甥女問我:“網上有很多謠言,如何去分辨?”

我說:“到國家媒體和官網上去看,人民日報、央視新聞、光明日報、新京報等主流媒體刊發了科普新聞,對傳染病發展史有深度解讀。”

外甥女已經上初中,可以開始培養她理解抽象事物的能力了,我開始著手教她如何在百度文庫,知網、維普搜最新的文獻。還有個好消息,網上的很多學習資源在新冠肺炎期間都免費了,可以好好利用。

她欣喜地學會了查資料,在知網上查到了幾篇關於病毒的知識介紹的文獻,其中一篇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流行、醫院感染及心理預防”。後來我聽到她在和同學的聊天中經常用到這些知識。

對於新冠病毒這樣的新課題,目前已有成果在文獻中報導,文獻等資源的獲取是獲得知識的重要前提,可以找出所需的知識。

05 培養孩子的逆商,享受親子時光

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培養逆商最好的時間是3歲,孩子進入幼兒園,會感覺被忽視,被欺負,被拒絕。其實,我們終生都面臨著提高逆商的課題。常見很多成年人遇到困難就不敢嘗試了,總是有“挫敗感”。

培養孩子的逆商存在很多誤區,有人說,要讓孩子吃點兒苦,設置一些認為的障礙。

<strong>究其實質,“培養”二字,應該是耐心栽培、呵護。因此,對於家長,培養孩子的任何能力,都應該耐心地、有方法地進行教育。現在,遇上疫情,就是最好的培養逆商的時機,我們有了更多的相處時間,應該利用起來, 多跟孩子講愛迪生試驗了幾千次才發明了電燈的故事,講講自己遇到的困難和解決方法。

我們有時候經常抱怨,中國的孩子不崇拜父母,但是你有沒有告訴過孩子你的“事蹟”?也許那並不是什麼壯舉,但是,孩子是不會一遍遍地說大道理的,他們更願意聽你是進行了多少次訓練,才能夠在無數人中勝出,獲得了理想的職位;練習了很多次,菜刀割破了幾次手,油飛濺到手上多少回,才學會了做這麼美味佳餚的。你也可以現場展示一下,給孩子看自己不斷嘗試的過程,身教勝於言傳。

總之,在這個超長的肺炎假期,作為家長,當我們用心教育孩子,利用空閒時間開展親子活動,相信,我們一定會和孩子一起成長。

富蘭克林說:“惟堅韌者始能遂其志”。在這個假期,我們被白衣天使和無數英雄鼓舞、激勵,要像立春過後的松樹一樣,孕育出向上的力量,靜等,春來。

參考文獻

[1] 芻議如何科學地在家庭教育中培養孩子的學習意志力.中學語文教學資源網.2013-01-21

[2] 《智力心理學》皮亞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