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衛蘿蔔”暫時成功 但社區生鮮電商真行得通嗎?

“呆蘿蔔的模式絕對可以走得通的!對比其他生鮮電商,我們是真正的高頻剛需,價格比菜市場還低,預約制的損耗率也更低;像前置倉等模式比我們更燒錢,連它們都能活下來,我們為什麼不能活?!”日前遭突然裁員還被拖欠兩個月工資的杭州呆蘿蔔員工小L,說起前東家時,話語中並沒有太多的指責,反透著對項目就此失敗的濃濃的不甘心。


從11月下旬起,社區生鮮電商呆蘿蔔開始傳出拖欠供貨商貨款、裁員,甚至拖欠杭州300多位及合肥一些員工3000萬人民幣薪資和社保。公司創始人李陽其後公開承認資金緊張、運營陷入困局,並表達會堅持自救、積極籌措資金。


讓人意外的是,呆蘿蔔竟然真的得到了小L等一批員工的信任和支持,願意不拿薪水“再堅持一段時間”;還有消息稱,近60家供應商將自發融資2億元給呆蘿蔔。


12月9日,“刮骨療傷”後的呆蘿蔔宣佈從發源地合肥再次出發、百店同啟,再次給了帳戶尚有餘額的用戶,被拖欠薪資的員工,以及尚有貨款未結清的供應商、加盟商和合夥人一份新的希望。


而對外界來說,大家好奇的是,呆蘿蔔的模式究竟有何特別之處,值得這麼多人的信任和力挺呢?


預約制+社區門店+社群電商


根據公開資料,呆蘿蔔母公司為安徽菜菜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成立於2015年10月,註冊資本為500萬,法定代表人為執行董事兼總經理李陽,為大股東和最終受益人。呆蘿蔔是一家互聯網生鮮電商平臺,銷售蔬菜水果、米麵糧油、肉禽蛋奶、日用百貨等生活用品,2016年在合肥開出第一家門店,採取在線下單,隔日線下門店自提的方式,且推行門店合夥人制度實現拓展——由呆蘿蔔公司負責門店籌建和商品線上銷售,而合夥人負責門店的運營管理並承擔門店的人工費用和日常管理費用,而合夥人則能按門店銷售額獲得一定比例的收益。


在合肥摸索兩年並嚐到甜頭的呆蘿蔔,開始有了跨城野心。據悉,呆蘿蔔自2018年8月獲得1000萬美元天使輪融資之後,便開始瘋狂擴張,在安徽、江蘇、湖北、河南四省的19座城市開出1000多家門市。這相當於一年多時間內10倍的擴張速度,一天差不多新開3家門市。這還不夠,在危機爆發前,呆蘿蔔多次對外宣稱要在全國50個城市開設一萬家門店。


2019年6月,呆蘿蔔又宣佈獲得6.3億元A輪融資,由高瓴資本、晨興資本領投,XVC跟投。今年8月,Mob研究院發佈的《2019生鮮電商行業洞察》報告顯示,呆蘿蔔一度曾以95%的App打開率,以及60%的次月留存率,打敗盒馬和每日優鮮,領跑行業。9月,胡潤研究院發佈的「2019第二季胡潤中國潛力獨角獸」榜單中,呆蘿蔔被列為新進的潛力獨角獸企業之一一切看起來都如此順風順水。


破解行業諸多痛點


根據《2019生鮮電商行業洞察》,生鮮電商行業已經走過煩囂一時的野蠻生長期。經歷行業洗牌、巨頭入場後,進入模式探索和穩定發展新時期。呆蘿蔔成為這段時期中罕見的模式創新者,併成為當前生鮮電商四大模式中社區門店模式的代表企業。


“保衛蘿蔔”暫時成功 但社區生鮮電商真行得通嗎?

小L告訴記者,呆蘿蔔的模式經過他們多次推演、覆盤,都覺得能走得通。“現在熱門的前置倉模式,和盒馬類的新物種,針對的都是一線或者準一線城市的用戶。這些用戶對生鮮的需求其實算不上高頻,一週頂多下單一兩次,但是對送貨上門和配送時間有很高要求。呆蘿蔔針對的是像合肥、南京這些二線城市的用戶,這部分用戶畫像是這樣的:家庭觀念重,空閒時間多;可支配資金不低於一線城市,很有購買力、消費力;有強烈的消費升級願望。對這類用戶來說,送貨到家的服務不是必要,但是需要每天買菜甚至頓頓要買,價錢還要便宜,是真正的高頻剛需。”


“呆蘿蔔直接由產地直供,每天晚上十點前截止收訂單,根據訂單量(以需定產)第二天一早送貨到社區門店。這樣的話,生鮮蔬果只在門店的冷櫃裡存放幾個小時,損耗率比一般生鮮電商(20-40%)要低得多,價格能做到比傳統菜市場低20%。”小L介紹說到,社區門店的面積也不用大,它不需要有陳列功能,只是擺放冷櫃,以及方便門店合夥人日常傳播、售賣,而合夥人還可以籍此拉用戶,建立社群業務。


據小L透露,這套業務模式已經在合肥發展運作了三年,覆蓋市內所有主流社區。不僅成為地方的驕傲,也已十分接近盈利,這在生鮮行業,是連一些巨頭企業也沒做到的。


有數據顯示,從2016年到2019年5月,至少超過17家生鮮電商企業破產倒閉;中國4000多家生鮮電商企業,只有1%實現獲利、4%持平,88%虧損,剩下的7%是鉅額虧損。


問題出在哪裡?


這樣好的商業模式,今年6月才又拿到6億多的融資,為什麼會突然就倒下了?小L坦言,“內部很多人都沒想明白”。


某生鮮電商資深人士Y向記者表示,他們內部也分析過呆蘿蔔的商業模式,也覺得如果聚焦二線城市的話是沒問題的。現在看來,最大可能問題出在內部經營或者組織問題上,“呆蘿蔔的商品價格壓得比較低,那就需要規模足夠大才行,規模不大是沒法直採的。可能是沒平衡好擴張速度與現金流這兩件事,也有可能組織內部出了問題。”


根據公開信息分析,呆蘿蔔在年中這輪融資後,短短4個月內1000家店就燒掉6億元人民幣,平均單店要燒掉60多萬元。有電商專家認為,這既不符合生鮮店的經營常識和基本規律,呆蘿蔔作為一家經營了四年的生鮮老兵,以這樣的“高速度”燒錢,也很不正常。小L也說,在被外界批評燒錢太瘋狂後,內部曾相互檢討,並不覺得存在這樣的問題。


又有自稱知情人士說,呆蘿蔔6月的融資,被投資人發現“有問題”,所以並不是所有資金都到賬了。不過,李陽在11月25日發佈公關說:“從去年8月到目前為止,呆蘿蔔一共收穫了7億多人民幣等值美元的融資,這些資金全部真實到賬,且都投入到公司的發展使用,不存在‘虛假’或者‘未到’的問題。只能說我們對增長的預期與需求太高,低估了生鮮的‘燒錢’速度,以至於造成了消耗過快,這是我們‘用錯’的地方。”


再上路,這回能成嗎?


在呆蘿蔔傳出拖欠貨款、裁員消息後,有合肥供應商代表估算,該公司的現金缺口已經高達2.9億,這其中包括以下欠款:欠供貨商1.5億、欠門市加值金5000萬、欠合夥人保證金5000萬,欠員工薪資以及補償金4000萬元。


而在李陽發佈公開聲明後,情況一片混亂。有供貨商擔心追不回貨款,集體上門討債;有數百名員工擔心社保公積金全斷後,“等於不能買房、不能搖號買車,要重新積累兩年”,正積極集體討薪。但是,也有一批員工願意不領薪水,陪公司走過這段困難期;還有消息稱,近60家供應商將自發融資2億元給呆蘿蔔。呆蘿蔔微信官方公眾號則曾發佈信息說,供貨商、員工及消費者正在努力“保衛蘿蔔”,即繼續支持並想辦法幫助呆蘿蔔渡過難關,還有超過百家的供貨商表態“願意復工”,支持其持續運營。


12月6日,呆蘿蔔發佈公告稱:“將於2019年12月9日百店同啟,從發源地——合肥再次出發。”據呆蘿蔔合肥負責人表示,“在未來的1到2個月內,計劃將合肥的門店數恢復營業至300家左右,爭取達到原來門店數的80%到90%。”而本地市民在得知消息後,很多人都回應說,“大家其實挺期待家門口的菜籃子恢復運營的”,如果品質如初,還會繼續買菜,但會更謹慎充卡。


零售業專家胡春才就此分析指出,“採取合夥人制主要是解決管控的問題。以前在合肥一個城市,由老闆和核心團隊跟進,在虧損、人員素質等方面是可控的,但是一下子擴張到19個城市,一旦業務配套跟不上會非常容易產生虧空,這也是他們需要汲取教訓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