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養兒防老,只有閨女的家庭,現在都如何了?

馬虎李


只有閨女的家庭養老,現在都亨福了;相反那些有兒子的家庭,或者兒子多的家庭的農村老人,現在生活可悲慘了。

“閨女是父母的小棉襖,兒子是父母的……”現在在農村,可以說普遍的都是女兒跟孃家人親,兒子跟丈母孃家人親。人老了,想要兒子照顧養老,基本上都不可靠。養活老人,任勞任怨的,大部分都是閨女。

但是一般農村老人重男輕女的思想非常嚴重,生活中對兒子特別疼愛,對閨女一般都不好。但是到了老了,還需要閨女照顧,兒子一般都是很忙,只動動嘴,關鍵時候還不見蹤影。



我就曾看到一個家庭,老人有病了,兩個閨女在床前忙前忙後的,整天守著老人住院醫療。而兒子通知幾天都不到醫院裡去看一次,最後到醫院裡看望一下。反而指責老人就是閨女氣病的,不把老人的病看好就不中,等等。

所以說在農村現在有閨女,真是享福了。養兒防老不靠譜,閨女多了才幸福。


法重情深


看到這個題目,小編在記憶裡搜索一番,驚奇的發現,小編所認識的農村親戚、朋友、又或是來自農村的同學,還真沒有幾個家裡沒有男孩的(不禁感嘆,男女比例如此失調,怪不得現在大家老吵吵著農村光棍兒多呢?!)為數不多的幾家農村家庭沒有兒子的,目前生活的都非常不錯。其中有一個家裡有三個女兒,北京順義農村的,除了大姐(小編同學)因為在九八年上大學的時候將戶口遷出,後來動遷補償款明細中沒有她的名字,剩下兩個妹妹都拿到了不菲的補償款,目前工作穩定,年紀輕輕還有不少的積蓄,兩位老人也沒有因為家中無子而沒有保障,家中幾百平的層小樓裡總是充滿著歡聲笑語(三個女兒時常一家三口回家探望,就連大學同學的我都不止一次帶著孩子去叔叔阿姨家,因為兩位老人脾氣極好,又喜歡孩子,我們都“尊稱”叔叔老高,阿姨老高太太^_^)。小編還有一個同學,也是農村家庭中的獨女,大學畢業後就找到了北京昌平某高中的老師,個子不高,但上學時就是個勤奮的人,工作後也是廢寢忘食、兢兢業業,如今也快可以用“桃李滿天下”來形容了。剛工作的幾年,父母還算年輕,一直在家裡種著幾十垧水稻田,農閒的時候還可以去北京和女兒團聚,如今年齡大了,地承包出去,拿著手中的積蓄在離女兒家不遠的地方置業,一家人生活也是其樂融融。

日子要想過的好,人老有所依,不一定非要養兒子,女兒也是兒,誰說“養兒能防老,無兒真煩惱”?純屬謠傳,只是為自己“重男輕女”找的藉口。只要能“以身作則”教育孩子成才,如今,無論城鄉居民們生活水平越來越高,養老保險問題也在不斷的提高,中國的這種“養兒防老”的養老的狹隘觀念勢必被破除,養老方式也最終會由“以家庭為主”轉向“以社會為主”。

期待那一天早日到來,忘記說了,小編父母也沒有兒子,但日子過的也不錯。


駿景農業


1、

看到這個題目,覺得我最有發言權了。


我出生在農村,我們就姐妹三個,我是老大。


小的時候,也經常聽人說,家裡沒有男孩子,沒人給父母養老等等。那時候,雖然父母比較開明,但是我隱隱約約也能夠覺出他們內心的不安。


一是有一種“傳宗接代”的思想在作怪,二來也覺得將來女兒們都嫁出去了,沒有人守在身邊。也怕自己孤獨終老。


我上學成績比較好,而且小的時候脾氣比較急躁。所以父母不看好我,不願意讓我在家。大妹妹從小性格溫和,而且上完初中就不上學了。


小妹妹從小跟個男孩子一樣,好像也很沒有耐心的樣子。因此,大妹妹成了留在家裡的最佳人選。


村裡人知道父母要把大妹妹留在家裡招贅的想法以後,很短的時間內,家裡的門檻就差一點被媒人踩壞。


最終跟離我們很近的一個小夥子訂親了,他家哥兒四個,他是老四。其實一說招贅,好像名聲不好聽。


所以,當時他們訂親的時候,請了見證人,寫下字據:大妹妹兩口子婆家那邊跟其他哥哥們一樣養老人,我們這邊,所有的家產、房子、地都是大妹妹的。父母將來由他們養老送終。將來的孩子也姓我們這邊的姓。


他們其實兩邊老人都養著。


後來,他們結了婚。生下了小外甥,很漂亮的一個男孩子。


再後來,我考上學跳出了農門,兩個妹妹,都相繼來城裡,買房、找工作,都在城裡安了家。


由於當時大妹妹也沒多少錢,又有老人們一起住,所以同樣的12萬塊錢,他們沒有買100平米的2室的單元樓,而是買了市區邊上的一座帶院的三上三下的房子,為的是臥室多,都能住得下。


讓人想不到的是,這個房子住了3年,就面臨拆遷。補償了他們2套房子,還有一些配套的車庫、倉房。光房子一共260多平米,摺合成錢大概有170多萬。


爸媽跟大妹妹住在一起。有的時候也來我家住上三、兩個月的。


爸媽哪個身體不舒服,我們姐妹三個商量好,誰方便就帶去醫院,輪流守護。出錢出力從沒計較過。



“媽,咱家還是存著點錢吧,姥姥姥爺誰有個病啊災的,需要花錢,起碼咱們能拿得出來。”女兒那天對我說。


因為相比兩個妹妹,我們生活水平稍好一些。孩子知道爺爺奶奶都有退休金,而姥姥姥爺沒有。這些也是我跟老公經常唸叨,孩子也記在心裡了。


爸媽現在在城裡已經住了有12年了。偶爾回老家,鄰居們都說他們氣色好,身體結實,都很羨慕。說如果要是生了3個兒子的話,可沒這樣的好日子過。


鄰居家三個兒子的,父母要為兒子蓋房娶妻、帶孩子,還有因為偏了這個向了那個,婆媳矛盾、妯娌不合。那家的老頭老太太受了不少氣。


2

原來說的養兒防老,是一種重男輕女的思想。因為以前農村機械化程度低,父母老了,不能做重活兒了,有兒子,自然會承擔一些重的體力勞動。


可是現在農村農活兒大都機械化了。人們坐在地頭兒,麥子就變成錢放進腰包了。


還有老人病了,出錢出力,以前在農村習慣上也是兒子。但是現在大家可以去醫院看看,那些在床前伺候老人的,有幾個是兒子?還不都是女兒們在忙碌。


再者,實行計劃生育以來,農村會有很多一女或者兩個女兒的家庭。父母把全部心血都放在了養育女兒們身上。將來女兒們也一定會承擔起照顧父母的擔子,肯定不會坐視不管。


如果孝順,兒子女兒都一樣,如果不孝順,“養兒防老”就是一句笑話。



河北農民頻道,經常看到一些調解類的節目,農村的比較多,有很多兄弟姐妹為了一些家產鬧得雞飛狗跳,親情撕裂。


曾有人感慨:“一對爹媽能夠養活五、六個子女,但是五、六個子女養不活一個媽。”這是多大的諷刺?


3

不管是生了兒子還是女兒,只要健健康康,就是上天賜給我們的禮物。他們投奔我們而來,我們就要盡最大努力把他們養大,教育好。


養兒,並不一定是為了防老。



因為,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們看到了一個小生命從呱呱墜地,到長成翩翩少年,那是一種很幸福、很有成就感的事情。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體會到了快樂。


養兒方知父母恩,因為養育孩子,我們知道了父母為我們的成長付出的心血。也能夠原諒父母原來做的不完美的地方。在他們老年的時候,我們會像小時候,他們對待我們一樣有耐心,陪他們慢慢變老。


在孩子成長中,他們依賴我們,陪伴我們,讓我們感受到了被需要,這也是一種愛的體現形式。


是孩子教會我們愛與被愛,讓我們的人生更完滿。


新的時代,養兒不是為了防老,而是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互相成全。


父母陪孩子長大,孩子陪父母變老。這是人間最美的畫面。


幸生


曾經,農村最為推崇“養兒為防老”這個理念,總感覺女兒是嫁出的閨女潑出的水,到老了就會指望不上。

在農村,兒子多了還有一層意思,那就是在村裡沒人敢欺負,正所謂上陣父子兵,打仗親兄弟,一個家庭如果有幾個壯小子,那麼在村裡即使很窮,卻也沒人敢惹你。

這在那個時候的農村真的很重要,而且家裡有兒子還有個最最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傳宗接代。而那些只有閨女的家庭,就會受到歧視,甚至被稱為“絕戶”了,因為閨女始終都是要嫁人的,嫁出去生了孩子就會隨了夫姓,自己這門血脈到這裡算是斷了,所以,那時的農村人對此很是重視,感覺家裡沒兒子就永遠也抬不起頭了。

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女性越來越受到更多的尊重,婦女這半邊天在家裡所佔的份額越來越大了,所以,現在的農村人對生男生女已經看得越來越淡了,最起碼在很多地方的農村就是如此。

在農村,我們甚至看到了這種現象,那就是女兒越多的人家,老人越是享福,隨著兒媳的強勢崛起,靠兒子養老已經不指望了(當然,這不是全部,但有蔓延之勢),在我們村就有一個很典型的例子。

老唐今年都八十多歲了,兒子在城裡生活,嫌老唐不愛衛生,找了N個理由不讓老唐來城裡跟著自己生活,當然,這樣的態度大多都是他媳婦決定的。

老唐每當生病的時候,都是他五個女兒輪流伺候,兒子根本都不帶回來看一眼的,讓人心塞的是,在老唐的心目當中,依然疼愛他的兒子,這讓幾個女兒心裡更是難受,可照顧老父親的勁頭,依然沒有受到一絲影響。


佰秀農業


看到這個問題,我想說兩句,我是廣西人,嫁到安徽蕭縣。怎麼說呢,這個地方其實不窮,但卻落後。拿我住的這一片來說吧,先說說我婆家,老公有個妹妹,嫁到淮安,公婆說嫁出去的閨女就潑出去的水,以後家裡有什麼都不關閨女的事。去年婆婆摔傷住了一個多月的院,小姑回來看了一個星期,小姑心疼我們就說醫藥費跟我們平攤,當時花了1.6萬,才能報銷3000多。平攤的話就是8000,公公說不用你是出了嫁的閨女,這些事情不用你操心,這是你哥的事。這事過去了誰都沒有提,也沒有因為這個事有什麼意見。事後我只說我婆婆,你可注意些,我們一家就靠你兒子一個人養家。

沒多久我母親要辦退休,大概需要交五萬塊這樣,我上有一個姐姐,下有一個妹妹。我們家那邊沒男孩。現在父母主要是跟著姐姐過。我家那邊需要我湊兩萬塊,我婆家聽了就受不了,又拿出嫁閨女那套事來說,我就心平氣和的跟他們說,我們家沒有這樣的,男孩女孩都一樣得孝順父母,沒有說單是兒子的責任,像我家這樣沒男孩,那我父母難道就沒人養老了嗎?我婆婆說我們這邊就是這樣的。我說我才不管這些,我又不是賣給你家的,當初結婚你們又沒有給我彩禮,改口費,我都喊你媽媽了。我要是連我親生父母都不孝順,你指望我能孝順你?我婆婆被懟得沒話說。我笑著跟婆婆說,不是說這兩年要拆遷嗎?到時候分得房子錢啊,都是我的。她說這哪能啊?還得有你妹的一份哩。切。我都懶得理他們。說實話跟公婆的關係不好也不壞,沒有為什麼事吵過架。但絕對不像一家人,關係很客氣。這邊像這種事真的太多了。只要需要出錢的事出過嫁的閨女總是撇得乾乾淨淨。家裡如果老人去世了留下點東西女兒又都是自家人了。這邊普遍都是這樣。就連這邊的80後90後很多都這樣,跟她們聊天,總說出嫁閨女哪裡還管孃家的事。你都不能理解,這80後90後都是接受過教育的人,也都到外面幹過活怎麼還會有這種思想?

在我們家兩個女兒,昨晚還說什麼再得要個男孩,不然以後沒人養老之類的話。一口回絕了他們,他們指的是公婆叔叔嬸嬸。現在兩個閨女把她們兩養好就可以了,要是多個兒子,將來如果遇上個通情達理的兒媳婦還好,要是遇上不懂事的,想讓他們給你養老是不可能的。有的會說既沒生她,又沒養她,她為什麼要給你養老,再說孫子孫女,你要是月子裡沒伺候她,沒幫她帶孫子孫女,將來她也不會管你,看過也聽多了。現在有的媳婦最愛說的話就是今天不幫我帶孩子不伺候我月子,將來她怎麼對我我怎麼對她。說白了就算你幫她帶孩子把她供起來她也不一定能給你養老和孝順你,她只要不攛著兒子不給你養老就好了。現在那個年輕人願意跟老人住一塊的?我個人的觀點什麼還得靠自己,自己多存點錢養老才是正經。


愛喝茶的桐兒


養兒防老是一句老成語,成語出自陳元靚的《事林廣記》的“養兒防老,積穀防饑。”

在農村,只有閨女的家庭著實不多見。但也不是沒有,我一個舅媽的孃家就是隻有女兒,還有我家對面的診所他家也是都是女兒,而且我覺得過的都很幸福,事實上只有女兒的家庭不會比有兒子的家庭過的差,相反會過的更滋潤。

其實不止在農村,哪兒都一樣。養兒防老這個觀念依舊在中國人的觀念裡腐朽著,只不過農村更為嚴重,雖然說二胎政策開放之前中國的計劃生育挺嚴的但對於農村人來說,與生子這種大事相比,計劃生育根本不值一提,人們的觀念裡就只有“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對父親,要有一個兒子來子承父業。對母親,她需要子孫成群來承歡膝下。可事實並不是這樣。

我媽經常給我爸講那個段子:”如果你愛一個男人你就給他生一個女兒,等他老了還有一個小棉襖跟他撒撒嬌逗他開心❤;如果你恨一個男人你就給他生一個兒子,等他老了還有一個人跟他叫板,拍著桌子要車要房。”雖然說每次我都會被他倆虐到但每次老媽這樣說我都很開心。🙈事實也是如此,即使老話說窮養兒子富養女,單養兒子負擔真的超級大啊有沒有(廣大父母應該深有體會的)。小時候每天被他的吵鬧搞到崩潰,長大了還要操心婚車婚房問題,萬一找一個大城市的女朋友……

我一個爺爺輩的鄰居,他兒子在上海工作,找了一個上海女孩兒,結果家裡除了父母住的房子全賣了給他湊了個上海房首付,現在他們有了孩子我那個爺爺和他老伴兒還得去給他們帶娃……養兒防老的反義詞是養虎為患,事實證明是養兒防老還是養虎為患那?(當然也有非常孝順的兒子,比如我爸😘)

敲黑板劃重點,只有閨女的家庭有多幸福,一定要讓你們看到。

外婆一共有四個孩子,其中老大老二老三都是女兒,老四是個男孩。說實話我這個舅舅不是特別有本事,蓋房子的時候這三個姐姐沒少幫忙,錢也沒少拿,舅舅相當於一個甩手掌櫃。舅舅和舅媽在外面幹活,家裡五個孩子全靠外婆外公帶著,現在孩子在城裡上學也是幾個姑姑幫忙照看,外婆家的茶米油鹽也靠幾個女兒常回家帶去。再來說說前一段時間特別火的《我的前半生》,羅子君的媽媽可是沒有兒子,可是她除了那個小女婿混賬特別鬧心之外不是也過的挺好。

種種例子告訴我們:養兒能防老,養兒也不一定能防老。倒不如小棉襖來的暖心。

其實呀,不能看社會大眾的例子來決定生男生女,這都一樣,子女孝不孝順大部分得看他們有沒有這個盡孝之心,看別人家現在過得怎麼樣倒不如以身作則言傳身教來的實在。(我覺得這點我的父母做的特別好,所以告訴大家正確教育真的很重要!)


就是莎莎啊


很高興和大家討論這個問題。

在農村,養兒防老觀念深入人心。一是兒子多了,養老的負擔就沒有那麼重;二是兒子多了,說話硬氣,不怕讓人欺負。

當然,實際情況是怎麼樣的,這個需要另外討論。

關於只有女兒的家庭,我這裡有兩個完全相反的案例。

1、大姑家。

大姑生了四個女兒。

她這個人吧,很是守舊,到現在還是耿耿於懷,就是因為沒有兒子。現在每一次見到我們,就熱心腸的叮囑說一定要多生幾個,生兒子。

但是大姑家境還是蠻好了,兩口子都是公務員,而且姑父曾經還是當地的某緊要部門的一把手。

現在四個女兒都出嫁了,嫁得不遠,對象家境也不錯的。表姐們本身也都是事業單位的,他們的對象也全部是事業單位的和公務員。

大姑和姑父也到了退休的年齡,大姑就很焦慮以後怎麼辦?沒有兒子,誰照顧年邁的他們?他們也許覺得女兒們應該也指望不上。

其實吧,表姐們隔三差五的就過去看他們,買衣服買食物什麼的,一堆堆的,有什麼好吃的也惦記著老兩口。

甚至一個表姐和老公都商量好了,家中留有一個房間給老兩口住。

目前姑父就常住在哪個表姐家,但是大姑依然覺得那是別人家,怕人家老人有意見。

2、某鄰居家

家旁邊某鄰居就是三個女兒的。

但是她的家境比我大姑家的就差一點,普通家庭。

三個女兒現在已婚,且嫁得也不遠。

但是老人孤苦伶仃,沒有人管,吃不飽穿不暖。

人老了,家中的地就種不了,也沒有額外的收入。

餓得慌了,每天拿著一個盤子全村轉悠,問人家要吃的。衣服也破破爛爛的,蓬頭垢面的,嘴裡絮絮叨叨的不知道在說什麼。

女兒們也會來看她,但是贍養問題一直都沒有達成什麼協議。


養兒防老很多時候只是一廂情願。

因為兒子將來養不養你,你不知道。我想在各位身邊肯定也會有一些案例,兒子不願意贍養父母親的吧。

都是生女兒的,女兒會不會養你,你也不知道。女兒願意,但是夫家的不願意;女兒可能也沒有能力去理會那麼多,姐妹多了就會推諉。

所以吧,生了兒子還是女兒,都不重要,也不要想那麼多,以後自己的老年生活怎麼辦。趁著年輕,賺多點錢,自己給存一筆自己養老,讓活的更加的自在和有尊嚴。


圍觀歷史的吃瓜群眾


農村養兒防老,是一種傳統觀念,隨著現代養老制度的改革,這種“養兒防老”的思想越來越沒有了市場。現在很多人對生兒生女不是特別在意,只有閨女的家庭也比較常見,那麼這些家庭現在過得如何呢?

一、我有一個鄰居家裡養了七個女兒,最後才生了一個兒子。以前被計劃生育處理得相當嚴厲,可以說是家徒四壁,最小的女兒連家都沒有敢進,直接送給了外婆撫養,孩子們也跟著受罪,嚐盡了人間辛酸。不過現在苦盡甘來,七個女兒今天你回孃家看看,明天她到孃家送點東西,老兩口現在吃喝不愁,鄰居都說他們享福了。不過養七個孩子的辛苦,也許只有他們自己有最深的體會。

二、還有一個村民鄰居,總共養了三個女兒,沒有兒子。老頭子整天說自己是“絕戶頭子”(意思是自己沒有兒子),活著沒意思,沒有臉見自己的列祖列宗,結果有一天,他真的跑到自已父親的墳前上吊自盡了。“草根影像”認為如果能有三個女兒,實在是一件幸福的事,人家都說女兒是父母的小棉襖,將來會體貼地照顧自己,比養兒子強多了。這個村民因傳統觀念而想不開,實在是太愚昧了。

三、沒有兒子也有沒兒子的煩惱。女兒嫁出去之後,也成立了自己的家庭,有時由於工作和生活關係,不能經常回去看看父母。特別是做父親的,如果無法獨立生活的話,女兒又不方便照顧,這時就略顯尷尬了。比如說洗澡這樣的事情,就不甚方便了。這時就需要國家在社區養老方面有所創新,成立專門的機構如養老中心,專門負責無人照顧老人的生活起居問題,讓老人老有所養,無後顧之憂。

“草根影像”的分析有道理嗎,歡迎關注交流。


草根影像


別人家我不知道,但我姑姑家就是一個只有閨女的家庭。

我小時候記得最清楚,姑姑每次回到我們家幾乎都是和她婆家吵了架才回孃家來的。於是我很早便知道了女人嫁到婆家如果象姑姑那樣生兩胎都是女兒是會被夫家嫌棄的。我們去姑姑家玩也能感覺到那些親戚朋友異樣的目光。特別是姑姑的小姑子,生了兩個兒子彷彿很了不起似的。他們的年齡正好和表姐她們年齡相當,但大家在一起爭東西吵架打架了,被她們的奶奶一家人最先罵的一定是表姐她們兩仔妹。



一晃十多年過去了,大表姐和二表姐雖然各自成了家。但她們兩仔妹都把姑姑家當成了自己家的根據地。今天給姑姑買一件衣服,明天又給姑姑燙個頭髮,後天兩仔妹又計劃著帶姑姑兩口子去旅遊什麼的。兩個姐夫也真是怪,在自己家裡象個少爺一樣,到了姑姑家勤快的還真象姑姑的兒子一樣,隨叫隨到。反到是兩個表姐隅爾還會在姑姑面前發一下脾氣,不過很快大家又和好入初。姑姑兩口子不計較,兩個表姐更是不會計較。前幾年,表姐兩仔妹還商量著把姑姑兩口子的養老保險給買了,徹底讓姑姑兩口子不再擔心養老問題。以前我每次見姑姑都是愁眉苦臉的樣子,現在,姑姑說不上三句話都是一個哈哈大笑。五六十歲的人了,紅光滿面,現在每次看見她和她的小姑子坐在一起,我都會產生她小姑子是她婆婆的錯覺。反正姑姑家時常都有閨女孫子在旁邊,一家人開心的很。



現在我也為人父母了,時常聽見和看見有些老人一說起自己的孫子都滿臉歡喜,一說起自己的兒子和媳婦就滿腹怨氣。想想姑姑一家人,我覺得家裡有兩個閨女生活還是很美滿的。


王子書童


養兒防老這個話題一直都是農村人的主題,以前只要誰家生了兒子那真的是都會為他高興地慶賀的,以前在農村生兒子了都是大擺酒席慶祝的。因為在農村有兒子了,才能保證自己的下半生,也才能讓一家人在村裡不被欺負,也才有能撐起整個家庭。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在很多地方生了兒子還沒有生女兒開心了。就我村幾個沒有生兒子的家庭在我看來過得確實要比有兒子的舒服得多。

現在來說農村的受教育程度還是普遍比較低,大部分年青一代也只是上完初中高中就沒有他讀書了,然後就去工廠打工,對於這些男的父母的壓力是非常大的,要為他準備新房,還有娶媳婦的彩禮錢等等,現在不管是城裡還是農村的說完全不靠父母的基本上是很少的,所以現在也是為什麼生兒子沒有生女兒高興了,生兒子的壓力要明顯大於女兒的。

就我們村幾個沒有兒子的,只有女兒的現在年紀也不大,父母也才四五十歲,所以還看不出來,但是現在過得確實很好。就拿我鄰居來說吧,兩個女兒,大女兒結婚了找的是本地的,小女兒還沒有結婚,二十一二歲,現在買了一個車,就在城裡開了一個小店面。母親基本上就是每天玩,家裡狠多年前就修了房子,因為沒有兒子也沒有想過去城裡買房。父親就是搞室內裝修的,也是一個小包工頭。家裡的條件在我們這塊算是很好的了。造我們呢另外一個組上也有兩個女兒的,都嫁人了嫁到縣城去了,父母現在幫其中一個帶孩子。基本上也不出去打工什麼的。

生女兒的壓力是明顯要小很多的,而且現在國家對於農村老人的養老也是很是看重的,所以也不擔心老了之後養老的問題。但是不得不說最好還是生一兒一女是最好的,女兒遲早是要嫁出去的,等到七八十歲要是走不動了身邊還是要一個能伺候的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