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小貸發展紅利期正式降臨

近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大對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支持,以增強市場主體活力和發展信心。會議強調了要加大力度改進中小企業融資服務,進一步擴大支持民間小額信貸政策條件,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完善普惠金融定向降準政策,解決好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在民營企業小額信貸需求急劇增加的背景下,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今年以網絡小貸為代表的新型金融服務模式紅利期正式到來。

網絡小貸發展紅利期正式降臨

的確如此,今年以來在結構性去槓桿的宏觀背景下,銀行類金融機構對民營中小微企業的資金支持一度偏低,導致民營經濟體已經頻繁出現資金擠出現象,企業經營壓力十分巨大。日前,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就表示,現在銀行業貸款餘額中,民營企業貸款只佔不到25%,而民營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份額超過了60%,民營企業從銀行得到的貸款和它在經濟中的比重還不相匹配、不相適應。因此,依靠移動互聯、大數據、雲計算等金融科技技術崛起的網絡小貸,被社會各界寄予了厚望。

小額信貸一直都是金融領域的‘毛細血管’,不僅承載著普惠金融的重要使命,更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關鍵一環。通過模式創新、技術創新的網絡小貸,既加速了民間小額信貸“血液”的流通功能,又提升了其自身的“造血”功能,真正的為民間中小微企業送去了普惠金融的雨露,必將成為未來幾年中國經濟換道空檔期企業融資的重要途徑。

網絡小貸在傳統小貸市場的基礎上,很好的解決了經營範圍、規模限制,以及風控、徵信等難題,再加上融合“互聯網+金融+電商”三大獨特屬性,小貸業務在獲客、引流、場景打造等方面也更具競爭力。以業務數據的網絡化,最大限度的實現小投入大產出為優勢的網絡小貸,今年就吸引了不少巨頭企業、大財團的進場佈局,希望藉助這一新創新性金融業態優化自身產業結構,提升產業鏈上下游的產業鏈融資服務,最終完成企業的戰略轉型。

明年將是中國經濟換擋最為關鍵的一年,也是民間中小微企業承壓最大的一年,網絡小貸作為普惠金融的實踐者和民營企業資金的“灌輸者”,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目前,網絡小貸已在國家頂層設計中佔據了核心地位,各地政府的網絡小貸扶持政策接連不斷,在國家利好政策和市場需求的雙重驅動之下,網絡小貸大有可為,是一座亟待挖掘的金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