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万亿美元,末日壕购

一则消息,今年来美股回购总额已突破1万亿美元。

再创历史新高,把之前2015年的顶峰7800亿美元远远地甩到了后头。

什么概念,如今美股总市值已不到40万亿美元,相当于整个市场回购了2.5%的股份。

当然,这只是嘴炮 - 官宣将要实施回购的金额。

对比之下,A股今年迄今为止实打实回购了400多亿元,占我们44万亿市值的

0.1%...

我们也创了新高。

今年A股无论是900多家官宣要回购,700多家已经实施回购,还是回购的金额也都创下了历史新高。

人比人,气死人。

我们这新高有磕碜。

我曾给你们讲过,据上交所统计的过去12年股市盈利情况,自然人(散户)赚得比机构(基金)多,但要说这赚得最多的非法人(大股东)莫属。

他们很少出来交易,一轮周期也就那么几回,不仅熊市低吸,高位还能精准减持。

贾会计是个中的翘楚,100亿在2015年牛市顶峰减持的时候,开了张无息借给公司的空头支票,把散户忽悠得一愣一愣,还连着把新晋二股东鑫根资本给一锅端了。

当然从他后来坑完股民坑机构,坑完鑫根坑融创,坑完恒大坑国家的“大手笔”来看,人为了梦想,是可以脸都不要的。

其他大股东虽说达不到贾会计的水准,但加在一起,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从市场里套点钱出来,还是易如反掌。

A股发展中小创那么多年,如今大部分上市公司姓“资”不姓“社”。拿公司的钱回购,代表了大股东拿着完全受自己操纵的皮夹子买单的意志。

除开两周前,斗数君给大家展示的绝活,拿大金库救小金库,拿公司回购救质押爆仓,拿可转债去回购,拿回购掩护限售股解禁,这种连环套式的资本运作以外,回购是实打实地亮明了股市最会赚钱的法人大股东的态度。

从回购金额看,2015年大牛市有个明显的下降,2017年蓝筹白马牛市又有个下降,今年已经达到了去年的5倍以上。

熊市买,牛市卖,大股东思路最清爽。

但是,他们哆哆嗦嗦,也就拿出了400多亿,算上嘴上喊的,据九斗数据的非官方统计(我靠眼睛扫了一下,官方统计等工程师睡醒了起来跑,晚上6点来看置顶留言),回购计划加上平安的1000亿,总共也不超过3000亿,还不到美股的零头,换算成市值占比差了一倍以上。

我们这里可是2008级别的熊市

而美股那边则有点像我们2015

怎么回购起来,还矮了半头?

首先,源自于美股的社会主义优越性。大部分美股上市公司,早已没了实际控制人。大股东、二股东、三股东全都是基金,每家持个4-5%,谁说了都不算。基金的背后是美国人民的养老金 - 美国的上市公司真正实现了全民所有。

而且美股的上市公司,一个个都是大块头,几百上千亿美元的市值,不像A股全是几十亿的货色,还是人民币。基金的货一时半会儿出不掉。

所以碰到了市场下跌,基金优先考虑的是拿上市公司的钱做“市值管理”。

反正公司的钱不是我的钱,基金的净值才是我的业绩,我在董事会上当然会要求拿出公司多余的钱,去~回~购~

第二,源自于A股的上市公司真的没什么钱。中国利润最高的是哪些企业?BATH,前两个美国上市,中间的在港股,最后的华为根本就不稀罕上市。银行有钱,倒是都上市了,但是它们的利润每年都拿来派发优先股股息,分红分完了。这么勤快地分,每分个三五年,还要打着满足巴塞尔协定的资本充足率要求,增发募钱。农行今年一把卷走了1000亿,中信也发了募优先股预案,接着一个个都会出来要钱。A股的上市公司很差钱,哪里还有回购的钱。

第三,美股的回购是长跑,我们是游击。像IBM那样连年回购,把股本越做越小,EPS越撑越高,是能让人看到数学理论的现实意义的。A股的回购投机性更浓一些,熊市出来打一枪,最好连扳机都不扣,只是朝天一指,子弹也省了,股价涨上去就收手。

都是回购,南橘北枳,味差了很多。

说到投机,A股的大股东脑筋那是相当地活络,回购尽管金额不多,只代表他们对买自家股票三思后行,看到另一则数据,令人玩味。

超过140家上市公司存在证券投资情形,近期又有多家上市公司计划使用大笔资金进行股票市场投资,截止三季度末,投资金额合计超过5000亿元

上市公司也在选股~

还不快来选股,铁骑(基础版)专享,戳阅读原文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