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師:藝術家有名的作品,每於興趣橫溢時,在無意中作成

隔斷塵緣的弘一,不再自視為藝術家,作為“寫心”的書法藝術,在其觀念中自然亦異於以往;握管寫字,首先是一種“廣結善緣,普傳佛法”的活動和需要,而作為藝術的書法已退居其次。縱觀弘一遺墨,清靜似水,恬淡自如,實是禪修的結果。“刊落鋒穎,一味恬靜”,清逸的線條泯滅了個性,是禪心的跡化,是趨於“大我”的永恆之境,是造“平淡 美”的極致。

12月初將在北京匡時面世的兩件弘一法師的書法作品,值得期待,可賞可珍。

弘一法師:藝術家有名的作品,每於興趣橫溢時,在無意中作成

弘一(1880-1942) 楷書“世間虛妄樂”

紙本橫披 1930年作

30×136.5cm

出版:

1.《弘一法師書法集》圖版28,上海書畫出版社,1993年。

2.《(海派代表書法家系列作品集)弘一》P57,上海書畫出版社,2006年。

3.《三希堂藏書書系·近現代書法 弘一》P86-87,中國書店出版社,2011年。

4 .《弘一大師年譜與遺墨》P125,時代文藝出版社,2011年。

備註:本作品為朵雲軒舊藏,裱褙有朵雲軒庫籤及出版標籤。

此書為弘一法師1930年所作,時年五十歲,書“世間虛妄樂”五字。本年(庚午民國十九年)正月,弘一法師自小雪峰至泉州承天寺,與性願法師相聚。4月赴溫州,後至白馬湖“晚晴山房”。秋赴慈溪金仙寺,講律兩次。11月赴溫州慶福寺。時人稱弘一大師為孤雲野鶴,弘法四方。此書即當作於這一年的弘法途中,弘一法師在《李息翁臨古書法序》中自述曰:“夫耽樂書術,增長放逸,佛所深誡。然研習之者能盡其美,是以書寫佛典,流傳於世,令諸眾生歡喜受持,自利利人也,同趣佛道,非無益也。”則作書亦弘法之一途也。

弘一法師:藝術家有名的作品,每於興趣橫溢時,在無意中作成

弘一 楷書“世間虛妄樂”

“世間虛妄樂”即佛教中觀念,語出於《華嚴經》。此經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二中亦云:“不取眾生所言說,一切有為虛妄事,雖復不依言語道,亦復不著無言說。”可以發揮此語含蘊,如同金剛經說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知世間虛妄,即能去除執著心而生慈悲心。也正如弘一法師所為,一身不顧,四方弘法。

弘一法師:藝術家有名的作品,每於興趣橫溢時,在無意中作成

出版物

弘一法師:藝術家有名的作品,每於興趣橫溢時,在無意中作成

朵雲軒庫籤

此件弘一書法橫披是其處於風格轉型期的重要作品,書寫結體嚴謹,筆畫清雄剛健,有魏碑之深刻而又沉靜醇厚,兼具一種淡泊雅緻的書卷氣,此正是弘一法師高深的文學與佛學修養所致也。此種風格的書法,介於前期的魏碑風格和後期的虛和風格之間,存世亦不多見,故可寶貴。

弘一法師書法在近年來的藝術市場上炙手可熱,高價迭出。此件作品不僅為朵雲軒數十年舊藏,在多種重要書刊上著錄出版,還是法師高足劉質平先生舊藏。

弘一法師:藝術家有名的作品,每於興趣橫溢時,在無意中作成

弘一法師與學生劉質平(左)、豐子愷(右)

弘一法師:藝術家有名的作品,每於興趣橫溢時,在無意中作成

1931年,弘一大師病重期間寫給劉質平的遺囑

劉質平與弘一情同父子,多年鴻雁往來,得大師墨寶獨多。近年來市場湧現的弘一作品雖多,來源可靠的卻極少,其中以劉質平舊藏最為權威和受市場追捧。此番再次釋出此件劉質平舊藏橫幅精品,對晤佳作,想必亦有平靜心靈之效。

弘一法師:藝術家有名的作品,每於興趣橫溢時,在無意中作成

弘一(1880-1942) 行書十言聯

紙本立軸 1931年作

141.5×19.5cm×2

此作為弘一法師1931年所書,為集華嚴經語,文曰:智慧照十方,莊嚴諸法界;大慈念一切,無礙如虛空。弘一法師本為才人,書畫、音樂、詩詞無所不能,入佛之後,則漸漸棄絕不作,唯有書法不廢,且風格大變,由之前魏碑體的剛硬奇崛轉化為一種虛和恬靜的風格。這件作品即其風格轉化之後的一件佳作。

弘一法師:藝術家有名的作品,每於興趣橫溢時,在無意中作成

弘一法師:藝術家有名的作品,每於興趣橫溢時,在無意中作成

弘一 行書十言聯(局部)

1931年(辛未民國二十年),弘一法師52歲,二月,自溫州過寧波,旋赴白馬湖橫塘鎮法界寺。發願棄捨有部律,專學南山,從此由新律家變為舊律家。9月,廣洽法師函邀大師赴廈門。同月在金仙寺作“清涼歌”。歲末在鎮海伏龍寺度歲。此作書於三月間,則當是居法界寺時所書也。遁入空門之後的弘一,其書為傳法而作,一改原來銳利,凌厲的書風,而是“肉漸減,氣漸收,力漸凝”,平和簡淡,潔淨溫仁,蘊含著濃厚的佛教美學思想。

據弘一法師弟子劉質平記載,弘一法師曾言:“為寫對而寫對,對字常難寫好,有興時而寫對,那作者的精神、藝術、品格自會流露在字裡行間。此次寫對,不知為何,愈寫愈有興趣,想是與這批對聯有緣,故有如此情境。從來藝術家有名的作品,每於興趣橫溢時,在無意中作成。凡文詞、詩歌、字畫、樂曲、劇本、都是如此。”此聯便是弘一法師這一時期的佳作。其用筆樸拙圓滿,收斂蘊藉,耐人尋味。結體通透,字法揖讓,拙樸渾穆,恬淡自如。故當是弘一法師“興趣橫溢”時的精心之作。

弘一法師:藝術家有名的作品,每於興趣橫溢時,在無意中作成

弘一法師

在弘一60餘年的生命歷程中。至少有50年的翰墨活動。由此可見,書法在他心目中佔有的地位了。

弘一習書始於少年,初學篆書,從津門名士唐敬嚴學習書法篆刻,打下了紮實的功底。再寫隸書,後入楷、行、草諸體,尤對六朝碑版精心揣摩,認真臨寫,形成他勁健厚重的書風。

弘一法師:藝術家有名的作品,每於興趣橫溢時,在無意中作成

弘一法師書法

有人將弘一書法風格演變分為三個階段:初由碑學脫胎而來,體勢較矮,肉較多;後肉漸減,氣漸收,融入楷意;再後來字變修長,呈瘦硬清挺之態。其實,從大的審美風格來審視弘一的書法,分為出家前和出家後兩個階段,即勁健與平淡兩種格調,似乎更為恰當。為僧以前,弘一書法有絢爛之致,遁入空門做了和尚,書風突變,棄之崢嶸圭角,行之以藏鋒稚拙,轉入禪境的雅逸恬淡,枯寂孤清。

弘一法師:藝術家有名的作品,每於興趣橫溢時,在無意中作成

弘一法師書法

隔斷塵緣的弘一,不再自視為藝術家,作為“寫心”的書法藝術,在其觀念中自然亦異於以往;握管寫字,首先是一種“廣結善緣,普傳佛法”的活動和需要,而作為藝術的書法已退居其次。在他那裡,書法不再是藝術的自覺產物,而是宗教中的藝術品,其藝術價值是作者的不自覺表現而又經後人的審美接受才得以實現的。縱觀弘一遺墨,清靜似水,恬淡自如,實是禪修的結果。“刊落鋒穎,一味恬靜”,清逸的線條泯滅了個性,是禪心的跡化,是趨於“大我”的永恆之境,是造“平淡 美”的極致。

弘一法師:藝術家有名的作品,每於興趣橫溢時,在無意中作成

弘一法師書法

弘一在致許晦廬的一封信中曾說:朽人剃染已來二十餘年,於文藝不復措意。世典亦云:‘士先器識而後文藝’,況乎出家離俗之侶;朽人昔嘗誡人云,‘應使文 藝以人傳,不可人以文藝傳’,即此義也。修身重於修藝,修藝賴於修身,弘一在其一生中,將人生、藝術、禪修,有機自然地統一起來,他的書法在心靈昇華的同時亦得到了昇華。

弘一法師:藝術家有名的作品,每於興趣橫溢時,在無意中作成

弘一法師書法

弘一法師的藝術造詣非常全面。他是第一個向中國傳播西方音樂的先驅者,所創作的《送別歌》,歷經數十年傳唱經久不衰,成為經典名曲。同時,他也是中國第一 個開創裸體寫生的教師。憑卓越的藝術造詣,其先後培養出了畫家豐子愷、音樂家劉質平等一些文化名人……他為世人留下了咀嚼不盡的精神財富,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對此,趙樸初先生評價大師的一生為:“無盡奇珍供世眼,一輪圓月耀天心。”

弘一法師:藝術家有名的作品,每於興趣橫溢時,在無意中作成

弘一法師書法絕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