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洞察:野蠻生長的電商黑馬拼多多走向何方?

BC資訊:在拼多多的簡介中有這樣一句話:拼多多作為新電商開創者,致力於將娛樂社交的元素融入電商運營中,通過“社交+電商”的模式,讓更多的用戶帶著樂趣分享實惠,享受全新的共享式購物體驗。

BC洞察:野蠻生長的電商黑馬拼多多走向何方?

拼多多

不同於穩紮穩打的阿里巴巴,也不同於網上商城京東,在電商行業看似格局已定的背景下,作為電商行業的一匹黑馬,拼多多橫空出世,光芒耀眼四射。

拼多多隸屬於上海尋夢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創立於2015年9月。按照官方數據,拼多多創立3年,平臺已匯聚4.185億年度活躍買家和360多萬活躍商戶,GMV(平臺年交易額)超過4716億元,迅速發展成為中國第三大電商平臺。2018年7月,拼多多在美國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至此國內電商行業三足鼎立的格局就此形成。

從淘寶和京東的夾縫中殺出一條血路,拼多多有什麼法寶?顯而易見,主打社交的騰訊系成為拼多多低成本獲取用戶的不二法門。

拼多多稱,通過去中心化的流量分發機制,拼多多大幅降低傳統電商的流量成本,並讓利於供需兩端。在流量巨無霸國民應用微信的加持下,拼多多用戶通過微信群砍價,迅速實現了滾雪球式裂變增長。這種一傳十十傳百的增長方式最大化利用了微信的流量紅利。“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微信不但鞏固了騰訊的社交地位,打通了移動支付的瓶頸,還通過拼多多將丟掉的電商板塊補了回來。

“拼多多的商業模式可以概括為:以拼購玩法為核心,從低價爆款商品切入,憑藉微信社交流量實現裂變式傳播與交易閉環,構建“用戶-平臺-商家”三者的全新生態。”天風證券分析師文浩如此分析拼多多模式。

數據顯示,2018年,拼多多移動平臺完成111億筆訂單,2018年GMV同比增加234%至4716億元,已經覆蓋快消、3C、家電、生鮮、家居家裝等多個品類。2018年Q4,拼多多平臺移動客戶端用戶數達到2.73億,國美電器、噹噹網、小米等品牌已經入駐。

在文浩看來,拼多多僅用三年多時間實現近五千億的GMV,相比之下阿里巴巴和京東分別用了9年和12年。而且2018年拼多多活躍買家數已經4.185億,同比增長71%,已經超過京東成為行業第二。

隨著電商下沉紅利逐步釋放,拼多多有望繼續增長。天風證券報告數據顯示,2018年12月移動電商行業新增用戶58.8%來自三線及以下城市。阿里巴巴2018年Q4業績顯示,其電商平臺超過70%的新增買家來自三線及以下城市。如能把握用戶下沉的紅利,拼多多有望進入新的快速增長空間。一方面這需要在品牌商家入駐上繼續提升,另一方面還要更快獲取用戶,提高人均GMV。

安信證券的黃守宏分析稱,拼多多2018年GMV(成交總額)同比增加234%至4716億元,體量約為京東的三成,阿里巴巴中國零售平臺的一成,預計2019年GMV同比增加九成至九千億元左右,主要驅動力來自買家數以及單買家的年度消費的增長。

中信建投分析師史琨認為,拼多多前期獲客成本較低主要受益於2017年接入微信帶來的海量用戶,現在流量釋放完畢也會面臨流量瓶頸的問題。拼多多2018年Q4獲客成本同比增長1586%至183元,市場對未來用戶持續增長能力存在一定擔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