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培養兩三歲孩子的說話能力?

張春財


幼兒期是掌握語言表達的重要階段。

正確發音

幼兒有些語言發音不準,如“奶奶”說成“來來”、“歲”說成“睡”等。這是幼兒發音器官尚未發育完善,成人千萬不要取笑或模仿,應及時給予糾正。

豐富詞彙

教孩子學說衣服、食物的名稱,如”毛衣“、”餅乾“等;學會與人打招呼,如”阿姨“、”叔叔“等;學禮貌用語,如”你好“、”謝謝“等;學說自然現象,如”春天“”下雨“等。詞彙豐富了,才能為口語表達奠定基礎。

模仿父母的語言

孩子學語言,父母是第一位老師,因此父母必須正確文明地說話,最好講普通話,並有意識地及時糾正孩子錯誤的發音,注意語句的完整性和連貫性。

在遊戲中練習說話

孩子最喜歡遊戲,遊戲中的問答和自言自語是學說話的好機會。孩子理解和熟悉的 事 都會在遊戲中通過他們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

講故事,唱兒歌

孩子非常喜歡聽故事,父母在講述時要做到語言優美動聽,內容豐富多彩。其他如繞口令、詩詞、謎語感染力也很強。都能大大豐富幼兒的想像力與思維,經常練習,孩子就會口齒伶俐,善於表達。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你。


小小思維家


我兒子今年7歲了,1歲兩個多月就能說很多完整的生活用詞,我自己的方法是捕捉孩子的語言敏感期,平時和他多說,重複的說。

先從生活化的口語入手,比如在吃飯的時候,教孩子說各種食物的名稱,大米,麵包,麵條,青菜,肉之類的。穿衣服的時候,教孩子說衣服的名稱,褲子,襪子之類的。還有在他有負面的情緒時,教他表達自己的感情,比如生氣,難過。他有積極的情緒時,教他說高興,快樂。

就是潤物細無聲,和孩子相處的家長一定要多說話。讓他多聽,然後教。

其次,不要低估孩子的語言能力,要教他說詞語,不教重複的詞,比如“包子”不教“包包”,要教他說“包子”,家長也儘量不要說單個的字,要說完整。

我剛開始教孩子說話的時候,特別是認識物體的時候,都會很專注的看著他的眼睛,來捕捉他表達的信息。


柒稜雪


我們家哥哥一歲四個月開始能講三到五個字的句子,目前三歲半能跟成人進行有邏輯的對話,能用形容詞,如柔軟,好險等來自主表達;妹妹1歲左右開始講詞語,現在兩歲1個月能講完整的句子,並且能進行五句以上的對話,清楚表達自己需求,她的語言爆發比哥哥更早一些。總結兄妹倆表達的能力,有以下幾點供參考:

1、先進行優質資源的輸入,讓孩子多聽,童謠,三字兒歌,中英文兒歌等,這個聽的階段越早越好,胎教就可以開始了;

2、當孩子開始牙牙學語時,一定要準確的輸出示範,如“吃飯,喝水”,而不是“飯飯,水水”,這個階段要有耐心反覆引導示範,口型可以誇張一些,發音一定要準確,鼓勵孩子開口的膽量,當孩子能發出音節時,一定要給予鼓勵,並加強反覆練習;

3、等孩子具備開口的慾望和能力後,通常在一歲到一歲半,如果孩子之前一直有進行磨耳朵,這時候基本能進行跟唱或者跟讀,兩到三個字的詞句;如果之前沒有磨耳朵,這時跟上這一動作還來得及;除此之外,家長要隨時豎起耳朵,聽孩子說,有些發音可能不太清晰,表達不太準確,但沒關係,家長要聽,並且及時回應,重複,對話,聽不懂的根據寶寶的表情和肢體語言進行確認判斷,然後用語言輸出給孩子;

4、有了前面三點,孩子一般不會存在兩歲還不會說話的,這時會是個小話嘮,能進行簡單對話,家長注意對話時不要搶話,讓孩子講完,回應的時候加上一些邏輯詞,如“因為寶寶餓了,所以想吃飯了,對嗎?”;“剛才媽媽沒給你買喜歡的玩具,所以寶寶不開心了,是嗎”。說話是思想的輸出,這樣的引導不僅孩子的表達會越來越好,而且會有不錯的邏輯思考能力。

5、儘可能創造多語言環境,如中文,英文,粵語等,不用擔心孩子會混淆,以一種為家庭主要溝通語言,其餘就是早早埋下土壤和種子,是孩子學習第二語言的前奏。


朋又圈


2到6歲的孩子,他們的語言發展是非常快的。所以我們要抓住這個敏感的時期,對孩子進行一定的培養,提高孩子的說話能力。那該怎麼做呢?

在日常生活中,多與孩子練習

想要提高兩三歲孩子的說話能力,說白了,就是讓孩子多聽多說。那怎樣做到有效的多聽多說呢?


就拿我們吃飯這一件事來說吧!在我們準備吃飯的時候,我們可以讓孩子幫忙拿碗筷。“寶貝,幫媽媽拿碗和筷子過來”。當孩子把東西拿過來之後,我們可以向孩子提問:“寶貝,這是什麼呀?”孩子就很自然地告訴我們:這是碗、這是筷子。如果遇到孩子支吾說不出的情況,我們可以再一次的提醒孩子,這是什麼東西?然後再讓孩子複述一遍。

上桌之後,我們可以先向孩子介紹一下,我們今天都有哪些菜品,菜品都是有哪些營養,對我們的身體有什麼好處?然後再詢問孩子想吃什麼菜,鼓勵孩子自己說出來。

對孩子正確的語言表達進行強化

兩三歲的孩子,他們的好奇心是非常強的,當然他們也是比較善於模仿的。他們會很好奇家裡擺放的各種東西。一般孩子就特別對水果感興趣,他們看到水果就會拿起來遞給你說:“子子”。這時候我們就可以很明確的告訴孩子,這是蘋果或者是香蕉等。等孩子能很正確的表達出香蕉時,這時我們就可以把香蕉剝給孩子,並遞給他,作為獎勵。這也是對孩子正確表達的一種強化。除此之外,我們也可以利用一個吻,或者是摸摸孩子的頭,作為強化物。



多接觸新事物

研究發現,兒童只需要一次接觸,就能把新詞與其潛在的意義聯繫起來,這稱為快速映射。

因此,我們可以多讓孩子接觸一些新事物。比方說可以帶孩子去一些平時比較少去的地方,向孩子介紹一些看到的事物。就比如說帶孩子去動物園吧,當孩子看到老虎的時候,我們可以給孩子介紹動物的名稱、習性,還可以鼓勵孩子跟著模仿。

學習語言的基本規則

看到學習這兩個字,大家會不會覺得太過於嚴謹了?其實並不然,因為學習語言的基本規則可以融入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



比如說我們正在做飯時,可以跟孩子介紹這是一條魚,一顆青菜,一個紅蘿蔔等。我們正在吃飯時,可以多跟孩子說:“我要吃飯,我要喝水,我要吃青菜”等。等孩子洗完澡以後在給孩子穿衣服時,我們就可以說:“寶寶正在穿衣服”,說完以後再鼓勵孩子說“寶寶正在穿褲子,寶寶正在穿鞋子”。

在日常生活當中,經過長期的積累,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一定會有很大的提高。

總的來說,想提高孩子的表達能力,一定要讓孩子多聽多說,多接觸新事物。讓孩子學習一些語言的基本規則,在孩子能夠正確表達時,應該及時的給予強化。


青子說


孩子兩三歲了,說話的能力需要培養。那麼我們從這條信息上會讀出點信息,也就是你的孩子假設兩歲半或者三歲,他說話的能力差,這就需要家長一定帶孩子到醫院去檢查,為什麼要去檢查?正常的情況下,孩子在父母身邊,說話能力是自然的,不用教他就會說話的,但是你這個孩子沒有學會說話,也就是沒有說話的能力,說明這孩子大腦可能存在問題。因此,我建議家長就要去到醫院去給孩子檢查,看看他是不是類似腦癱、自閉症等這樣先天性的問題,這是我要說的一個內容。那麼怎樣培養孩子的說話能力?不論多大的孩子,幼兒園還是初中的,要想培養他的說話能力,我們家長就是要不斷的與之溝通。比方說,一個嬰兒誕生了,你把他抱在懷裡,就要假裝這孩子會說話,他看著你的眼睛,你看著他的眼睛,然後你就跟他說很多話,雖然他聽不懂,但是他耳朵已經把這話錄進去了,天天如此,當他一旦發音,說出第一句話,接下來就妙語連珠了,就是這個作用。假設一個母親自己帶孩子,又不愛說話,和孩子沒有眼神的交流,沒有語言的交流,沒有肢體的碰觸,那麼這孩子條件反射就差了,他的語言發展就遲緩。雖說這個發展遲緩,你跟他來補救也是非常快的,就是和孩子不斷的說,到孩子上幼兒園了,每天放學回來,你也要跟他交流,跟他不斷地說,通過講故事的方式等,於是孩子說話能力就強了。這個親子交流還有另外的意義,我講個故事:有一年,我們國家評選的十佳少年,其中有一個孩子,每天中午都要和他的父親交流一個多小時,然後才去上學,由於父親知識很多,給他講很多故事,於是這孩子就表現得不僅明理,而且知識多又自信,最後就成了十佳少年了,所以說我們家長要學習他們,家長和孩子不斷交流,這也是密切親子關係的一個重要方法。


家和子貴教育


兩三歲歲寶寶能夠在相關環境中就某事或某個東西簡單地聊幾句。經常會問一些簡單的問題。會說的話也從常用短語擴展到有3~6個詞的句子。詞彙量達到450個左右,包括很多動詞。能夠正確使用你、我、我們這種代詞。他會用更長的句子說話,而且他可能會一邊玩耍一邊說話。到孩子三歲的時候,外人往往都會聽明白他說的大部分話。

可以說,兩三歲的寶寶進入語


言爆發期。那麼家長該如何培養兩三歲孩子的語言能力呢?

(1)鼓勵孩子把話說完整。

家長要用規範的普通話與孩子說話,並且不用方言或模仿孩子可愛的兒語,倒如“狗狗玩”、“洗手手”之類。 孩子說_“吃糖糖”,家長要立刻糾正——“我要吃糖”,並且要告訴孩子—“你已經長大了,要把你的想法說完整”,並鼓勵孩子把話說完整。

(2)充分利用各種環境,激發幼兒想說的慾望。

週末家長可以帶孩子去公園、書店、遊樂園等場所,充分利用孩子們感興趣的景物,在玩的過程中教幼兒認識事物,鼓勵幼兒勇於交談,如與小朋友及售貨員、管理員們進行對話交流。有時,也讓孩子和小動物們、植物們說話。

(3)在孩子三歲的時候,養成讀書的好習慣。

家長可以先從給孩子讀圖畫書開始,讓他理解和積累豐富的詞彙,並加強對故事的理解和聯想能力。緊接著,可以帶孩子到圖書館去,讓他找出自己喜歡的書,並幫他借回家看,培養孩子對文字的興趣,並使他自發地產生想讀書的願望。



兩三歲孩子喜歡和人進行言語交流。家長們只要在這個適當的時間,使用適當的方法來開發寶寶的語言能力。


謙謙媽育兒


很高興為你回答這個問題,對於怎樣培養兩三歲孩子的說話能力?我覺得有以下幾個觀點可以參考一下:

1.我寶寶兩三歲的時候我經常給她讀故事和古詩,那個時候也沒有完全帶著一種目的去朗讀,最重要的是寶寶感興趣,平常故事的情節我們可以稍微誇張一下。比如說讀道三隻小豬的故事的時候,大灰狼來吹他們做的房子,這個時候家長可以表情誇張一點做吹的動作,“呼呼呼”,通過每個故事情節,讓孩子進入那個環境氛圍裡面,這樣可以刺激他的說話神經,傳輸到他的大腦,加強說話能力。

2.可以帶他多與小孩子接觸玩耍,和小朋友一起參與玩遊戲當中,孩子多起來或者玩遊戲的時候,他會覺得很快樂,樂趣多多,這樣子會把心裡要說的話表達出來,這個時候,父母可以引導他如何把自己的語言通過完整的句子表達出來,說得越多,交流得越多,說話能力也會越來越好的得到鍛鍊的。

3.父母的以身作則,我覺得父母平常要有個高質量的陪伴,每次陪伴寶寶的時候不要玩手機,簡單的事情重複做,多和寶寶進行交流,比如說寶寶吃飯了,去叫爸爸吃飯。就這樣,引導孩子說一句甚至兩句以上簡單的話。平常多營造一個說話的氛圍,爸爸媽媽可以在寶寶面前說一些動物的名字,或討論一個寶寶愛的遊戲,吸引寶寶對語言的傾聽,挖掘寶寶表達的慾望。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祝願寶寶說話能力越來越棒!大家如有不同意見可以討論和交流,

我是 @快樂每天你好,家有一寶,在育兒道路上不斷學習中,希望把我經歷過的、學習到的育兒經驗分享給您。喜歡我的回答可以點贊關注,幫忙轉發,謝謝您的閱讀!祝您開心每天!


快樂每天你好


六六寶爸認為所有語言的培養都是需要環境的,再加上一些技巧就會讓這個過程變得逐漸順滑。

首先讓孩子開口願意說話最有效辦法是寶爸,寶媽創建一個良好的談話氛圍,通過不停地和寶寶說話、用較簡單,較慢的語速為寶寶講故事,就算在絕大多數情況都是寶爸寶媽在自說自話也要堅持。和孩子說話的時候,爸爸媽媽不妨見機行事,通過啟發、引導、提問等方式,想辦法讓孩子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如果寶寶有所回應,用支離破碎的語言加上肢體動作和麵目表情來表達他的意思,及時送上你熱情的鼓勵是對他的最大支持,使他得到語言表達的滿足感,產生說出個人想法的慾望。對這些孩子,父母先不要在意他說得好不好,也別急於糾正他語言中的毛病,培養起來他說話的自信心、使之體驗到表達的喜悅比什麼都重要。

對於寶寶說話不順暢、通過訓練效果終不明顯的孩子,寶爸寶媽最好不要太著急。因為你一點點的激動和不滿,這些表情會為孩子帶來挫敗感和恐懼感,結果很可能適得其反。可以先唱兒歌、童謠、歌曲給寶寶聽,只要寶寶不反感,你就反覆為他唱。

對孩子的言語和閱讀訓練是一對一的,將教育計劃分成幾個小單元,分段進行,以便容易學會,增強孩子學習的信心。對那些語言表達和閱讀上有困難的孩子,寶爸寶媽可以藉助講故事書的方式或設置一個特定的情景,反覆教孩子認讀筆畫、發音簡單的字、詞,讓他們慢慢地辨認、熟悉、理解、記住這些詞的發音和含義。隨後過渡到比較難的字、詞語。一步步地訓練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千萬不要著急反而拔苗助長。





科技劉六六


關於如何培養兩歲多的孩子說話的能力,根據我的親身經歷,有這樣三個方面,可以幫助到孩子。

01 家長每天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

《父母的語言》一書中指出,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的語言可以帶給孩子良好的語言基礎。有一個調查發現,小時候父母多跟孩子進行互動,孩子會非常優秀。

沉默的父母,難以爆發孩子響亮的人生。減少孩子接觸電視的時間,多跟父母在一起。孩子早期語言環境,對孩子的一生有決定性的影響。

心理學家通過長達三年的研究表明:當孩子長到三歲時,來自腦力勞動者家庭的兒童,聽到的詞彙量,比接受福利救濟家庭的兒童,聽到的詞彙累計多出3200萬。高社會經濟地位的家庭,多會使用積極的、肯定的詞彙,比如你真棒,而低社會經濟地位家庭多會使用你真差勁!


02 給孩子每天播放經典

我是在懷孕期間,就開始給孩子聽古聖先賢的經典。比如說《弟子規》、《黃帝內經》、《孝經》等等,孩子二十七個月以後,開始用手指字的方式,指讀經典,看的是《中華德育故事》每天一集,並且分享每一集中的人物、發生的時間以及事情的簡單經過。

多讀經典,可以幫助孩子開智慧,同時,給孩子一個大的格局。在以後學習語文之後,發生孩子的分析能力以及思維能力,都不錯,指讀的好處,就是在讀的同時,孩子就認識了這些字,幾部經典讀下來,孩子在上學之前,識字量已經很大了。還會讓孩子在頭腦中留下文言文的種子,以後學語文的時候很輕鬆。

我女兒現在背古詩,背古文都很輕鬆,因為表現出色,老師還讓她代表班級參加讀書演講。能夠有這樣的機會,都源於小的時候,能夠讀了多年的經典。

03 鼓勵孩子表達感受

從會說話到說什麼,到怎麼說,是一個孩子成長中很重要的過程。能夠表達出感受的孩子,就會有效的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因為他知道正確表達的方法,就不會用發脾氣來處理問題。

家長可以用3T原則,讓孩子擁有幸福的童年生活!

第一個T,共情關注。Tune in

父母能夠理解孩子的行為,能夠感受到孩子的情緒,能夠尊重孩子的選擇。孩子也會學會理解別人,孩子以後,跟他人溝通時,就會是一個特別有愛心的人,讓別人覺得他情商很商,不會讓別人傷心。這種能力,需要家長在小時候給予孩子理解和愛。

第二個T,充分交流。Talk more

多跟孩子交流。教給孩子用描述性的詞彙來表達看到的情況,而不是用批評指責來抱怨看到的事情,在與孩子交流過程中,教給孩子說出來看到了什麼,而不是隻說:我很生氣!他怎麼那麼討厭!只批評抱怨他人,孩子無法學會正確表達的方法,以後在與他人溝通時,只會說一些負面的話,培養孩子充滿了正能量,就是從小的時候,告訴孩子只說出來,看到的事情,而不去帶著情緒說話,才能更冷靜的處理遇到的情況,才能讓別人覺得孩子能夠帶給對方很溫暖的感覺。

第三個T,輪流談話。Take turns

輪流談話是3T原則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則,對開發兒童的大腦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在與孩子交流時,父母要有耐心,等待孩子的回應。有的家長認為孩子太小,說的話大人也聽不懂,就忽略了孩子的感受,你細心觀察,孩子會很失落,覺得自己真的很願意跟父母多說說話,父母卻認為自己說的不重要,被父母冷落在一邊了。

家長只要問孩子:你認為怎麼辦?和你為什麼這樣想?孩子就會特別願意多思考,並且最終學會解決問題。還會認為父母很理解自己,願意聽一聽,自己的想法,這樣的孩子會養成獨立思考的好習慣,而不是遇到什麼事情,自己都不會處理,只能用傷心難過來面對。

當孩子成長為一個積極樂觀地面對生活,能夠讓別人感覺很溫暖,能夠體會別人的感受時,你會覺得,現在的付出是多麼值得!

總之,想要孩子語言表現能力出眾,需要家長多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陪著孩子一起讀經典,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感受,孩子會成為心中充滿陽光的優秀少年!


愛心談育兒


我發現我們家的孩子好像說話挺早的,大概是我們平時也喜歡跟他說話了。

在他還沒有出生的時候就開始學習相關知識,腦子裡就多了這樣一個概念——其實小孩子非常聰明,3以前的小孩子雖然看上去還有些笨拙,所會的東西不是很多。

但其實好好回憶一下,剛出生的小孩子就是一張白紙,他那麼大一點的時候就開始學習兩件事情:

第1件事情,生理上的學習。從媽媽的母體裡出來,跟真的出生以後的生活環境是不一樣的。

他為了更快的適應這個世界的生活環境,身體的五臟六腑都在不斷的進化,包括體溫的調節,進食的方式,如何從空氣,水分,食物裡獲取自己所需要的營養等等。

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學習過程。

舉一個非常明顯的例子:剛出生的小孩餵奶的時候是不是很容易吐奶?

所有的媽媽都知道這一點,但不知道媽媽有沒有深究過這個問題,這是因為他們喉嚨裡有一個器官沒有長好,食物會倒出來。

他們以前的進食方式是通過臍帶,是出生之後才換成嘴巴的。就像瓶子沒有瓶蓋一般,其實都是一個道理。

第2件事情,便是非生理上的學習。除了身體要適應這個世界,剛出生的嬰兒也要開始認識這個世界,並且學習如何生活。

舉一個特別明顯的例子,我們的父輩學習使用智能手機的能力,是不是完全比不上小孩子?

他們在出生之後不僅要學會如何吃東西,還要學習如何使用自己的四肢,學習認識這個世界。

再舉一個例子,我們在上學學習英文花了多少時間?小孩子學習語言的過程,是不是有點像我們學習完全陌生的英語單詞?他們花三年的時間,能夠用語言簡單跟我們交流,然後再慢慢應用自如,花了多少時間?

與此同時,他們還學了別的很多東西。

這麼一想是不是覺得小孩子的學習能力特別恐怖?

三歲小孩要如何更快地學習說話呢?對比一下自己是如何學習英語的,就可以找出一些規律。

語言的學習需要語言環境,一個是不斷有人跟他說話,讓他的大腦不斷收集和不斷重複這些語言文字,另一個就是讓他有運用這些語言文字的機會。

從這兩點基本上都可以找出一些方法:1、繪本故事;2、會跟孩子對話的app;3、經常與比他大一些的小孩子接觸;4、家人經常跟他們說話。

事實上小孩子跟比較大一點的小孩子相處是最有效果的,比他大一點的小孩子已經學到了很多語言,小孩子之間的互相學習與模仿是學得最快的。

表示,我們家娃學到了很多東西,都是跟比他稍微大一點的小孩子一起玩的時候學到的,基本上看一遍就會自己模仿,然後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