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破小微融資五大難飛貸斬獲“全球小微金融獎”最高獎項鉑金獎

攻破小微融資五大難飛貸斬獲“全球小微金融獎”最高獎項鉑金獎

中小企業金融論壇CEO Matt Gamser(左)和聯合國秘書長普惠金融特別代表(右)為飛貸金融科技董事長唐俠(中)頒獎

作為公認的世界級難題,小微企業融資成為全球各國共同努力的方向。

今年來,我國國家層面不斷加碼扶持小微企業,監管部門多次召開會議、下發文件,要求加大金融支持、緩解民營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而本報記者注意到,一些金融科技公司正通過科技、技術的創新改變著傳統金融行業的佈局,並開始嘗試與傳統金融進行深度結合,共同破解小微金融服務瓶頸。

近日,來自中國深圳的飛貸金融科技,其攻破小微融資五大難,通過向金融機構輸出移動信貸整體技術,為百萬小微企業主提供隨時隨地、隨借隨還的融資服務,助力普惠金融最後一公里落地,並因此以最高分榮獲由世界銀行和G20聯合頒發的"全球小微金融獎"最高獎鉑金獎,成為首個榮膺此項國際大獎的中國金融科技企業。主辦方頒獎詞評價說,"飛貸金融科技憑藉其技術的先進性、創新性和運營的高效性,為小微企業的利益帶來了巨大潛能。此外,飛貸金融科技通過向銀行等金融機構輸出其移動信貸技術產品,助力後者實現了獲客的高投資回報率、客戶的高貢獻度以及運營的高效率,從而減少了資金週轉週期,加強風險管理能力。機器學習能力使得信用決策持續優化,從而實現更具競爭力的定價。"

據悉,某城商行藉助飛貸移動信貸整體技術進行客戶篩選和風控判斷,10個月的時間資產累計發放46億,不良率在0.98%左右。而彼時商業銀行平均不良率在1.7%左右。

沃頓商學院Raphael Amit教授早前更是評價稱:飛貸金融科技的成就證明了中國在金融科技領域,已經處於一個全球領先的地位,引領著金融科技領域進入到下一個時代的發展。

金融科技成助力小微企業融資的"良藥"

近年來,小微企業發展迅速,在增加居民收入、維持穩定、增加國家稅收、推動科技進步及創新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不過,由於信息不對稱、抵押物缺乏等原因,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仍普遍存在。

來自《中小微企業融資缺口:對新興市場微型、小型和中型企業融資不足與機遇的評估》報告統計數據顯示,全球發展中國家中受信貸約束(包括完全信貸約束和部分信貸約束)的中小微企業合計達到6520萬,佔1.62億中小微企業中的40%。換句話說,全球發展中國家每10家小微企業中,就有近5家企業從金融機構借不到錢或者借不到足夠的錢。

慶幸的是,今年來,我國加碼扶持小微企業的政策頻出。3月2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設立國家融資擔保基金,推動緩解小微企業和"三農"等融資難題。

與此同時,日新月異的金融科技手段,正成為助力小微企業融資的"良藥"。

"金融科技在銀行小微企業融資領域的應用,助力商業銀行提高小微企業融資的服務效率、提升小微企業融資風控水平,降低了一定的成本,為小微金融業務發展提供了便利。"有業內人士分析指出。

他還進一步坦言,"金融科技創新打破微型企業融資壁壘,補充傳統機構普惠金融缺口。"近年來,傳統金融機構對於金融服務的供給力度仍然不足,特別是長尾客戶的金融需求一直以來未被有效滿足,巨大的服務真空為金融科技帶來機會。"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等金融科技的不斷髮展,金融科技依託自身優勢不斷湧入,成為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新興力量。"

中國建設銀行董事長田國立日前接受採訪時更是指出,金融科技給了大銀行服務民營小微企業的能力,而且它已經成為該行重要的戰略方向。

飛貸金融科技獲"全球小微金融獎"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中小銀行在轉型佈局金融科技之時面臨技術更新成本、時間成本、資金成本等難題,這就需要通過與外部成熟的金融科技公司合作,來降低轉型的時間成本、試錯成本,從而加速信貸結構性失衡的調整。

"在銀行業務轉型的過程中,科技所扮演的角色越發重要。"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所長助理楊濤曾表示,"金融科技未來的發展,其中最重要的模式之一,就是生態合作共贏。"

飛貸金融科技董事長唐俠也分析指出,現在有些小銀行選擇向"上"走,試圖在高端金融領域分一杯羹。但這麼做其實是在大銀行最擅長的主場與其短兵相接,"很累,且效果未必好。"另一條道路是向"下"走,差異化競爭,深耕小微,"政府也鼓勵這麼做。"但用傳統技術解題一定解不通,風險成本和運營成本都太高,因此必須藉助於金融科技的力量來解題。

他亦進一步坦言,"未來中小銀行的發展必然是選擇'科技'+'小微',構成中國多層次金融服務體系的重要一極。但建立相應的能力則是一個異常漫長的過程。"

在此背景之下,本報記者注意到,與金融科技公司合作,進而各取所長,成為這兩年來商業銀行構建金融科技路徑的重要方式之一。

發力金融科技輸出的公司眾多,除單純流量輸出、風控系統輸出之外,還有輸出整體技術的企業。

對此,有分析人士指出,單一或者多項技術輸出,在不同企業的技術模塊之間研發理念、開發環境等諸多不同的情況下,容易導致金融機構採購技術後無法迅速承接到業務中,線上信貸業務整合時間長、試錯成本高等問題。

不同於其他單一或若干模塊輸出的企業,飛貸金融科技於2017年率先提出面向銀行等金融機構輸出移動信貸整體技術,該體系涵蓋了在產品、科技、風控、大數據、品牌營銷、運營等方面的核心能力。通過規模化驗證的移動信貸整體技術,有效解決了技術不兼容、無法落地的問題,使得金融機構能夠在快至3個月的時間內,順利上線移動信貸業務,進而為百萬小微企業主提供隨時隨地、隨借隨還的融資服務。

數據顯示,自2013年以來,飛貸助力其合作的銀行、信託公司等持牌金融機構,累計實現300多億元人民幣放款規模。

與此同時,這兩年來,飛貸移動信貸整體技術更是越來越受國際認可。2018年11月,飛貸金融科技斬獲了由世界銀行和G20共同推出的"全球小微金融獎"。

據悉,此獎項是全球範圍內最具權威性的金融類評選活動,旨在尋找並獎勵在小微金融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的金融機構和金融科技公司。而此次飛貸金融科技憑藉全球首創的移動信貸整體技術獲評了"年度產品創新"最高獎鉑金獎,從而成為中國唯一獲得此項大獎的金融科技公司。這也是中國金融科技企業首次榮膺國際大獎,是國際權威組織對中國金融科技發展的肯定,亦是對中國金融科技在推動全球普惠金融發展進程中所取得成績的表彰。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普惠金融研究院院長貝多廣表示,"飛貸為普惠金融傳達了一種信心,現在中國94%以上的中小微企業還沒有得到相應的金融服務,飛貸團隊9年紮根取得的成果,為全世界普惠金融發現了一條捷徑,對普惠金融是一種指引,用金融科技推動普惠金融最後一公里建設。"

有業內人士亦分析指出,飛貸金融科技在移動信貸技術上的專業和創新,為解決世界普惠金融難題提供了一個非常有價值的實現路徑。飛貸金融科技正在與越來越多的銀行、信託等持牌金融機構建立戰略合作,通過全球領先的移動信貸整體技術,助力他們在中國30萬億的普惠金融成長空間中做大做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