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跑步姿勢,遇見更好的自己

掌握跑步姿勢,遇見更好的自己

對於一名初級跑者而言,這個問題還是很重要的,至少我是最近才有更深一層的體會。

因為,標準的跑步姿勢,不僅可以節省體力,還可以跑得健康、提高配速。一個人的雙臂、腰、腿、腳在跑步中的姿勢優劣,將決定這個人能跑多遠、跑多快。

比如,上肢雙臂擺動的姿勢不宜幅度過大,才能節省體力,保障軀幹的穩定與健康,否則不僅在大幅度左搖右晃中容易疲勞,也易導致身體受傷甚至在力量不足時摔倒。

要克服此毛病,除有意識地控制雙臂擺幅外,還要在奔跑時,認真體會雙臂擺動時力量由上至下傳到腰部,再由腰部扭送帶動腿部的協調一致性。這個協調性體悟出來了,雙臂、腰、腿力量的連貫性和整體性就會形成,主動調控雙臂擺幅到一個合理範圍內。

若能如此,跑步會輕快省勁不少,徹底擺脫之前主要依靠下肢向前奔跑帶動腰與上肢的力量由下至上的舊有跑步模式,迎來新生。這其中,體悟腰部扭動發力帶動腿部向前奔跑,是關鍵。

當然,這並不是說腿部不使勁,而是說節省了腿部的不少力氣,讓其在原有力量下,可以跑得更遠更快。畢竟,腳還是要沾地,藉助地球母親賜予的反作用力把身體向前推進的。

不止如此,一旦練就了力量由上而下協調一致發力的跑步姿勢,你無論從事任何體育運動,比如打籃球、踢足踢、扔沙球等都會開始運用腰部力量帶動全身發力,形成“腰馬合一”整體勁道,提高自身的爆發力、衝擊力,玩得更爽快。隔壁老王也只能拜你為師,求取練腰真經了。

這多好。

不過,要做到這一點,也並非易事,除了多跑步、多體會,還真沒什麼捷徑可走。

需要提醒的是,在上肢、腰和下肢形成連貫性力量的過程中,保持上部身體向前的微傾與學習用腳前中部跑步,很重要。

保持上部身體向前微傾,這一點好說,在跑步中稍微注意一下就能實現,要不然,你直立或後仰,也無法形成腰部帶動大腿向前的姿勢啊!

用腳前中部,也就是腳掌跑步,這個還是需要有意識地練習才能實現。因為,每個人的腳長得不同,有的腳弓高,有的腳弓低,有的還是平足,用腳掌著地跑步大家感受不同的。腳弓越高越容易,也輕鬆,腳弓越低,就越難,甚至會有疼痛感。

先天不足,後天來補。這時候,通過定期跳繩提高腳掌力量,通過購買一些專業跑鞋、學習專業的鞋帶系法緩解腳弓不高帶來的先天不足,提高用腳掌點地奔跑的能力,就很重要了。

另外,有一點也很重要,就是一定不要有心理壓力。第一不要在跑步速度上為自己增加太多壓力,第二也不要在跑步距離上設定太高目標。因為,我們大多數人的奔跑,是為健康,而非競技。跑速、跑步距離,是掌握標準跑姿、不斷奔跑提高力量等後水到渠成的結果,無需太在意。

跑步技術慢慢品味到了,掌握了,跑量足夠多,營養也跟上了,爆發力、耐力都到了新高度,想跑慢都難,跑得不夠遠都會覺得不爽快。

總之,別急,慢慢跑,堅持跑,掌握技術,積蓄力量,一定會在未來遇到那個更好的自己。

(完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