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癌1期病理分級3級與腎癌2期病理分級1級哪個預後不好?

向日葵6052


首先,一期腎癌和二期腎癌都屬於侷限性腎癌,也就是說這兩者,通過手術治療,尤其是根治性手術治療以後,都有可能痊癒長時間不再復發。所以相對預後都還算可以。但1期分級3級和2期分級1級哪一個更差一點,這個問題要從理論和實際來講。

如果從理論上說,這兩者都是精確的分期分級,那麼在手術以後,兩者的腫瘤都被完全切除,手術都做得比較好;並且都沒有淋巴結轉移和遠處轉移。那麼手術後的複發率和轉移幾率,核分級3級的腎癌可能比核分級1級的腎癌更容易復發和轉移,因為腫瘤的惡性程度更高,所以即使在血液循環裡殘存的腫瘤細胞,在合適的條件下可能發生轉移。所以我們在臨床中也經常看到,大小小於4cm的小腎癌,也有一定比例的患者在發現腫瘤的時候,就已經有淋巴結轉移和遠處轉移。而這些患者,腫瘤細胞的核分級一般都不會是1,2級,一般都是3,4級。

但是從實際上來說,T分期是一個相對的概念,侷限性腎癌也是一個相對性概念。在1992年的TNM分期系統,把腫瘤2.5cm為界,超過2.5cm就是T2期,而這麼計算的話,一期和二期患者的預後沒有差別,所以1997年版將T1和T2的界限定到7cm,7cm以下為1期,2002年版分期系統將其中4cm以下為T1a期,4-7cm為T1b期;7-10cm為T2a期,10cm以上為T2b期。這麼分的話,T1期和T2期的預後就有明顯的區別了,以 7cm 為界 T1、T2、T3、T4期的 5 年生存率分別為 83%、57%、42%、28%。而在臨床工作中的實際情況是,一般T2期的腎癌,很可能被低估分期,因為超過7cm尤其是超過10cm的T2b的腎癌,很可能已經不是侷限性腎癌,其實已經有了遠處的微轉移,或者淋巴結轉移,只不過目前的影像學技術無法明確發現。比如說10多cm的腎癌,手術前CT甚至PET-CT,可能發現肺上有一些細小結節,但是很小,無法判斷是不是轉移。手術後一段時間發生肺轉移,其實可能是在手術的時候已經發生了微轉移,只不過沒有病理證實。術前T2期的腎癌,由於現在以7cm為界,超過7cm的腎癌,往往已經有腎竇脂肪侵犯,實際分期其實是T3期。另外一個,超過7cm的T2期腎癌,其實不大可能是分級1級的癌細胞,因為分級1級的腎癌,很大部分是惰性腎癌,可能在5年甚至更長時間,生長速度都是極為緩慢的,我有好幾個腎癌病人,都是在3-6年以前,由於其它體檢發現腎腫瘤,由於種種原因沒有引起重視,在3-6年以後,腫瘤幾乎只長大了1-2cm,做了手術後多年也沒有復發轉移,這幾個病理分級就是1級。而病理分級是3級的腎癌,生長速度是比較快的,比較常見的是一些患者,1-2年體檢一次,可能1-2年前都沒有發現腎腫瘤,之後發現腎腫瘤的時候已經是4-5cm了,這就是分級3級的腎癌。

所以,實際上T分期和病理分級是相輔相成的,一般能夠長大成7cm甚至10cm以上的腎癌,往往核分級都更可能是3-4級,而T1期的腎癌,更可能是分級1-2級。如果是真正的一期3級和真正的二期1級,那麼還需要看腫瘤的大小。因為1cm是1期,6.9cm也是1期,7.1cm是2期,11cm也是2期。我們看下圖是MSKCC的一款預測軟件,圖中2cm左右1期3級腎癌10年生存率高達94.6%;而6.9cm的1期3級腎癌10年生存率83.7%,而7-8cmT2期1級的病人,10年生存率在84%左右。


泌尿腫瘤外科鮮醫生


癌症的預後分為三個獨立的預後因素,分別為分期,分級,亞型。其中分期最為重要,這也是癌症患者預後決定性的關鍵,分期的主要因素是腫瘤大小,侵犯程度,有無遠處器官轉移。分級次之,分級也就是判定腫瘤的惡性程度,主要是在顯微鏡下核仁的大小作為依據。另外一個腫瘤增殖活躍程度,也就是我們所說的ki67。最後是腫瘤的亞型…腎癌常見的亞型有透明細胞癌,乳頭狀癌(分一型和二型)嫌色腎細胞癌,xp易位性腎細胞癌,髓樣癌等等…多房囊性癌在2018版的指南中,已經正式改為良性腫瘤。目前腎細胞癌預後最好的亞型是嫌色腎細胞癌,最差的為未分類癌。提問者未說明何種亞型,那麼我們就以腎癌最常見的透明細胞癌為例,腎癌1期分級3級,預後要好於腎癌2期分級一級。因為無論何種癌種分期大部分都是最為關鍵的,腎癌也一樣。除非腫瘤出現肉瘤樣變或者橫紋肌,那樣分級就是四級。復發轉移危險程度就高。




波波飛魚


謝謝,講的很清楚明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