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光:政治局會議宣告寬鬆政策結束

在一季度開局良好的帶動下,決策層認為增長的壓力已然降低;而提出拖累增長的除了週期因素,更多是“結構性、體制性”的因素,意味著政策重點已發生轉變,宣告寬鬆政策的結束,敬請閱讀!

文 | 沈建光

4月19日政治局會議傳達出明顯的政策調整信號。如“六穩”的提法不再,強調“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堅持結構性去槓桿”,“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鬆緊適度”、以及重提房住不炒等。在筆者看來,在一季度開局良好的帶動下,決策層認為增長的壓力已然降低;而提出拖累增長的除了週期因素,更多是“結構性、體制性”的因素,意味著政策重點已發生轉變,宣告寬鬆政策的結束。

具體來看,如下幾點值得關注:

一是政治局會議肯定了經濟開門紅的態勢。筆者17日曾發文《大規模減稅助力經濟開門紅》,提到一季度在宏觀逆週期政策發力與中美貿易風險緩釋的背景下,中國經濟數據迎來強勢反彈。社零、工業增加值、出口、信貸、房地產等多項數據有明顯改善,且結合高爐開工、PMI等數據分析,3月經濟向好勢頭超出預期。而這一判斷也在本次政治局會議上得到了驗證,會議提到“主要宏觀經濟指標保持在合理區間,市場信心明顯提升,新舊動能轉換加快實施,改革開放繼續有力推進,一季度經濟運行總體平穩、好於預期,開局良好”。

二是“六穩”不再成為政策重點。自去年下半年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以來,7月政治局會議以後的每次會議,“六穩”表態都要被提及,而本次政治局會議上,上述表述並未出現。相反,會議提到,“堅持結構性去槓桿,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防範化解風險,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對結構性問題、制度性問題的重視程度加強,意味著在肯定當前經濟下行壓力減輕的背景下,政策重點已經出現明顯轉向。

三是強調貨幣政策鬆緊適度。4月初,市場對於央行是否降準的預期出現了分歧,筆者發文《短期內不會降準的五大理由》,提到短期內經濟數據的一些改觀、通脹壓力的上行,資產泡沫的擔心,可能會使得貨幣政策進一步寬鬆的必要性降低,一旦短期流動性出現困難,央行將更加傾向於使用公開市場操作而非降準、降息這類全面寬鬆的信號。本週央行續作MLF,同時重啟逆回購操作,便驗證了筆者的判斷。此次政治局會議強調貨幣政策鬆緊適度,在3月金融與經濟數據超出預期、債務擔憂加大的背景下,更加意味著貨幣政策不會放鬆,甚至從防風險的角度來看,有邊際收緊的可能。

四是積極財政政策不會改變。雖然貨幣政策不會放鬆,但積極財政仍將持續。早在今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上,2萬億減稅降費大禮包已然超出預期。一季度中國經濟企穩亦與大規模減稅相關,如今年3月個稅收入同比下降48.4%,而同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提升至8.7%;另外,3月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反彈至8.5%,與值稅率下調前夕,諸多企業為了擴大稅收抵扣量,主動增加備貨,加大生產有關。與此同時,伴隨著4月增值稅下調、5月社保降費的落地,積極財政仍將助力於企業盈利的改善與經濟企穩。

五是重提房住不炒定位,房產稅有望加快推動。本次政治局會議再次對房地產市場做出部署,強調“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落實好一城一策、因城施策、城市政府主體責任的長效調控機制”。去年12月和今年2月的政治局會議上,並沒有關於房地產的表態,此次重提,與當前市場對於房地產市場出現的一些樂觀情緒相關。在前期抵押貸款利率的下行以及部分地區行政限制鬆動的背景下,3月國內房地產銷售數據出現了回暖態勢,房地產施工也大幅提升。

可以看出,在經濟下行壓力得到緩釋的背景下,決策層依然將防止房地產泡沫積聚擺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而且此次會議再次提及加快推出房地產長效機制,在筆者看來,在今年大力度減稅降費的背景下,意味著房產稅有望加快推出,不僅有助於緩解短期財政壓力加大,是推動財稅改革與長效機制的重要一環,在大規模減稅的背景下,也不會增加整體稅負提高的質疑,推行的時點更為適宜。

六是制度性改革被予以要義。本次政治局會議更加重視結構性問題與制度性問題,在改革方面,提到“要以關鍵制度創新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科創板要真正落實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證券發行註冊制。”在筆者看來,今年資本市場情緒樂觀,兌現樂觀情緒後續更多的會依靠制度性改革。同時會議強調“要以高水平對外開放促進深層次改革,擴大外資市場準入,落實國民待遇”,也是釋放了開放的信號。而此前,發改委通過新型城鎮化計劃,意味著未來或將通過制度性的建設鞏固經濟向好勢頭,而短期政策調節的階段性作用已經達到,進一步寬鬆政策必要性降低,或暫時告一段落。

掃描二維碼

關注更多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