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沈建光:2月PMI點評

2月29日,國家統計局公佈2月PMI數據,製造業PMI跌至35.7,非製造業跌至29.6,為有數據以來的最低水平。

沈建光:2月PMI点评

01 行業:非製造業受影響更大

新冠肺炎對PMI衝擊高於金融危機,非製造業受影響大於製造業。1月下旬以來新冠肺炎疫情持續產生影響,餐飲、旅遊等服務性行業接近停擺,企業節後復工亦受影響。製造業PMI從50.0跌至35.7,為2005年開始公佈數據以來新低,此前最低水平是金融危機期間2008年11月的38.8。非製造業PMI從54.1下降至29.6,同為歷史新低。從環比降幅看,非製造業受到疫情的衝擊大於製造業。

所有行業景氣度均跌至榮枯線下,但具體行業分化明顯。必需消費以及因疫情產生的電商物流需求較為堅挺。製造業表現較好的有農副食品加工業(45.2)、金屬製品業(43.3)和計算機通信電子業(40.8),較差的包括專用設備製造業(28.9)、黑色金屬冶煉加工業(28.6)、通用設備製造業(27.3)和汽車製造業(26.9)。服務業中,裝卸搬運及倉儲業下降程度最低,但住宿、餐飲、航空運輸、房屋建築、鐵路運輸、道路運輸受影響較大,環比降幅在35以上。

沈建光:2月PMI点评

02 分項:疫情使得供需承壓

PMI分項數據顯示,疫情對供需兩側和不同規模的企業造成全方位衝擊。新訂單指數從51.2降至29.3,反映需求疲弱;供給方面,生產指數從54.4降至27.8,採購指數從51.3降至29.3,進口指數從49.9降至31.9,顯示企業生產活動低迷。從企業規模看,大中小型企業PMI為36.3、35.5、34.1,降幅分別為14.3、15.9、13.1,大中型企業相對情況較好,但降幅更大。

上述數據表明總體復工情況或許仍不樂觀。截至2月26日,各地公佈的復工數據較高,個別省份甚至達到90%以上。但從其他高頻數據來看,實際的產能和人員復工率似乎沒有那麼樂觀,我們根據發電耗煤量計算的全國總體工業企業復工率為57%,基於客運數據估算的返程率在四成左右。目前看來,國內疫情有望在4月底得到基本控制,在這一基本情景下,復工復產有望穩步推進,3月製造業和服務業PMI有望好轉。

沈建光:2月PMI点评
沈建光:2月PMI点评

03 外貿:出口形勢存隱憂

製造業PMI的13個分項中,新出口訂單從1月的50.3下降至2月的29.3,不及新訂單分項(包括國內訂單和出口訂單),是表現第二弱的分項。海外疫情在2月下旬之前屬於零星傳播,對海外需求側影響較小,我們認為主要原因是疫情下訂單被動“中斷”,復工延遲、通關限制和航運公司取消航程均有影響。

出口下滑可能持續至二季度,企業壓力不容低估。

2月下旬起,新冠疫情在海外擴散勢頭明顯,日本、韓國、意大利、伊朗成為重災區,暫無得到有效控制跡象,對歐美疫情發展不宜過度樂觀。日韓、歐盟、美國是中國重要貿易伙伴,一旦疫情延續,不排除海外需求嚴重下跌的可能性,從而對中國出口、特別是中間品貿易產生較大影響。從出口集裝箱運價高頻數據看,截至2月28日出口中東和歐洲的運價較春節前下滑較嚴重,我們猜測海外疫情已經初步波及外貿。

沈建光:2月PMI点评

長期應當關注產業鏈受到的擾動。中國目前是全球價值鏈的關鍵一環,中間品和資本品出口佔據重要地位,主要區域經濟體如日本、韓國、越南、泰國較為依賴中國的中間品出口。事實上,疫情爆發之後,越南工業與貿易部就曾表示越南汽車、電子、手機制造商採購上游產品出現困難。在此背景下,政策面應當確保出口導向企業不因疫情衝擊而大規模倒閉,並關注疫情衝擊是否會促使企業加速將產業鏈遷出中國。

沈建光:2月PMI点评

(沈建光系京東數字科技副總裁兼首席經濟學家、中國新供給經濟學50人論壇成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