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派]數字經濟下的傳統零售企業的三個採購痛點與解決方法探討

傳統零售採購階段現狀分析

[產品派]數字經濟下的傳統零售企業的三個採購痛點與解決方法探討

圖:傳統零售採購階段流程圖與痛點分析

針對採購環節存在的固有問題與“新零售”衝擊下面對的新問題進行梳理,整理出如上圖所示的採購階段各流程環節的痛點,綜合來看,傳統零售在採購階段主要存在三大痛點:

商品同質化

傳統大型零售商的模式是集中大量採購以獲得低成本,但如今的消費者更加追求高品質、個性化。因此,對生鮮、服裝等非標準化商品的採購,可以選用買手製,引入有經驗的買手,採購高品質的商品,作為零售企業獨具特色的產品,增強市場競爭力。

採購腐敗

傳統零售企業內部,採購人員素質良莠不齊,在採購環節,“吃回扣”與壓榨供應商的現象屢見不鮮,對商品質量和零供關係產生了嚴重的負面影響。如果引入專業的買手,其將受到嚴格的管控,出現“問題商品”時,直接關聯的買手會被問責,因此為了自身的職業發展,買手不會選擇腐敗的行為,可以有效避免採購腐敗的發生。

採購計劃不合理

由於傳統零售企業不能實時瞭解供應鏈上各個環節的數據,因此無法通過利用銷售、庫存數據分析或是構建算法進行預測的方式,來合理地制定採購計劃,而通過構建數字化供應鏈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傳統零售企業採購轉型方案

引入專業的買手

[產品派]數字經濟下的傳統零售企業的三個採購痛點與解決方法探討

圖:專業買手的能力素質需求

買手是企業在供應鏈上游的代理人,其對購買商品特徵、市場情況等各方面因素都非常瞭解,可以用最優的價格採購到消費者喜愛的高質量商品。

一個專業的買手不僅要具備準確把握市場的能力,能夠挑選出消費者喜愛的商品;還要具備談判能力,同供應商確立良好的關係、獲取到優惠的價格;又要具備一定的數據分析能力,對商品的銷售情況有清晰的認識;此外,能夠看透商品的真實成本並進行初步定價也是買手的必備能力。

買手不僅只是採購環節的參與者,在商品的驗收環節、運營階段的貨架陳設環節、銷售階段的宣傳推廣環節,都有買手的身影。

[產品派]數字經濟下的傳統零售企業的三個採購痛點與解決方法探討

圖:買手製的運作方式

此外,在買手製實施的過程既要對關鍵指標進行管理,以實現買手的優勝略汰;又要通過加強內部控制,防止買手濫用採購權力。

[產品派]數字經濟下的傳統零售企業的三個採購痛點與解決方法探討

圖:買手製的實施要點

構建數字化供應鏈

利用協同平臺或建立供應鏈中臺,解決供應鏈各方的信息對接,實現數據實時傳遞,實現供應鏈的高度協同

零售商與消費者之間的協同:消費者通過訂單、反饋評價,影響零售商的產品與服務選擇設計;零售商通過獲取數據挖掘消費者的偏好,做到精準選品、個性化營銷,提升消費體驗。

零售商和供應商的協同:數據實時傳遞,讓信息能充分、及時共享,支持零供雙方共同基於數據+經驗,進行聯合銷售預測和備貨計劃;支持零售商少量多頻補貨,降低庫存,提升週轉效率。

供應商和消費者的協同:供應商可以基於信息反饋,不斷的改進產品。

[產品派]數字經濟下的傳統零售企業的三個採購痛點與解決方法探討

圖:高度協同的數字化供應鏈特徵

藉助數字化的供應鏈平臺,零售商和供應商可以在日常銷售場景或是促銷活動場景下,利用數據+算法進行聯合銷售預測與制定備貨計劃,來保障商品的穩定。預測的過程是經驗與數據的擬合,因為預測不可能直接等於需求,預測一定是從數據+經驗的擬合,最後得到預測的結果。

[產品派]數字經濟下的傳統零售企業的三個採購痛點與解決方法探討

圖:計劃協同系統

結語

消費升級催生出高品質、個性化的消費需求,新零售的發展又對傳統實體零售帶來極大衝擊。採購環節的優化和改進既是傳統零售企業降本增效的有效手段,也是競爭力提升的重要來源,所以傳統零售企業要積極行動,通過引入專業買手、構建數字化供應鏈等措施,來解決採購環節的痛點,從而帶來企業利潤的增長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