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著用1張圖、3個字說說電商

試著用1張圖、3個字說說電商



商業洞察 丨 作者 / 劉潤 整理 / 一陽


一切商業的起點都是消費者獲益。

所以做諮詢的時候,我經常告訴企業家,我們研究的不是如何把商品賣給消費者,而是怎樣做,消費者能更好地來購買。

賣的主語是賣家,而買的主語是消費者,更多關注消費者買的行為,讓消費者獲益,賣家的生意也會更好。

今天就從消費者買的行為出發,說說搜索電商、內容電商以及社交電商。



1

3個基礎要素


一個消費者在買東西的時候,他是怎樣決策的?

假如,今天燒菜的時候,發現家裡的鹽快用完了,你是不是想要買袋鹽。

想要買袋鹽就是購買決策的需求

需求大家都理解,是自然而然的,就像渴了要就去買水,通過買水滿足了我們口渴的需求。

接著,是找個買鹽的地方,你會選擇去超市或者去樓下的便利店,超市、便利店這些交易的地方是購買決策的觸點

觸點的意思是說,無論如何交易得有個交易的地方,沒有觸點,交易行為不可能發生。

最後,你在貨架上選擇買哪一種鹽,是海藻鹽、深井鹽、還是海鹽,是基於以前的經驗,還是某種鹽的包裝打動了你,這是購買決策的信任

需求、觸點、信任是購買決策的3個基礎要素,缺一不可。

買鹽的例子,是先有需求,然後是觸點,最後是信任。

消費者所有的購買決策的順序是不是都是需要→觸點→信任?

通過搜索電商、內容電商與社交電商的邏輯來一探究竟。


試著用1張圖、3個字說說電商





2

搜索電商


說到搜索電商,你首先想到的是誰?

首先想到的是淘寶吧,想想你在淘寶上買東西的經歷。

你打開PC版淘寶網頁,會看到淘寶網的首頁下面,商品琳琅滿品,有化妝品、美食、服裝、傢俱等等。

你曾經有多少次是往下翻的,就像刷朋友圈一樣不斷往下滾動,有多少次是直接在上方一個並不起眼的搜索框輸入你的需求。

雖然淘寶的首頁上放了那麼多商品,但是淘寶的數據告訴我們,90%以上的淘寶用戶都是直接從搜索框開始購買。

所以對於消費者來說,去搜索電商買東西,最先有的是需求。

接著,這個需求在哪裡滿足呢?

如果是買日用品,你可能去淘寶上搜索;如果是買3C產品,買家電,你可能去京東上搜索;買打折的商品,你可能去唯品會上搜索。

不同的特殊需求,你去不同的電商搜索,就像買不同種類的商品去不同的店鋪一樣。

這些搜索的地方,也就是觸點,把消費者與賣家連接起來,充當連接者的作用,相當於一個媒介。

搜索電商是以什麼為媒介的?

交易是通過店鋪連接起來,搜索電商是以店為媒。

所以從消費者考慮,搜索電商是先有需求,購買決策的順序是:需求→觸點→信任。

如果用一個字概括搜索電商的購買邏輯,這個字就是——買(buying)。

“買”單獨放在這裡很難理解,看完後面兩個,你就會更清晰。


試著用1張圖、3個字說說電商





3

內容電商


我的公號前面寫過一篇文章,題目是《蔦屋書店,火爆僅僅是因為顏值嗎?》

上面的例子中說到,買鹽一般去便利店或者超市,你萬萬不會想去書店買鹽吧!

有一天你在蔦屋書店閒逛,看到一本書,書中描寫了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秘魯的馬丘比丘,一個漂亮的失落城市。

馬丘比丘漂亮的照片吸引了你,你感嘆人類的鬼斧神工,竟然在一座山的半山腰建造了一個如此偉大的城市。

書中除了寫馬丘比丘,還寫了印加文明,再往後翻,發現這個國家還有個神奇的地方。

一般的國家都是在海邊曬鹽,而秘魯山裡面有一口泉眼,這口泉眼咕咕向外淌的都是濃濃的滷水,滷水含鹽量極高。

當地的遠古人民就沿著大山建了一塊塊梯田,就像雲南的元陽梯田一樣壯觀,滷水流經一塊塊梯田,經過太陽照曬,留下白花花的鹽,再人工背下來。

這裡的鹽含有多種礦物質,由於鹽田稍微有點區別,會產出各種不同的鹽。

你看完書,對書裡的鹽田讚歎不已。這時發現旁邊就擺著一罐鹽,而且就是秘魯的鹽田出產的鹽,還是彩色的。

你當時是不是會忍不住把這罐鹽買回家?

你來之前從沒想過來書店會買鹽吧,甚至根本沒有任何需求,但是受到了內容的啟發,激發了你的需求,鹽早晚要用的,先買吧。

所以蔦屋書店是一個內容電商。

這個購買行為先有什麼?

先有觸點,蔦屋書店就是你的觸點,準確地說是書架上的那本書是你的觸點。

內容電商是以什麼為媒介的?

交易是通過內容連接起來,內容電商以文為媒。

還是從消費者考慮,內容電商是先有觸點,購買決策的順序是:觸點→需求→信任。

也用一個字概括內容電商的購買邏輯,這個字就是——逛(shopping)。

逛就是沒有明確的需求,就是閒逛,有明確的需求就直接買了,所以買是搜索電商的購買邏輯。

這就像男同學與女同學去商場買東西一樣。

男同學去商場買東西,假如是要買一條GAP的褲子,基本上是找到服務員詢問GAP的店鋪在哪裡,進去買完就走。

男同學是先有需求,再找觸點。男同學是買的邏輯。

女同學去商場是逛的,夏天到了,要去商場逛逛,沒有明確的的需求,通過觸點激發自己的需求。

女同學是先有觸點,再有需求。女同學是逛的邏輯。

所以賣男士的產品和賣女士的產品的邏輯是不一樣的。


試著用1張圖、3個字說說電商





4

社交電商


社交電商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不管是朋友圈做微商的,直播的,還是各種購物社群。

我在《5分鐘商學院·基礎篇》講過蟲媽鄰里團。

創始人剛開始開特斯拉在社區賣水果,吸引了很多鄰里加她微信,由於口碑好,水果既便宜又新鮮,附近加她微信的人越來越多。

她就把同一個小區的人拉到一個群,然後建立了一個又一個群,最後好像創建了16000個群。每天晚上在群裡吼一聲,大家就開始下單。

這個購買行為先有什麼?

先有信任,是基於對創始人的信任,對蟲媽鄰里團的信任。

社交電商以什麼為媒介的?

交易是通過人連接起來,社交電商是以人為媒。

繼續從消費者考慮,社交電商是先有信任,購買決策的順序是:信任→需求→觸點。

也用一個字概括內容電商的購買邏輯,這個字就是——跟(following)。


試著用1張圖、3個字說說電商


就是跟隨的跟,方便大家理解,我舉一個例子。

我不在微信上賣東西,但是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

我非常愛好電子產品,但絕不會拿別人的錢在朋友圈推廣產品,每當我買了一個電子產品,用完後覺得很好,就在朋友圈一說,神奇的力量就出現了。

什麼神奇的力量?就是這件商品有可能賣斷貨。

我買了脖子上掛的Boss耳機,Boss耳機的銷量真的暴增啊!

很多人對我挑選電子產品產生了信任,一旦我買了某個電子產品,說好用,他們就跟著買。

這就是社交電商跟的邏輯。

用一張圖總結搜索電商、內容電商與社交電商,如下所示:


試著用1張圖、3個字說說電商





最後的話


搜索電商是以店為媒,消費者購買決策的鏈條是:需求→觸點→信任。用一個字概括是買(buying)的邏輯。

內容電商是文為媒,消費者購買決策的鏈條是:觸點→需求→信任。用一個字概括是逛(shopping)的邏輯。

社交電商是人為媒,消費者購買決策的鏈條是:信任→需求→觸點。用一個字概括是跟(follwing)的邏輯。

看看你的產品是適合搜索電商的邏輯來做,還是內容電商的邏輯來做,或者社交電商的邏輯來做。

換句話說,你的產品,消費者是先有了需求,還是先有了觸點,還是先有了信任。

你現在的打法到底對不對?

再往深的思考,搜索電商、內容電商與社交電商並不是井水不犯河水,只是我們強行定義的,它們之間肯定有交錯的地方。

你能不能用內容電商的邏輯來做搜索電商,或者用社交電商的邏輯來做內容電商?

你可以仔細思考。

商業中已經有這樣的例子。蘑菇街與美麗說就屬於用”逛“的邏輯來幫助消費者“買”。

希望這篇文章對你或者你從事電商的朋友有所幫助。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