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杭州是不是真的“沒錢”買房了?

當我們在討論樓市行情不好的時候,我們始終在討論預期、需求、供應、信貸等等。最近行情不好了,我們就說,大家集體開始觀望了,看跌的人多了,限購太嚴厲了。

我們的潛臺詞似乎是,樓市還很有前景,只是暫時遇到了小麻煩,只要政策一鬆動,水龍頭開一些,立馬會重新進入牛市。

可能是大家真沒太多錢了

大家真的壓力有點大,不捨得吃好的

最近看到一份有意思的數據,不知道正確與否,僅供參考:

從2000年至今,開發商看上去賺的盆滿缽滿,但是整體仍負債超過30萬億,因為每一筆賺的錢,最後都重新投入到新的土地中去了;而購房者的債務則將近50萬億。

該大神還提到一組數據,個人覺得統計口徑有點問題:

目前,城鎮居民的購房支出,已經花掉了其所有積蓄的80%。

不管數據口徑如何,群眾在購房上的支出,的確已經到了一個非常高的數值。

我們可以從公開的數據中,粗略的看看杭州的情況。

這一次,杭州是不是真的“沒錢”買房了?

數據來自統計局

從統計局的數據可以看到,杭州的居民負債,在過去3年裡,翻了一倍多,並且在去年6月份左右,貸款第一次超過了同期的存款。

目前,杭州住戶貸款1.2萬億,按照貸款20年,等額本息還款的話,每年900多億,差不多人均1萬,看著還是容易承受的。

另一方面,杭州的土地財政,作為一種間接稅,已經連續兩年超過2000億元,等於從人均頭上拿走2萬多塊錢。可以預料的是,未來2-3年,這種規模仍會持續下去。(這些土地最後都會以房子的形式,從居民手中拿走存款,所以這種算法大致是合理的)

也就是說,未來幾年,已有的住房貸款+新的購房支出,每年會消耗人均3萬多的可支配收入。2017年,杭州全體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5萬元。所以光房子相關的支出,會超過收入的6成

下圖為2018年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構成:

這一次,杭州是不是真的“沒錢”買房了?

數據來自統計局

數據顯示,居民消費支出中,食品的支出佔比接近3成,杭州歷年的數據也類似。這樣一算的話,未來幾年,除掉吃穿和房子的支出,杭州居民的醫療、教育等其他支出,不得不靠以前的積蓄,或者是貸款來維持。(統計局的居住支出中,不統計購房按揭支出)

這數據背後的邏輯,可能是,即使現在鼓勵大家買房,或許購買力也沒了。

買房靠的是富人,平均是否沒有意義?

首先,現在限購,富人的房票不多,有心無力。其次,從實際搖號情況來看,高價改善型房源,中籤率普遍較高,實際買的人也很有限。

這一次,杭州是不是真的“沒錢”買房了?

10月不同價位的新房搖號中籤率

據不完全統計10月份,超過5萬均價的新房,都流搖了。2萬多的良渚某盤,到是再次聚集了上萬人搖號。

從這些簡單的數據,不敢得出結論說,大家沒錢買房了。但是,這次杭州樓市降溫,或許真的和以前不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