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本《德道經》校正今本《道德經》:上善似水,靜而得道

心本《德道經》校正今本《道德經》:上善似水,靜而得道

前言:心本《德道經》的編寫,主要依據高明先生的著作《帛書老子校注》。高明先生是著名的古文字學家、考古學家,採用歷史文獻學對上百種世傳版本進行勘校,同時結合歷代名家註釋,得出一個結論:1973年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老子》甲、乙本,是至今後人篡改最少的版本,世傳眾多版本經後人篡改已經嚴重失真,世傳王弼本(王本)《道德經》最接近帛書《老子》原貌。

第八章

甲本:上善治(似)水,水善利萬物而有靜。居眾之所惡,故幾於道矣。居善地,心善潚(淵),予善,信,正(政)善治,事善能,蹱(動)善時。夫唯不靜(爭),故無尤。

乙本:上善如水,水善利萬物而有爭(靜)。居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矣。居善地,心善淵,予善天,言善信,正(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王本: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居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校正結果(緣由詳見《帛書老子校注》原文):

1、今本“上善若水”,甲、乙原文為“上善治水”和“上善如水”,“治”與“似”同音,此處應訂正為“上善似水”。

2、今本“水善利萬物不爭”,高明先生先生並不否認,但根據王弼註釋,更傾向於“水善利萬物而有靜”。

3、甲本“居眾之所惡”疑脫落“人”字,眾版本大多有“人”字,高明先生認為應有“人”字,可是本人認為沒有“人”字,“眾”應指眾生,不僅僅指人,還有其它生物,因而本人認為甲本無誤。

4、今本“與善仁”應訂正為“予善天”,“仁”非道家之用詞,乃後人篡改。“正”通“政”,“政善治”可同用。

王弼注:人惡卑也.道無水有.故曰幾也.言(人)[水]皆應於(治)[此]道也。

心本《德道經》第八章整理如下:

上善似水,水善利萬物而有靜。居眾之所惡,故幾於道矣。居善地,心善淵,予善天,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白話文翻譯:上善之人好像水一樣,水善利於萬物而且虛靜無為。居眾生所厭惡的地方,因此如同道一樣。居住效仿大地,心胸深不可測,言語有誠信,行為效仿上天,國政能大治,做事量力而行,行動合乎時機。所以人只有不爭權奪利,才會沒有過錯和怨恨。

心本《德道經》校正今本《道德經》:上善似水,靜而得道

故事說明:《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太公姓姜名尚,又名呂尚,是輔佐周文王、周武王滅商的功 臣。他在沒有得到文王重用的時候,隱居在陝西渭水邊一個地方。那 裡是周族領袖姬昌(即周文王)統治的地區,他希望能引起姬昌對自己的注意,建立功業。

太公常在番的溪旁垂鈴。一般人釣魚,都是用彎鉤,上面接著有 香味的餌食,然後把它沉在水裡,誘騙魚兒上鉤。但太公的釣鉤是直 的,上面不掛魚餌,也不沉到水裡,並且離水面三尺高。他一邊高高 舉起釣竿,一邊自言自語道:“不想活的魚兒呀,你們願意的話,就自 己上鉤吧!”

一天,有個打柴的來到溪邊,見太公用不放魚餌的直鉤在水面 上釣魚,便對他說:“老先生,像你這樣釣魚,100年也釣不到一條魚 的!”

太公舉了舉釣竿,說:“對你說實話吧!‘我不是為了釣到魚,而是 為了釣到王與侯!”

太公奇特的釣魚方法,終於傳到了姬昌那裡。姬昌知道後,派一 名士兵去叫他來。但太公並不理睬這個士兵,只顧自己釣魚,並自言 自語道:“釣啊,釣啊,魚兒不上鉤,蝦兒來胡鬧!”

姬昌聽了士兵的稟報後,改派一名官員去請太公來。可是太公 依然不答理,邊釣邊說:“釣啊,釣啊,大魚不上鉤,小魚別胡鬧!”

姬昌這才意識到,這個釣者必是位賢才,要親自去請他才對。於 是他吃了三天素,洗了澡換了衣服,帶著厚禮,前往番溪去聘請太 公。太公見他誠心誠意來聘請自己,便答應為他效力。

後來,姜尚輔佐文王,興邦立國,還幫助文王的兒子武王姬發, 滅掉了商朝,被武王封於齊地,實現了自己建功立業的願望。

通過以上故事可知,姜尚(姜子牙)是道家思想著名代表人物之一,又被後世稱為“武聖”,七十二歲才出山協助周文王和周武王建立周朝,後功成身退,被封為齊國國君,可謂善始善終。他直鉤釣魚的故事流傳至今,故事表達的思想與本章很相似,直鉤釣魚看似荒謬,其實是大智若愚,姜尚的修為已經上升到水的境界,72歲才伺機而動,厚積薄發,不勉強魚兒上鉤,你情我願,輔助周王平定天下,這種行為叫“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心本《德道經》校正今本《道德經》:上善似水,靜而得道

心得體會:

1、本章是《德道經》中爭議最多的一章,自帛書《老子》出土後,世傳版本《道德經》遭到人們質疑,爭論焦點是:是“上善治水”還是“上善似水”。高明先生的校正更傾向於“上善似水”,反對者認為水有善有惡,大禹治水就是實證,水只有通過治理才是“上善”,更有利於的證據是帛書《老子》原文為“上善治水”。

對於這種說法,本人贊同高明先生的說法,“治”和“似”同音,而且帛書《老子》乙本寫的是“上善如水”,王本是“上善如水”,“似”、“如”、“若”三者含義相似。再者結合老子全文,水善近於道,既然與道相似,就不是人為行為,而是無為,用“大禹治水”這種“有為”證明“無為”好像不妥。

還有老子文中“上德不德”與“上善似水”含義類似,上德之人沒有德的想法,無思無為,方能得大道。因此“上善似水”這種無為的“上善”更接近道的含義。

2、本章另一個爭論是“予善天”還是“與善仁”,從老子的思想體系來講,“仁”並不是他所推崇的,文中很多地方都反映出老子對“仁”是持不支持態度,比如“大道廢,有仁義”,比如“失道而後有德,失德而後有仁”,比如“絕仁棄義,民復孝慈”,都證明等同於道的水不會“與善仁”,此處疑為後人儒家篡改,因此“予善天”是老子本義,天是天道的意思。

3、本章老子通過觀察自然,思考後得出一個結論:水的特性最接近道。通過講述水的作用和狀態,闡述了“水善利萬物而有靜”,然後再說人的行為要像“水”一樣才是“上善之人”,才能沒有過錯和怨恨。

綜上所述,本章老子用“水”再次闡述了什麼是道,水的特性接近於道,“上善似水,靜而得道”,姜尚直鉤釣魚的行為,正是他按道家思想指導自己的行為,從而成就了偉業,同時成功身退,利物不爭,避免了很多儒士“兔死狗烹”的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