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日記:那些想要自殺的病人

醫生日記:那些想要自殺的病人

活著已經是花光了全身的力氣。

在醫院裡,因為病痛,因為絕望,從來不缺少想要自殺的人。很多人雖然還有呼吸,還有體溫,可是心在很久很久以前就死了。

那些身體還算健康的人經受巨大變故或壓力後,都可能患上“抑鬱症”,最終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更別提這些心靈已經無比脆弱的病人了。

他們需要的不只是生命的延續,更需要心靈的支撐。

病人是最脆弱的也是最堅強的,他可以忍受數十次的手術,也可以忍受那一點一滴的藥水,在一秒一秒的進入自己的身體…卻因為一句話,一點小事就能從樓上跳下去。

經過醫院的時候稍微細心的人就能發現,樓層稍高點的病房,窗戶都是不能完全打開的,因為怕病人會跳樓。而病人在醫院跳樓自殺的事件也屢見不鮮。他們需要親人的關愛,更需要專業人士的幫助。

你說一個十歲的孩子會知道什麼叫自殺嗎?

血液科的孩子很多,幾歲的都有,醫生和護士們都會給他們更多的關心。有的孩子懵懵懂懂,打針了就哭,不打了就笑,媽媽買了糖給她,就不鬧。有的孩子卻人小鬼大,打針了不怎麼哭,忍不了就嗚咽,打完了就嘆氣,“我到底什麼時候能不再打針?”

這其中有個很帥的“小夥子”叫小威,七歲的時候他被診斷為“急性B淋巴細胞白血病”,還好用完藥以後病情很快就控制住了,第一次化療就得到了完全緩解,也就是說白血病細胞已經被控制住了,只要再繼續鞏固治療,三年時間很大可能就可以治癒了。一般來說小孩子的“急性B淋巴白血病”治療慢三年,是停藥的關鍵時期,如果不再發作,就能健健康康的長大成人!真好啊,這麼漂亮的小威長大以後定是個翩翩美少年。

大家都很看好他,因為他一直很爭氣,這三年來,他每一次骨髓穿刺結果都很好,都是完全緩解,中間的“微小殘留病灶”檢測也都是妥妥的完美…主任說,你們回家吧,不用再來了,過個兩個星期查個血常規,給我們打個電話隨訪一下就行了。

他的父母不放心,又多打了一個療程的化療藥才出院。沒想到兩個星期後,孩子血常規又出問題了,血小板比剛出院時下降了很多。

孩子媽媽憂心忡忡的來找我們:“醫生啊,現在怎麼辦呢,孩子心可重了,跟我們鬧,不願意來醫院,他說要是復發了他就要去跳樓,不想活了,我們都沒敢和他說…”

好說歹說終於把他哄到醫院了,那個平時喜歡和我們討論顯微鏡裡有沒有蟲子的小帥哥,這次沒有了笑容。最終奇蹟沒有發生,骨髓顯示白血病細胞又出現了,一個星期後全部死灰復燃。

現在孩子想要繼續活下去只有一個辦法,就是做骨髓移植,可是到現在還沒有找到完全匹配的骨髓…他們很快就出院了,去了北京的醫院,想看看有沒有其他辦法,孩子的爸媽都很疼他,這也許能給他更大的勇氣去忍受那些痛苦。真想看看他長大以後樣子啊,不知道還有沒有機會。

根據統計, 在中國每年自殺死亡的人數高達近30萬人,自殺未遂者則有200萬人,而在過去, 中國約有2,600百餘名抑鬱症患者,僅有5%得到治療。另一方面,目前中國13億人口中有各種精神和心理障礙的患者多達1 ,600萬人,1.5億位青少年中受情緒和壓力困擾者高達3,000萬人,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吳瑞華即認為,缺乏從事心理諮詢專業人才是造成中國自殺率相對較高的原因之一。

然而在大多數醫院臨床醫務人員都是忙的不可開交的情況下,怎麼可能配備上稀缺的心理醫師呢?如果能給醫院能多怕配給一些醫生和護士,對我們這些在臨床的“拼命三郎”就已經是莫大的恩惠了。可如今招收的醫生,全都放出去規培了,一培養就是3年,這空著的幾年又該怎麼辦?只好剩著的這幾個人苦苦支撐,還要對付各種開會,還要面對各種抽查,還要應付醫院要求的不加床,瘋狂的辦出院入院提高週轉率。

真的希望能夠給每一個病房配一個心理醫生,真的希望。

本文寫作花費5小時,預計閱讀僅需5分鐘,如果你覺得寫的還不錯,請點贊、收藏,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