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人性本善。孟子说人性不善不恶。苟子说人性即恶。你们认为哪个说的准确?为什么?

踏剑寻雪


哪个都不对,是两个极端罢了。人之初,性本我才是本性。君不见初生的小动物都知道护奶护食,哪来的善于恶!


无为7120300


所谓的人性善恶论,本是争论人之初是利己主义的,还是利他主义的。但是世人却糊里糊涂地把利己理解成利己主义,把利他理解成利他主义,这就使得人性善恶论的前提就错了,才使得原本简单的问题变成了千百年来被争论不断的哲学问题。

首先利己和利己主义不是一回事。利己其实是每个人的生物本能,人的任何一个举动都是以让自己更开心、更舒适、感觉更好为动机的,比如喝了要喝水,饿了要吃饭。中国的古人之所以无数次辩论人之初是善还是恶的问题却无果,其实就是因为弄错了这个前提,那就是用一个社会人道德的概念去定义一个人类纯粹生物性的阶段是毫无意义的。

事实上,正是利己的生物性才保证了各种生物能在残酷的自然竞争中生存下来,绝对正确,无关道德。

记得当时很多人提出了很多反例,比如为何有人要选择最痛苦自杀?我的答案是因为生不如死,对他来说活着比死去更痛苦;再比如,为何人明知道吸毒是不好的,但还是要吸毒呢?我的答案是他认为吸毒不好不能吸的时候往往都是他吸完满足的时候。当毒瘾发作的时候,他的真实内心是先吸完这一口再说,所以他就去吸了,因为不吸还不如死了呢;再比如,为啥泰坦尼克号的男猪脚要无私地把生的机会给女猪脚呢?一样道理,因为男猪脚会觉得这样做才能对得起他伟大的爱,死了都比独活开心;再比如那个终极问题,父母对子女总是无私的吧。抱歉,本质上也是出于让自己感觉更好的动机。你看,他们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吃吧,看你吃是我最开心的事情。对不对?

那么,为什么我们又要以道德的名义来批判利己主义呢?大家都知道,从单个生物的角度来说,人是很脆弱的,即便将利己的本能发挥到极致也好不到哪里去。之所以能奇迹般的存活下来,还活的挺滋润,就是因为人发现了集体协作的好处,于是社会的概念也就出现了。那么社会中的人如何和谐相处,并且在和谐相处的前提下还能保证利己效果的最大化呢?在实践中,人们发现你要帮助别人,别人才能来帮助你,每个人都为集体付出,集体中的每个人才能过的更好,于是道德出现了,而集体意识更是道德中最重要的根基。后来,以道德底线为根本的法律制度也出现了,于是,人类进入了文明时代。

在文明时代,人们都知道利己主义往往存在于道德缺失者身上,表现出来就是只为自己,不考虑他人和集体,最终集体的损害又会影响到每一个人。所以,利己没有错,但利己主义却是错误的,是应该被批判的。而很多人正是分不清这两者的界限,理所应当地做着利己主义的事情而不自知。

为啥要捋清利己与道德、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为了正三观呐!用大学生来举个栗子:让你去开会,你说NO,因为你觉得不开会更舒服;让你去开会,不去扣学分,你肯定会去,因为你觉得去的话会让你享受到不被扣学分的快乐,扣学分会比去开会更痛苦;让你去开会,去的人每人发一个大红包,你跑的比兔子还快地开心的去了。为啥你的想法会完全不同,就是因为你对开会这件事的认识变了,因此动机也就变了。

没明白?再举个口感更好的栗子:就像是捉对打牌,在自己的牌不好的时候,你宁愿把自己的牌给打烂都要送对门先走,为什么?因为你知道你俩是一个集体,他先把牌打完,你俩就都赢了,这个时候利他、利集体就是最大的利自己。而很多人正是意识不到他们对集体利益的破坏会对自己带来什么样的负面影响,所以最终变成了利己主义的簇拥。如果他们意识到道德滑坡的结果可能是当自己遇到困难时,也不会得到大家的帮助,或者当他们认识到利他、利集体才是真正的利己的时候,我相信他们的三观才会发生变化,利己的动机也会发生变化,行为也会发生变化!

那么为啥现在很多人三观不正呢?老张觉得这还是社会的责任,是教育的责任。我们对学生进行道德的教育总是太过于虚化、泛化和口号化,却很少跟学生解释为啥我们要有道德,为啥这样做是道德的,为啥道德是重要的,为啥个人和集体是一体的。我们教了太多的概念,却很少教他们知识;我们只告诉他们什么是对的,却很少告诉他们为什么是对的。所以最后就是知道却不懂得,因为不懂所以怀疑,因为怀疑所以不相信,所以整个社会道德滑坡,私欲泛滥。这个时候仅仅去怪个体,其实对个体也是不公平的。

三观正了,利己也不怕,因为利己的行为即便不是以利他利集体为动机的,至少也不会伤他伤集体。就写这么多吧。时代会变,社会会变,道德的评判标准也会变,但是我坚信有一条永远都不会变,那就是做人做事都应该以不伤害他人为底线,否则就是错的,不商量!



炎师心语


人生道路自己走

长于淮南是甜桔,长于淮北是苦桎,后天成长环境和教育,对人的成长影响很大,人刚生下来是赤子,如似一张白纸,后天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因素,在纸上绘画着种种图画,美的,善的,智慧的,当然也有假的,丑的,恶的。这一些人生底色,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生底色,影响着人生的大概走向。

但人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某种环境下,会发生变化,甚至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也是常有的事。幡然醒悟,立地成佛,重新做人等,就是这种情况。所以文革中“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的血统论,是荒谬的。革命战争年代,多少出身于封建家庭,官僚世家的子女,成为坚定的革命者,甚至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领袖。而一些出身工农家庭的,也有成为反动统治阶级的走狗,鹰犬,刽子手。

同样的家庭和环境,也会出不同的人,即使是双胞胎兄弟姐妹,也会走不同的路,有不同的人生,人的复杂性就在这里。

一般来说,一个人的性格脾性,行为习惯,遗传因素影响大,当然也可改变,在某种因素下,似变了一个人,性格脾气都有很大改变也有,原来暴燥的变成细致了,原来软弱的变得刚强了,等等,当然反向变的也有。

所以说,人的行为习惯,思想观念,有先天遗传的因素,但主要是后天环境因素影响,是先天和后天因素的合金。孔子的性本善,孟子的性本恶,荀子的无善恶,都有片面性,不能很正确的解释人性本质问题,只有唯物主义的先天和后天合金说,才是科学的人性说。

人生的道路自己走,在人生这张白纸上,描红还是描黑,是画最美的图画,还是喷洒污泥濁色,全由自己决定。











海岛水仙


人性是善是恶,或者无善无恶,其实是不重要的。古代圣贤提出这些观点,并不是基于对人的科学研究,而是为自己的理论(治国平天下方案)提供服务的。

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人性都差不多,后天的习性却差距很大。为了统一,为了规范,为了社会长治久安,孔子提出了“仁”这一主张。不分三六九等,天下臣民,统一怀一颗“仁”心,统一向“仁”发展,那么天下归仁,自然就是太平盛世。

孟子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性都是向善的,就像水往低处流。若想人心归附,一统天下,只须君主树立榜样,为万民之模范,引导人民向善。这样坚持下去,归附的人民越来越多,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长此以往,必然天下一统。

荀子说:“人之性恶也,其善者,伪也。”人性本身是恶的,不好的,那些善都是人为的。因为人性恶,所以人民需要教化,需要礼来规范,需要法来强制,如此人民自然向善,合乎规矩的为人做事,不敢做恶,天下人由此可以劲往一处使,由此可以无往而不胜,由此可以长治久安。

王阳明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人性的本体是天理,天理无善无恶,有善有恶是人脑瓜子转动的结果,这些善恶,人的良知都能分辨,都能知道,人只须照着自己的良知去做就行,坚持善的,去除恶的,这就是一切学问的根本。

所以,人性是善是恶,或者无善无恶,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人能够向善,做善事,这才是结果,是目标。

不管通过自我的意志力,还是教化和礼仪,或者法律强制规定,只要向善,那圣贤的话就没白说,圣贤的目的也便实现了。





龙易国学










淘金谋士


人性:孔子、荀子、孟子是指人的与生俱来的天然属性(人性)是否善恶。他们所认为非善即恶,或非善非恶是不正确的。人性本无善、恶之分,何来的非善非恶呢?人性的好恶均为环境使然。好的环境(关键是教育和法制的作用)使人向善,而恶的环境必然使人向恶。试想下,如果偷、砸、抢、诈、骗,贪污受贿奸不能受到应有惩罚,肯定就会有第二个效仿。随之有第三、第四至全部人员跟上,最终倒至是非不分,黑白颠倒,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现象。只有在合理的制度和道德教化下,人性才会向善。所谓天然的非善即恶,或不善不恶是根本不存在。

就跟人的思维,是物质世界在大脑中反映,物质的发展变化,自然在大脑思维中就会产生相映变化。如果没有物质,大脑就不会有反映,思维就更不会存在。所以,善与恶是由外部因素决定的,而非先天具有。孔子、孟子、荀子有关人性的论述缺乏依据是荒谬的。


橄榄枝26


孟子,苟子说的都有可能。但,孔子说的性善论肯定是错的。因为性善论不符合自然的优胜劣汰的法制。人类如果生下来就好善,不欺负弱小,没有强烈的私欲的话,人类不可能发展到当今的地位。我们没有肉食动物那样强健的体魄,没有草食动物那般迅捷的速度,我们拥有的就是比世界上任何动物们都要强烈的贪欲,和私心!我们强大的大脑不是为他人而生,只为自己而生!说到这份上大家还相信性善论的话,我只能祈求老天保佑你们了!不要再次成为两腿羊。


popotantan


诸子百家,各有说成。就人性来说,个人认为“人之初、无善无恶”。

一个小孩,出生下来,懵懵懂懂,如同一张白纸一般,你想要把他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你尽可能的去描绘,正如比较有名的心理学家华生说的:他可以把一个小孩培养成一个你想要的人。这个虽然不一定完全正确,但是如果一个人生长在特定的环境下,你一定会朝着这个环境发展。就如巴菲特一样,8岁就去纽约交易所,而你8岁的时候在干什么呢?这就是环境造就不同的人生。

孔子:人之初,性本善

这是一个世界观的问题,就是说你对这个世界的观点和态度。当你经过很多的生活的阅历的时候,会对这个世界有一定的自己看法,这个看法就是你的世界观。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认为世界是一个丑恶的世界。人在刚开始的时候,很善良,但是随着在世界的生活、打拼,逐渐被世界熏染成了一个顺应世界法则、善于隐藏自己的人,也就是说变得有点坏了。这个观点我们大多数人可能都经历过,我记得我们评价某个人的时候总说,以前他这个人挺好的,怎么现在变成了这个样子。也有的说,在外面打了几年工,心眼变多了。

孟子:人之初,不善不恶

我个人比较赞同这个观点。引用王阳明的一句话: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是没有任何感情的,对任何行为是没有个人的理解的。直到我们慢慢长大,才知道这样的行为是错误的,是邪恶的,那样的行为是高尚的,是道德的。这些都是充满了世界的判断,哪个高尚,那个卑鄙,是我们自己的观点判断出来的。就如同《潜伏》里的一句台词,两根金条放在一起,你敢说哪个是高尚,哪个是卑鄙。但是你父母的血汗钱,你花的痛快吗?

庄子:人之初,性本恶

这也是基于人初始行为的个别判断,有的小孩什么也不懂,什么都想尝试一下。就如同人之初,性本善一样的反向辩论,这个世界是美好的,正是因为存在了这个善良的环境,人类才逐渐的消除自己内心的邪恶,变得光明向善。这有点“原罪”的意思,每个人都是带着罪来到这个人世间,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在给自己赎罪。

我个人的观点就是:人之初,无善无恶。之所以是有善恶之分,皆在于人类的喜恶,符合大多数利益的,就是好。不通过人类设定的规则,取得利益的就是恶。但是梁山的强盗为什么叫做好汉,朝廷官员为何叫做衣冠禽兽。就是因为朝廷代表的正统,而梁山代表的阶级。

无善无恶是世界最好的状态,每个人没有善恶的概念和行为之分,遵循自己的内心,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把每一天过的简单一些,明了一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为简单一些,不要有过多的客观因素在里面。善良是人的一种本能行为,是一种生活习惯,而不是一种渴望汇报的心态。这与“无为”的观点有点相契合。每个人做事情都不需要回报,不需要把自己与恶划分,不需要彰显自己的善良,这就是做好的状态。正所谓: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当有绝对的贤人圣者在这里,你不成为一个坏蛋都对不起这个社会。

所以,无论是人之初,还是到了花甲之年,内心都是无善无恶,简单的看这个世界。


傲虎楼主


没有准确的,就像我站在门槛中间一样,你说我是进门还是出门?

一把刀,拿来切菜就是菜刀,拿来杀人就是凶器!


浪不静


孔子孟子荀子都是站在人的角度看人,就根据自己的看法对人性做出结论。

孔子认为人性本善,这一说法比较博得一般人的认可,人之初,性本善,他的矛盾在于既然人性本来是好善的,还有可塑性,所以孔子的学说都是教人做人,和性本善的定论是有一定的冲突的。

孟子认为人性不善不恶,这是中庸之道,既不得罪好人也不得罪其他人,不善不恶是为中性,所以只有土石草木才无善恶之性,实际是又不善又不恶,不好不坏的人哪有?

荀子认为人性是恶的,这种观点不为多数人所接受,人们总是对自己过高的评价,然而不管多少人反对,荀子对人性的定论是值得肯定的,确实是恶的,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目前这三种观点不是一下子就能肯定和否定,或否定之否定,需要一定的时间探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