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萬億美元,末日壕購

一則消息,今年來美股回購總額已突破1萬億美元。

再創歷史新高,把之前2015年的頂峰7800億美元遠遠地甩到了後頭。

什麼概念,如今美股總市值已不到40萬億美元,相當於整個市場回購了2.5%的股份。

當然,這只是嘴炮 - 官宣將要實施回購的金額。

對比之下,A股今年迄今為止實打實回購了400多億元,佔我們44萬億市值的

0.1%...

我們也創了新高。

今年A股無論是900多家官宣要回購,700多家已經實施回購,還是回購的金額也都創下了歷史新高。

人比人,氣死人。

我們這新高有磕磣。

我曾給你們講過,據上交所統計的過去12年股市盈利情況,自然人(散戶)賺得比機構(基金)多,但要說這賺得最多的非法人(大股東)莫屬。

他們很少出來交易,一輪週期也就那麼幾回,不僅熊市低吸,高位還能精準減持。

賈會計是個中的翹楚,100億在2015年牛市頂峰減持的時候,開了張無息借給公司的空頭支票,把散戶忽悠得一愣一愣,還連著把新晉二股東鑫根資本給一鍋端了。

當然從他後來坑完股民坑機構,坑完鑫根坑融創,坑完恆大坑國家的“大手筆”來看,人為了夢想,是可以臉都不要的。

其他大股東雖說達不到賈會計的水準,但加在一起,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從市場裡套點錢出來,還是易如反掌。

A股發展中小創那麼多年,如今大部分上市公司姓“資”不姓“社”。拿公司的錢回購,代表了大股東拿著完全受自己操縱的皮夾子買單的意志。

除開兩週前,斗數君給大家展示的絕活,拿大金庫救小金庫,拿公司回購救質押爆倉,拿可轉債去回購,拿回購掩護限售股解禁,這種連環套式的資本運作以外,回購是實打實地亮明瞭股市最會賺錢的法人大股東的態度。

從回購金額看,2015年大牛市有個明顯的下降,2017年藍籌白馬牛市又有個下降,今年已經達到了去年的5倍以上。

熊市買,牛市賣,大股東思路最清爽。

但是,他們哆哆嗦嗦,也就拿出了400多億,算上嘴上喊的,據九斗數據的非官方統計(我靠眼睛掃了一下,官方統計等工程師睡醒了起來跑,晚上6點來看置頂留言),回購計劃加上平安的1000億,總共也不超過3000億,還不到美股的零頭,換算成市值佔比差了一倍以上。

我們這裡可是2008級別的熊市

而美股那邊則有點像我們2015

怎麼回購起來,還矮了半頭?

首先,源自於美股的社會主義優越性。大部分美股上市公司,早已沒了實際控制人。大股東、二股東、三股東全都是基金,每家持個4-5%,誰說了都不算。基金的背後是美國人民的養老金 - 美國的上市公司真正實現了全民所有。

而且美股的上市公司,一個個都是大塊頭,幾百上千億美元的市值,不像A股全是幾十億的貨色,還是人民幣。基金的貨一時半會兒出不掉。

所以碰到了市場下跌,基金優先考慮的是拿上市公司的錢做“市值管理”。

反正公司的錢不是我的錢,基金的淨值才是我的業績,我在董事會上當然會要求拿出公司多餘的錢,去~回~購~

第二,源自於A股的上市公司真的沒什麼錢。中國利潤最高的是哪些企業?BATH,前兩個美國上市,中間的在港股,最後的華為根本就不稀罕上市。銀行有錢,倒是都上市了,但是它們的利潤每年都拿來派發優先股股息,分紅分完了。這麼勤快地分,每分個三五年,還要打著滿足巴塞爾協定的資本充足率要求,增發募錢。農行今年一把卷走了1000億,中信也發了募優先股預案,接著一個個都會出來要錢。A股的上市公司很差錢,哪裡還有回購的錢。

第三,美股的回購是長跑,我們是遊擊。像IBM那樣連年回購,把股本越做越小,EPS越撐越高,是能讓人看到數學理論的現實意義的。A股的回購投機性更濃一些,熊市出來打一槍,最好連扳機都不扣,只是朝天一指,子彈也省了,股價漲上去就收手。

都是回購,南橘北枳,味差了很多。

說到投機,A股的大股東腦筋那是相當地活絡,回購儘管金額不多,只代表他們對買自家股票三思後行,看到另一則數據,令人玩味。

超過140家上市公司存在證券投資情形,近期又有多家上市公司計劃使用大筆資金進行股票市場投資,截止三季度末,投資金額合計超過5000億元

上市公司也在選股~

還不快來選股,鐵騎(基礎版)專享,戳閱讀原文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