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閱讀古文?如何提高文言文的閱讀能力?國學經典怎麼讀?

怎樣閱讀古文?如何提高文言文的閱讀能力?國學經典怎麼讀?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國學是中國傳統學術和文化的一塊瑰寶。近些年來,“國學熱”的不斷興起,也讓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閱讀中國古代的經典名著。


然而,對於很多人來說,閱讀古文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本期的話題,唐歌就帶你來了解一下:怎樣閱讀古文?如何提高文言文的閱讀能力?國學經典到底怎麼讀?


一 為什麼要讀古文?


1 拓展思考的模式,豐富自己的見識


想要增加自己的閱歷,除了多去做事,多去經歷之外,還有一個不錯的方法就是多讀好書。


很多的國學經典名著都是前人智慧的總結,很多你現在無法嘗試的事情,其實前人都已經為我們總結好了方法,只需要我們拿來借鑑就可以了。


2 從前人的經驗中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論


儘管時代不同了,但是我們也會發現:歷史總有驚人相似的地方。


今天的很多事情,其實都可以從古代一些故事當中得到啟示,而通過相似的案例,我們也可以較為準確地預判事物的發展方向。


二 如何閱讀古文?


1 結合古文的時代背景閱讀


任何的一部著作都有它的時代背景,我們需要了解到它的歷史,政治,經濟等等大的環境,才能夠比較深入地理解作品本身的深刻含義。


2 結合自身的閱歷,實踐來閱讀


古為今用,國學中很多的思想都是幾千年來古人智慧的結晶。可以對我們今天的生活,工作起到非常重要的啟示作用。


3 掌握古文的基本閱讀技巧


① 掌握古文中的常見詞彙


比如,一次多義,通假字,虛詞等等。這些常用詞平時可以整理記錄下來,經常地翻閱查看,來加深理解。


② 掌握基本的語法結構


搞清楚古文中的常見的句式,學會聯繫上下文去理解它的意義。


這些都是閱讀的基礎,但不是要求你一下子就掌握所有的內容,才去閱讀古文,而是在閱讀的過程中,邊學習邊積累,今天看一遍,明天看一遍,看的多了,慢慢地也就容易理解了。


4 由易到難,分級閱讀


古文閱讀講究循序漸進,從簡單到複雜,先從比較容易閱讀和理解的著作開始。


一般,水平差的朋友可以尋找一些古文的翻譯批註版本,對照著自己閱讀古文時候的理解,對比白話文的解釋,來加深學習的效果,等到水平到了一定的程度,就可以閱讀更加深入的著作。


古文能力的提升需要大量的閱讀。先從簡單的,容易理解的,故事性強的書籍開始,比如水滸傳,聊齋志異等,後面就逐漸增加難度,比如資治通鑑,史記等等。


5 多讀多背, 培養語感


古人讀書,學習的方法,跟我們現代人的古文學習有很大的不同,他們往往先背誦經典的著作,積累到自己的大腦裡面,剛開始,不求甚解,而是等到自己的理解水平和閱歷到達了一定的程度,再去追求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的感覺。


古人從小就開始培養古文的語感,雖然不知道意思,但是學到一定的程度,就好像全部都通順了,就好像本能一樣,不用再去翻譯成白話文再來進行理解。


而現代人的生活節奏快,追求所謂的效率,學習方式是先翻譯成白話文,然後再來進行理解。實際上,很多東西你直接去看翻譯的版本和閱讀古文,進行感悟和體會,還是有一定的差別的,就會失去很多國學經典著作中內在的東西。


不建議大家只是閱讀翻譯成白話文的著作。閱讀古文前,最好是掌握一定的文言文基礎詞彙,然後再來進行古文的閱讀和理解。


6 做筆記,多整理,瞭解不同時代的背景


在閱讀的過程中,要不斷積累文言文的語法,詞彙,和古代的常識。看某一類的古文,就要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和大環境進行理解和思考。


比如,古人的生活習慣,文化常識,節日,風俗,典故,制度,主流的價值觀等等。


7 引申思考,挖掘故事背後更深層次的含義


古人在論述的時候,都比較喜歡舉例子,講故事,我們在閱讀的時候,不僅僅要從閱讀故事的本身去思考,還要學會挖掘古文背後引申出來的更深層次的含義。


古文是活的,由於每個人智慧和閱歷的不同,境界的不同,能夠體會到的更深層次的涵義也會不同。另外,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心境下能夠讀出的感悟,也可能是不同的。


​閱讀古文名作的時候,要結合自身的經歷,多去思考,從中領悟出自己的東西,做到把書讀厚。


總結


閱讀古代典籍,可以豐富我們人生的閱歷,積累前人的經驗,也讓我們做人做事有了很多可以借鑑的案例。


提升文言文的閱讀能力,我們需要掌握一定的基礎詞彙,技巧,語法,先易後難,多讀多背,培養語感。


而更重要的是:邊讀邊思考,結合自身的經驗和閱歷,挖掘古文背後更深層次的涵義,提煉出對自身更有意義的精華,讓自己學有所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