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足150km純電車將被清理出局,新能源汽車補貼新規時隔兩年落地

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經過四五年的發展,已經進入了新一輪的調整期,尤其是突然間,很多新能源汽車品牌紛紛入場,讓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變得熱鬧非凡,但是之前我們也不止一次講過,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單方面泡沫是很大的,而且其中一部分還是奔著新能源汽車補貼來的,隨著2016年新能源汽車領域騙補事件的爆發,引發了業界關於之前新能源汽車補貼規則的大討論,同時寄希望通過新的補貼規則將混補貼的新能源汽車產品淘汰出局,現在,這樣的新規則終於落地了。

不足150km純電車將被清理出局,新能源汽車補貼新規時隔兩年落地

財政部等四部門在今年2月聯合發佈了《關於調整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進行為期四個月的政策過渡期,在今天終於正式完成實施。新的補貼方案分出了細緻的續航里程區間:純電動車續航150-300公里車型補貼分別下調約20%-50%不等,低於150公里續航的車型將不再享有補貼;續航里程300-400公里及400公里以上車型,補貼分別上調2%-14%不等。

不足150km純電車將被清理出局,新能源汽車補貼新規時隔兩年落地

從新規則的內容來看,打擊面最大的就是那些續航沒有達到150km的純電動汽車,事實上這樣的純電動小車在2014年宣佈新能源汽車補貼產生、各地免徵購置稅、車輛不限行之後,曾經雨後春筍版出現在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上,這些小車其實本質上和很多老年代步車區別不大,它們的大量存在就是奔著補貼去的,沒有較好的駕乘體驗和續航保證。如今通過這樣的規定,將這些不入流的電動車清除出場,也算是給這個市場清除了可能產生產能過剩的低端產能,顯然是非常有利於這個行業的持續發展。

不足150km純電車將被清理出局,新能源汽車補貼新規時隔兩年落地

而對於150km—300km的純電車進行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算是一個在淘汰基礎上促進產品在巡航能力上進行升級的方法,本質上來說,出於這個區間的純電動車還達不到被完全淘汰的必要,但是在未來一定需要得到升級,所以從這一點上來看,相關層面對於這個級別的新能源汽車也是出於一個更加審視的態度。

不足150km純電車將被清理出局,新能源汽車補貼新規時隔兩年落地

對於300—400km及400km以上純電車進行補貼在原有基礎上的上浮,原則上應該是鼓勵廠商推出更長續航的純電汽車,這本應該就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初衷,那麼這樣一來,就會促使更多有實力的傳統車企和互聯網汽車品牌在電池技術、能量回收、熱能管理上展現出更多的技術積累和整合能力,結合對小續航電動車的補貼取消和退坡,從根本上杜絕更多車企陷入為新能源汽車補貼而生產劣質電動車產品的初衷,所以我們相信在看到新規則的同時,廠商們應該也已經開始在產品續航里程上做新的規劃。

不足150km純電車將被清理出局,新能源汽車補貼新規時隔兩年落地

從政策層面來看,對於補貼將被下調的那一部分產品和相關聯的廠商來說,補貼下降,意味著要在產品售價上升,來彌平成本,但是這對於很多產品難以實現,畢竟之前依靠補貼,所以成本較大,如果在補貼取消或下調後,利潤變得特別少,那麼很可能消費者就要承擔這部分價格了,或者這些廠商將這部分成本轉嫁給電池等供應商,壓低採購成本,當然這些都是最終將低續航產品推進歷史車輪的必要步驟。

隨著新規則的落地,很明顯的信號便是,相關層面用補貼式的鼓勵推動續航較長的純電動車的發展,淘汰落後產能,其實是對於這樣的新規則,我們還是很讚賞的,畢竟現在新能源汽車和品牌雖多,但是其中可以成大事者寥寥無幾,所以通過政策式的大浪淘沙,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提升中國電動車行業整體實力的手段,淘汰掉那些寄希望通過補貼來圈錢、本質上並沒有什麼技術和較高整車製造能力的品牌和產品。當然,我們希望通過這樣一次風水嶺式的政策變動,未來會有更多特斯拉式的新能源汽車呈現在中國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