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不管前景再好,只要發現一個信號,員工一定要警惕,不合就走

一、少發幾百就要離職,這種員工還要留嗎?

早前,知乎上有一個話題爆了:“員工少發幾百塊工資就鬧情緒離職,這種計較的員工有留的必要嗎?”

公司不管前景再好,只要發現一個信號,員工一定要警惕,不合就走

簡化一下這位HR的問題:

公司新招了一個員工,員工在面試的過程中忘記談薪資待遇。

本來自己可以給她開很低的工資,但是公司厚道,給她開了正常試用期工資。

試用期一共有三個月,後來自己忘了給她轉正,拖到第5個月,員工拿著轉正申請單,讓我給她補差額我才記起來。

我拒絕了她的請求,因為我認為她不操心自己的事情, 現在讓公司給她補,我也不知道怎麼跟領導開口!

沒有想到她這麼計較這幾百塊錢,眼睛紅了一下午,一直情緒都不好,居然給我發了一封辭職郵件。

問:這位員工該走還是該留,我應該如何處理這件事情?

看到這個控訴,評論區網友炸了:

1、應該是我的,你一分錢都不能少給我。

公司不管前景再好,只要發現一個信號,員工一定要警惕,不合就走

2、你以為的幾百塊不重要,如果這是員工半個月的生活費呢?

公司不管前景再好,只要發現一個信號,員工一定要警惕,不合就走

HR這段堂而皇之的控訴中,一共有三個紕漏:

1)試用期,我本來可以給她開一個很低的工資,公司出於厚道,還是給了她正常的試用期工資;

拿著雞毛當令箭,把責任推卸到公司,談工資這是你做為HR的基本職責,試用期工資不得低於資的80%,你還想怎麼低?

2)忘記給員工轉正,卻把責任歸咎在員工身上 — 你自己犯錯,把髒水往員工身上潑?

3)拒絕給員工補差價 — 單方面拒絕員工最基本的合理訴求,你是智商低,還是情商低?

通過這個案例,我看到了一個職場人士,做為HR的基本職業素養的缺失,和作為一個成人,處理問題的幼稚行為和態度。

二、遇事對事不對人,做情緒穩定的職場人

作為公司的HR,你的職責範疇包括:招聘、培訓、薪酬、績效,所以員工轉正,補工資差價,就是你份內的事情。

何必惡人先告狀,在網上公然的宣揚自己不成熟的職場行為,這就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呀!

當然,是不是這位發送申請離職郵件的員工一點問題都沒有呢?

顯然不是。

職場上有小摩擦、小誤會很正常,如果因為幾百塊錢,自己不開心,情緒激化,最後提出離職,用逃避的方式解決問題,顯然是不成熟,也是不划算的。

對於絕大部分職場人,不公平,令人糟心的事情隨處存在,是不是碰到任何事情,我們都要使用一紙辭職信來解決問題呢?

特別是到了年底,如果因為幾百塊錢,或者是領導,或是同事不當的言語,讓自己丟了一份工作,不僅拿不到年終獎,你這個月到手的工資還有可能減半。

這就是事實。

所以不要因為情緒,一時的不開心就做出令自己後悔的行為,小心得不償失,賠了夫人又折兵。

公司不管前景再好,只要發現一個信號,員工一定要警惕,不合就走

三、遭遇突發情況,先處理問題,再解決情緒

對於案例中的問題,其實朋友小李也碰到過類似的,具體情況是:

她6月離職,當月公司沒有給她交社保。當時已經入職了新公司,後來向新公司的HR求助,小李才意識到原公司這種行為是違法的。

小李膽子大,有維權意識,先給勞動仲裁部門打了電話確認了具體的情況。

然後直接打電話給原公司的HR,對方態度含糊,打死不承認自己的“失誤”,在小李的堅持之下,原公司返還了屬於小李的那部分錢。

但是這次的問題卻不是公司的問題,而是員工個人的問題。那麼這個事情如何處理呢?

對於HR而言:

1)道歉, 將失誤引發的矛盾最小化

跟員工解釋事情原由,獲得她的理解,將失誤引發的矛盾最小化,避免問題激化。

2)補差價,不要將問題向上轉移

該返款就返款,給予員工屬於她的那部分工資,不要因為自己的面子,死撐將個人職責的失誤引發到員工與公司之間的矛盾。

將問題向上轉移的結果是,本來應該由你解決的問題,需要老闆出面解決,這就是你的失職。

對員工而言:保持情緒穩定,該解決問題先解決問題,不要因為情緒影響自己的判斷,讓這自己白白吃虧。

對老闆而言:

人力資源管理是一個相當重要的崗位,這個崗位進關係到企業內部文化、市場競爭力和員工積極性,退牽涉到企業合規、爭議解決成本和員工培訓支出,可以說是企業的命脈。

一個不合格的HR,會平白加重企業的用員法律風險、應訴支出,阻礙企業內部構建,這其中的損失,遠不是“幾百塊錢”能夠解決的。

所以,從企業發展的角度,遇到這種不負責任的HR,輕則嚴厲批評,重則開除處理。

公司不管前景再好,只要發現一個信號,員工一定要警惕,不合就走

四、寫在最後

一個清醒理智的老闆應該知道,員工和公司的本質是合作共贏的關係,不是政府部門,政務單位,紀律組織。

你用金錢購買員工的時間,員工為公司創造效益,兩者共贏共生。

工人要養家餬口取得其應得的勞動報酬,天經地義,公司不能要求員工要有忠誠度的同時,還給他少發工資,更要他不計較個人得失,企業太貪心,誰又能有如此博大胸懷?

管理員工不要講大道理,畫大餅,而是要捨得付出,有錢有利。

只有這樣,員工才會為公司努力工作,公司和員工合作成為雙贏的局面。

更多幹貨內容,請關注公眾號【這屆年輕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