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腫塊很小,恢復也很好,且已過了三年,為何又復發轉移了?

很多癌症患者都覺得,既然已經生活與常人無異,那麼基本轉移復發的概率也就不大了。其實並不是。

臨床發現,大多數腫瘤病人死亡的時間是在治療後的2年左右,這個時間段是康復的重要階段,也是最重要的階段。很多病人花費金錢在治療上,忍受了很多痛苦,第一階段成功後,在康復期間卻不夠重視,導致功敗垂成,令人嘆息。

明明腫塊很小,恢復也很好,且已過了三年,為何又復發轉移了?

案例:身體與常人無異,該放縱嗎?

先和大家講一個案例。

58歲的賈先生是一個成功的商人,掙下了萬貫家財,家庭和睦,人人豔羨,然而美中不足的是三年前檢查出了前列腺癌。經過一段時間的正規治療以及嚴格的飲食控制,身體一天天好轉,慢慢的與常人無異。

身體變好了,覺得自己是“被死神放過的人”,開始“肆意人生”。最初還有所顧忌,後來又覺得已經過了三年,乾脆吃吃海鮮大餐,參加啤酒節,身體也毫無異樣,這下更有了膽子,覺得大病一場“人生得意須盡歡”,又去歐洲逛了一圈,牛羊肉、海鮮龍蝦啤酒灌了一肚子回來。回了國,覺得自己還年輕,身體也好了,就開始忙於工作。

明明腫塊很小,恢復也很好,且已過了三年,為何又復發轉移了?

好景不長,賈先生的淋巴結腫了起來,剛開始以為是感冒,後來去醫院檢查已經淋巴轉移。

聽了這個案例,大家有什麼想法呢?

很多時候癌症患者大意失荊州不是不重視癌症,而是太想治好,當發現身體好轉,過了一段時間無異樣,就會覺得自己終於逃脫了癌症的魔爪,從而放鬆了警惕。而治療癌症可不能如此掉以輕心。

臨床治癒不等於真正的生物學上的治癒,因為有相當部分患者還會復發和轉移,需要做好預防復發和定期檢查監測。

明明腫塊很小,恢復也很好,且已過了三年,為何又復發轉移了?

另外,現代治療均為損傷性治療,如手術會造成患者形體損毀和臟器功能損害,化療和放療會造成嚴重的併發症。因此臨床治療後需要繼續做康復治療,減輕器官傷殘的影響,改善功能障礙。

除此之外,WHO認為癌症是一種慢性病。慢性病不僅需要注重治療,更需要重視康復,可以說康復治療決定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生存週期。

只要切了腫塊,自己就不是癌症患者

有些癌症患者認為只要把腫塊切除了,自己就不是癌症患者,飲食、作息也就沒有什麼需要特別注意的了。

明明腫塊很小,恢復也很好,且已過了三年,為何又復發轉移了?

事實上,癌症是全身性疾病,在早期癌細胞就可能轉移,對於轉移的癌細胞及微小癌灶,無論是手術、放療、化療、介入治療還是中醫中藥治療、微創治療、藥物靶向等治療方法都很難把它們徹底消滅。

不要說像賈先生一樣剛過了3年,即使已經過了5年生存期,也有可能復發轉移。5年內復發轉移率在80%左右,5年以後復發轉移率10%左右,最終90%以上的病人死於復發轉移。

身體無異樣不是重點,康復治療不可忽視

為了預防復發轉移,必須加強康復治療。癌症康復治療包括中醫治療、西醫治療、心理治療、飲食營養治療、體能鍛鍊等綜合方法。

明明腫塊很小,恢復也很好,且已過了三年,為何又復發轉移了?

事實證明,通過有序的康復治療,不僅能強化免疫功能,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質量,還可改變機體的內環境,改變“癌”狀態,抑制或消滅轉移的癌細胞及微小癌灶,使其不再繁殖發展,有效控制癌瘤的復發和轉移。

癌症康復治療是一個長期過程,一般要堅持5年以上。因為癌症復發轉移大部分在5年以內,特別是第2~3年復發轉移率最高,5年以後復發轉移的幾率很低,可以認為達到臨床治癒,但是,心理調適、合適膳食、適當運動、經常自查及1年1~2次複查仍不可放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