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幾秒鐘,麻醉醫生可以「麻倒」病人?

最快几秒钟,麻醉医生可以“麻倒”病人?

從字面意思,我們首先要剖析一下,大家所謂的“麻倒”是什麼概念?

最快几秒钟,麻醉医生可以“麻倒”病人?

通過採訪一些非醫學背景的親屬或朋友,他們給出的回答大多都是:什麼都不知道了,或者一下就暈過去了、不能動了等等。

從醫學角度解釋,這些回答主要反映的是人的意識方面的變化。

意識是指個體對外界、自身狀況以及它們互相聯繫的確認。意識活動包括覺醒和意識內容兩方面。

覺醒程度包括:嗜睡、昏睡、昏迷;意識內容包括:意識模糊、譫妄狀態、類昏迷狀態。

以上有關意識的內容,可以說是在非人為干預或控制的情況下,人的大腦及軀體對外界的不同反應的表現。

但是,一旦進入麻醉領域,這些內容並不足以完全描述人的意識變化。因為在手術麻醉過程中,其變化是非常複雜而又沒有明顯界限的。人們為了搞清楚這件事,有過關於麻醉覺醒(anesthesia awareness)的研究。但是,人們發現以目前的醫療技術手段根本沒辦法100%準確判斷意識的狀態。這些年,人們從未停止過對這方面的研究,並已經有了一些工具可以幫助麻醉醫生來判斷病人的意識狀態,如BIS(腦電雙頻指數)、鎮靜深度指數LOC1、疼痛傷害指數LOC2等。在麻醉狀態(全身麻醉)下,麻醉醫生雖然無法對意識直接進行測量,但是通過監測腦電波的變化、生理反應和疼痛程度,也基本做到了千足金純度的監測和控制,而剩下的那一點點不完美就是全世界麻醉專家未來攻克的目標。

回顧麻醉歷史,我國很早以前就有關於手術麻醉的傳說和記載,例如“神農嘗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就反應了我國古代人民很久以來就千方百計尋找治病止疼的良藥。公元2世紀,我國偉大的醫學家華佗發明了“麻沸散”,據《後漢書·華佗列傳》、《三國志·華佗列傳》中記載:“疾髮結於內,針藥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即醉無知覺,因剮破腹背,抽割積聚;若在腸胃,則斷截湔洗,除去疾穢,既而縫合,敷以神膏,四、五日創(瘡)愈,一月之間皆平復”。可見那個時候的麻醉效果已經達到了“無知覺”的狀態。由於種種原因,麻沸散已經失傳,但是,也足以反映我國醫學發展的高度以及先賢的聰明才智。

最快几秒钟,麻醉医生可以“麻倒”病人?

冰凍患者或患肢的方法也曾經用於手術止疼,但是,如同壓迫血管或者放血使病人昏迷的辦法,均不安全,很多人不是死於疾病本身,而是死於手術過程以及之後的併發症。

最快几秒钟,麻醉医生可以“麻倒”病人?

在古代的印度、巴比倫、希臘等國,曾經採用大麻、曼陀羅、阿片酒等鎮痛,在這些藥物的作用下,同樣使病人達到了“無知覺”狀態,但是有時可引起中毒死亡。

最快几秒钟,麻醉医生可以“麻倒”病人?

可以說,雖然實現了“無知覺”,但是,這些麻醉效果與今天我們的麻醉標準存在很大差距。

直到18世紀中葉,隨著氧化亞氮、氯仿、乙醚被用於病人的麻醉和鎮痛,近現代醫學得到了快速發展。1846年Long實行乙醚麻醉成功以及Morton當眾演示乙醚麻醉,可視為近代麻醉學的開端。至此,麻醉不再僅僅追求無痛或無知覺。麻醉學(anesthesiology)已成為研究消除病人手術疼痛,保證病人安全,為手術創造良好條件的一門科學。隨著外科手術及麻醉學的發展,麻醉工作範疇也不侷限於手術室,因而麻醉和麻醉學的概念有了更廣闊的含義。它不僅包括麻醉鎮痛,而且涉及麻醉前後整個圍術期的準備和治療,以維護病人生理功能,為手術提供良好的條件,為病人安全度過手術提供保障。成為一門研究麻醉鎮痛、急救復甦及危重症醫學的綜合性學科,它既包含有基礎醫學各學科中有關麻醉的基礎理論,又需要廣泛的臨床知識和熟練的技術操作。

最快几秒钟,麻醉医生可以“麻倒”病人?

單純達到“麻倒”效果的辦法有很多,古代有喝藥酒、放血或棒擊頭部等方法。這些方法均極具風險,病人手術麻醉九死一生。其中的棒擊理論上應該最快,只一次棒擊即致暈,全過程可能也就在幾秒內完成。放血也不可能放的太快,用今天的觀點看放血等同於失血性休克。即使用今天的醫療技術,也很難精確掌握放血的速度多少能達到目的。

最快几秒钟,麻醉医生可以“麻倒”病人?

理論上,快速失血可使大腦缺血乏氧,可達到失去意識的目的;慢性失血,由於機體的代償機制,直至循環完全崩潰,機體首要的要滿足重要臟器(心腦腎等)供血,所以,慢性失血理論上很慢或者不能達到失去意識的目的,其風險是巨大的。喝藥酒的辦法,一般應該較慢,而且古代無論是我國的還是國外的“麻藥”實際上並不直接具備“麻”的功效,效果也沒有現代藥物作用明確;另外,即使喝的藥物效果很明確、效果也很強,其進入消化道吸收入血也需要一定時間奇效,一般不會少於幾分鐘。

若看最快且安全的“麻倒”,還得看今天的麻醉。

最快几秒钟,麻醉医生可以“麻倒”病人?

大腦是指令性中樞,也是產生意識的根源,所以,最快作用於大腦才有可能最快“麻倒”。

棒擊、放血等已不適合今天的麻醉,也是不文明的。近現代,可以說,正是由於麻醉理論和技術的發展才真正使外科醫學進入文明時代,人們才敢於奢求手術中無痛、舒適和安全。

藥物進入人體有很多途徑,消化道、呼吸道、皮膚、皮下注射、血管內注射、肌肉注射等等。

哪種途徑最快?血液直通大腦,正常人心臟排血量5 ~6L/min,其中的13%~15%的血液以50~70cm/秒左右的速度直接供應大腦(頸內動脈血流峰值流速67.6±14.3cm/s)。

換算一下,心臟泵出的血液多久可以到達大腦?

一般人心臟的位置距離大腦大約50cm,50cm/50cm/秒=1秒,也就是1秒以內心臟內的血液即可到達大腦,血液中的藥物也會同步達到而起作用。

解剖路徑(沿血流方向):

最快几秒钟,麻醉医生可以“麻倒”病人?

(注:本圖只標記入顱血管,已省略其他分支)

由此可以看出,在到達大腦的路徑上,離大腦越近的地方注射藥物起效越快。舉個例子,椎動脈內注射一定比心臟內注射起效快。另外,人體所有的血液最後都要經過靜脈系統流回心臟,再由心臟泵出。所以,通常情況下,離心臟越近的靜脈內注射藥物回到心臟越快,起效也越快。

有人說,影視劇中或者案件報導中提到了可以“一捂就倒”。接下來,我們從醫學角度分析一下,真假?

最快几秒钟,麻醉医生可以“麻倒”病人?

所謂“一捂就倒”,這個鏡頭無非就是毛巾上沾有液體或者揮發性氣體。

液體進入人體途徑:

吞嚥,由於有首過消除效應,而且,藥物經過消化道吸收入血再循環至大腦,顯然會奇效比較慢;

最快几秒钟,麻醉医生可以“麻倒”病人?

粘膜吸收(一),藥物經鼻粘膜摸前部、口腔黏膜或其他部位的粘膜吸收入血之後,仍然是進入體循環,雖然奇效時間較消化道相對快、藥效強,但是經過體循環一週起效也不會太快;粘膜吸收(二),鼻腔後部粘膜靜脈與顱內血管直接相通,藥物可直接進入顱內的海綿竇、小靜脈或硬腦膜竇。但是,大部分也會經過顱內大靜脈迴流至體循環。與顱內靜脈系統密切相關的腦脊液循環是值得我們關注的,由於全部腦組織都浸泡在腦脊液中,而且腦脊液的一個重要作用是參與腦代謝,所以,在不斷產生的腦脊液中鼻粘膜給藥相較其他途徑給藥的藥物濃度更高。但是,一般濃度的液體不可能大量進入鼻腔,沒有足夠的量無法達到目標效果。

最快几秒钟,麻醉医生可以“麻倒”病人?

氣體進入人體途徑:

大多數的氣體都會隨著空氣進入人的肺部,通過肺血氣交換經肺靜脈回到心臟(肺動脈瓣口流速60~90釐米/秒,由於心肺毗鄰,這個過程幾分之一秒即可完成),再由心臟泵出。

最快几秒钟,麻醉医生可以“麻倒”病人?

總結一下:最快到達大腦的藥物才能產生作用,“麻倒”取決於藥物性質和量,足夠有效劑量情況下,頸內動脈或者椎動脈注射,藥物將很快(1秒以內)達到大腦而產生作用。所以,“麻倒”對麻醉醫師來說很簡單。但是,在手術麻醉過程中,麻醉的基本功能是“麻倒”(失去意識和無痛苦),更深層次的,如何讓病人處於安全之中、最少的併發症及術後快速的恢復,這是現代醫學麻醉的真正內涵。

麻醉醫生是手術室內唯一的生命機能調控醫師,他們掌握著多學科醫學知識並能綜合運用各個學科知識挽救病人生命、調控生命質量。

So

多國政要的隨行保健醫是麻醉醫生

So

一個勇攀醫學高峰的外科醫生身邊一定有一個靠譜的麻醉兄弟!!!

本文提醒醫護同行:謹防頸內動脈或者椎動脈誤注入藥物;同時,禁止任何非醫護人員或者非醫學目的模仿應用。

溫馨提示:本平臺已開通文章搜索功能,可關注後發送關鍵詞體驗。

歡迎您在下方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