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20年,房價高企,買房不得不說的事

一、 博弈

最早關於樓市的漲跌博弈,被稱為1:3的博弈,看跌的是1,是需買房者;看漲的是3,是政府、開發商、和已買房者。

真正有實力的只不過是政府,開發商,莊家,那些需要買房子的,自由抵抗三年不買房運動,都是小蝦米。

但需要注意的是,政府其實是要分開來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利益取向不同。地方政府的確需要房價上漲,利益驅動非常明顯,包括:一是地方官員的經濟業績,二是可以拉昇土地價格,提高財政收入,三是部分官員尋租和“老鼠倉”的個人受益。

那麼,是不是中央政府也希望漲呢?不是!中央政府和部委除了稅收,很少有直接利益關係到房市的受益。建築業及其中下游產業帶來的經濟增長的好處遠遠小於樓市的風險。同時,國家的貿易順差,外匯儲備多到錢沒法保值,中國並不需要太多的資金,而更看重一樣東西,那就是“穩定!”

樓市如果再上揚,需要中央政府買單,風險無比巨大,往下會有分析。

所以這場漲跌博弈現在變成了單挑和土地政策文件的下發,都是一個道理,國家需要房價穩定,這場單挑還在繼續。

進入2020年,房價高企,買房不得不說的事

二、市場

中國從來沒有真正的純市場調控,用供求關係分析中國的投資生意是無意義的。中國典型的市場規律是:資本和權力結合,拉動價位,引起跟風和恐慌,老百姓的資金像旅鼠一樣成群湧入,最後被套牢,成為接盤者,坐莊者獲利,股市是這樣,樓市也不會例外。

三、宏觀政策

中央的出臺的政策集中在交易成本上,營業稅增至五年期,增加個人所得稅,其目的是增加交易成本。有兩個直接作用,一是減少投資性買盤,減少需求;二是使已買到房的投資者出貨更難。

中央的政策是非常明智的,不能說這個政策是使漲或使跌,它的目標是“凝固”,通過增大交易成本來減少交易量,使市場規律的調節效果滯後,如果這個市場上有“泡沫”,也將會變成冰凍泡沫,一時不會爆破。

但這個正確政策出臺在錯誤的時候,現在是面對的是瘋狂的樓市的末期,所有利益獲得者的掙扎時期,用板蘭根治非典,這個慢藥沒有效果也是必然。

進入2020年,房價高企,買房不得不說的事

四、預設

如果樓市自由發展會成什麼樣?如果中央不調控,在地方政府的保護下,樓市仍會一路上升,因為樓市是把地方權力,財團力量,金融業以及上下游產業捆綁的如此之緊的利益集團,發展下去,將會“大到不可能也不能倒”的地步,房子天價樓賣給誰?銀行貸款有無人還?沒人會關心這個問題,樓市支持多久,視市場上能入市的資金而定,房價上升,還會有資本追加進去,同時老百姓的恐慌性買盤一定會湧入,當這個資金終結之後,也就是樓市神話終結之時。

因為樓市是地方性的,樓市的供給需求的平衡設計應該是針對一個地區的工業人口,而工業人口的增長和積蓄的增長是有序而有限的,就像需要結婚的人是逐年按量產生的一樣。從年輕人動用老頭老太太的養老金買房就能看出,當養老金用完了,未來的工資也按揭進去了,還有什麼錢能進入樓市,誰來接這個盤?

而且沒有一套房子是真正為勞動密集型企業的工人們設計的,雖然他們是城市人口最高增長部分,但他們的收入只在幾千元左右,所以說我市人口將達×××萬,並不代表他們會買房,並不能說明樓市的有效需求,只因為,他們買不起。

我國和外國的不同就在於,房價收入比過高,樓房空置,但房價仍不會跌,這是什麼,這就是較高價格和低購買力之間的矛盾,是生產的相對過剩(這個過剩現在已經顯露了一部分),讀過高中的人都知道,這就是馬克思描述的經濟危機的本質。

我國銀行的爛攤子恕不贅述,以貸款建房和按揭買房的兩大貸款業務,導致樓市將全部風險轉嫁給銀行,依照對國有銀行壞帳的沖銷慣例,最後的接盤者只能是國家,處理不好全國經濟的bengpan也有可能,樓市影響比股市要大的多。

進入2020年,房價高企,買房不得不說的事

五、土地

沒有人不拿土地說事,土地的不可再生性,是開發商吹噓房價上漲的不二法門,但土地真的稀缺嗎?我所在的城市是中部不發達省份的省會城市,最貴的居住用樓盤價格在3000每平左右,這幾天我集中時間對全市的土地儲備進行調查,也詢問了國土資源部門的同學,發現一個問題,其實土地還是很多的。

一是城市裡一些老廠區和老居民區,這些土地位置很好,一般通過拆遷後建高層,提高容積率;二是開發區用地,以經濟開發區為例(國家級開發區),在以西的位置除了娛樂設施和大學城,基本全是樓盤,而且往往新的項目以工業或商用項目立項,最後也運作成樓盤開發,全國通例。同時還在增加新的開發區;三是各區之間的連接處,道路兩邊都是土地。

所以,只要願意拆,只要願意圈,土地估計在五年內是不缺的,誰知道五年後會發生什麼,沒必要為此引起恐慌,如果你現在恐慌了,並不是真的應該恐慌,而是某些人需要你恐慌。

進入2020年,房價高企,買房不得不說的事

六、要房子幹嘛

我要房子無非兩個目的:住和賺錢。

很多人總有一個錯覺就是持有房子就是持有資產,我非常反對,任何投資生意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獲利變現,任何持有的非現金都不是最終目的。

一個很明顯的例子說明這一點,“我的第二套房是80萬支付的首付,按揭每月還8000還20年,現已出租出去租金每月3000”,在目前情況下,房價升值空間有限,租金一般也比較穩定不會上漲,同時因為按揭,所以設立抵押獲取受益也基本不可能,加上高稅,換手很難。

最後我就不懂,我傻了阿我,有80萬做啥不好,還把每個月工資砸5000塊錢進去,弄套房子給別人住?還要承擔按揭利息上漲的風險??我什麼好處都沒得到阿。

進入2020年,房價高企,買房不得不說的事


這就是現實。

如果你要自己住,這是沒辦法的事情,結婚,生子,小孩讀書,得要套房子,至少成就自己的安全感,乖乖的進入中國現在最大的風險市場吧,但是如果靠買房賺錢,最好的時機已經過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