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下半年不良資產市場的發展趨勢

2019年下半年不良資產市場的發展趨勢


2019年下半年不良資產市場的發展趨勢


2019年已接近中段,經歷了前幾年的“火爆”,不良資產市場迴歸理性似乎成為了大家的共識。那麼在2019年不良資產市場呈現出了怎樣的發展趨勢?小閱閱這就給大家帶來答案。

不良資產供給端持續增長

對於不良資產未來演進趨勢,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副總裁胡建忠表示:“預計未來三年,中國金融體系和實業中的不良資產持續上升將是確定性事件,絕對數量和相對比例都要上升。”

1、預計商業銀行不良資產供給將持續增加

對於今後銀行業不良資產的供給情況,業內普遍認為,我國銀行業隱性不良貸款風險仍需要高度關注,潛在信用風險尚未完全出清,受經濟結構調整、金融去槓桿、監管要求促使金融機構資產回表等多重因素影響,預計商業銀行不良資產供給將持續增加。

2、供給慣性增長

《2019中國金融不良資產市場調查報告》,隨著貸款總量持續增長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金融嚴監管下,銀行不良資產剝離和表外資產回表壓力大,同時考慮到城商行和農商行的改制重組,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仍將保持慣性增長態勢,從而為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提供充足的不良資產供給。

3.未來3至5年銀行業不良資產或緩升

《2019中國金融不良資產市場調查報告》指出,2019年,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餘額、不良貸款率將出現“雙升”態勢,未來3至5年銀行業不良資產的緩慢上升將是一個大概率事件;銀行業新增不良資產最顯著的行業或將集中在建築和房地產業。

不良資產價格回落或是發展趨勢

在經濟下行、市場競爭趨緩的環境下,2017年不良資產價格一度飆升,價格普遍在五折、六折以上,甚至可高達七折;2018年以來,不良資產價格開始出現回落,迴歸理性。

與前兩年的“火爆”相比,今年的投資者更趨於理性。不理性收購的現象不再出現,報價高的現象得到扭轉,甚至出現一些商業銀行拍賣的不良資產包流標的現象。市場逐步降溫。

1.資產包價格可能回落10%左右

資產管理公司受訪者認為,不良資產市場逐漸迴歸理性,資產包價格將回落,預計資產包價格可能回落10%左右。資產管理公司在2018年收購不良資產態度積極,收購過程中最重要的考慮因素是風險控制,對市場佔有率的考慮大幅下降。

2.今年不良資產包價格或將仍處於下降區間

有業內人士表示,四大AMC去年第三季度收購的不良資產包平均價格相比上半年就有接近10%的降幅。今年不良資產包的價格或將仍會處於下降的區間。

3.預期2019年不良貸款價格穩中有降

受訪者認為,2019年金融不良資產成交價格相對賬面價格折扣的下行趨勢將得以延續。商業銀行受訪者認為,最有可能出現風險的金融機構或平臺是小額貸款公司,商業銀行處置不良貸款的緊迫性更強,推出不良資產包更加多樣化,不良貸款價格與上年相比將穩中有降。

一級市場加速處置不良資產

1.今年處置不良資產力度可能還要加大

銀保監會副主席周亮3月11日在全國政協經濟界別小組討論發言時表示,2017年和2018年兩年處置3.48萬億不良資產,今年的力度可能還要更大一點。處置不良是為了讓金融更健康發展打下基礎。

2.銀行業多管齊下加碼處置不良資產

據銀保監會初步統計,2018年商業銀行累計核銷不良貸款9880億元,較上年多核銷2590億元。多位AMC及銀行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2019年這一趨勢將持續。

值得注意的是,一級市場的流拍率也有所增加。中國東方資產總裁鄧智毅提到,總體來看,金融不良資產包市場呈現量升價跌趨勢,且流拍率顯著增加。

據中國長城資產資產理雷鴻章估計,近期的流拍率在20%左右。他認為,前兩年資產管理公司的非理性報價使商業銀行對價格預期過高,而且部分商業銀行撥備計提不足,不良資產轉讓定價偏高,造成了流拍率增加。

不良資產從賣方市場轉向買方市場

1.買方對不良資產收購回歸理性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市場已經從賣方市場逐步轉變為買方市場。商業銀行對市場價格預期較高,不良資產轉讓定價較高,買方對不良資產收購回歸理性。

2.不良資產市場趨勢逆轉重回買方市場

中國不良資產市場去年受困於流動性壓力快速降溫的趨勢料在2019年得以延續。基於對2019年不良資產供應端將持續放量和資產包價格繼續下行的共識,業內判斷不良資產交易明年將重回買方市場,同時因處置難度加大參與機構也將更加專業化。

不良資產處置難度加大

1.不良資產處置面臨新的挑戰

業內人士表示,隨著司法程序的進一步規範,客觀上會帶來不良資產處置難度的上升。

當前宏觀經濟形勢存在的不確定性因素增多,也給不良資產處置帶來新的壓力。理論上來講,不良資產的運營與處置是一個逆週期行為,經濟下行週期收購、持有,上行週期處置。當前可以說是資產收購和持有的良好時機,對於資產處置來講,則面臨挑戰。

有業內人士表示,今年的經濟形勢以及AMC面臨的資金壓力,都對不良資產處置帶來新的挑戰。

2.處置難度加大

中國銀保監會法規部副主任張勁松表示,處置不良資產慎用查封凍結措施,因一些金融企業包括債權人往往利用債權人的優勢,在訴訟中採取查封、凍結企業賬戶的行為,往往導致處於困境的企業面臨破產,給社會經濟的發展帶來非常大的麻煩,下一步要進一步規範。

而國家在穩定經濟過程中也強調,儘可能採取更和諧的辦法處置不良資產,地方在解決重大的企業危機時都要求不抽貸、不壓貸、不訴訟、不查封,這使得以法律的辦法處理不良資產的難度實際上加大。

不良資產處置模式多樣化

1.處置模式從“三打” 轉為“三重”

中國東方副總裁陳建雄表示,“為了適應新形勢下的不良資產市場需求,我們將傳統的‘三打’處置模式升級為‘三重’模式,也就增強投行化的運作能力。”

所謂“三打”,是指打折、打包、打官司,“三重”則是指“重組、重整、重構”。

他介紹:

“重組”的目的是以債務重組優化企業財務結構,以資產重組優化企業資產結構,進而幫助企業修復資產負債表;

“重整”的目的是以法定重整程序幫助債權債務關係複雜的企業或機構解脫困境,實現債務出清,或良性退出,或輕裝上陣,四大AMC歷史上對風險金融機構的託管、清理或重組也屬於這個範疇;

“重構”的目的則是以“股+債+併購重組+投行服務+諮詢顧問”等多種方式,幫助企業重新構建人才、技術、管理或盈利方式,實現轉型發展,提高發展質效。

2.多元化、多渠道處置是不良資產處置趨勢

有業內人士表示,AMC已經逐步形成了多元化、多渠道的處置模式。比如,引入投行思維,充分運用債務重組、資產重組、重組上市等多種手段,最大程度挖掘資產價值。

再比如,充分藉助科技的發展,運用互聯網平臺,兜售不良資產包,通過信息的透明和對稱,提升不良資產處置的效率。

多元化、多渠道處置已經是今後不良資產處置的發展趨勢。

3.業內人士稱結構化交易或成新趨勢

對於未來發展趨勢,天津金融資產交易所副總裁分析,不良資產處置方式正日益多樣化和多渠道化。

未來,不良資產將呈現出“供給足、處置難、收益率收窄”的發展趨勢,債轉股、不良資產結構化交易等都逐漸成為新趨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