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報丨紹興東浦街道「四平台」打造智慧治理樣板

2018-11-10 10:27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阮帥 孫金良 謝雲飛

浙江日报丨绍兴东浦街道“四平台”打造智慧治理样板

東浦街道“基層治理四平臺”建設(圖片由東浦街道辦事處提供)

“基層治理四平臺”建設是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數字化轉型背景下基層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架構,塑造“互聯網+”基層治理的新理念。作為紹興“基層治理四平臺”標準化建設鎮街的代表,紹興市東浦街道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堅持以創新發展“楓橋經驗”為抓手,圍繞“網格全覆蓋、工作無縫隙、服務零距離、管理無漏洞”四大目標,全面打造“四個平臺+綜合指揮+全科網格”基層社會治理的“東浦模式”,並依託全省領先的“四個平臺”運行系統,切實發揮信息化手段在社會治理創新中的作用,主動對接百姓的民生訴求,全力打造全省領先的“楓橋經驗”升級版。

插上“互聯網+”翅膀 激活基層治理“神經末梢”

拿出手機,打開“平安通”APP,熟練地拍照點擊……如今,在基層走訪中,東浦街道“網格長”陳國偉和轄區所有的網格員一樣,已是一部智能手機不離手。他說:“在巡查時,我們的巡查軌跡會被自動定位並記錄,發現、上報、處置時間的全過程也會被記錄,做到處處留痕、閉環管理。”這是東浦街道“基層治理四平臺”建設帶來的變化之一。

條塊分割、條塊分治,不僅制約經濟社會發展,更是基層治理的“老大難”問題。為化解基層社會治理力量捉襟見肘的“尷尬”,東浦街道從去年開始探索“基層治理四平臺”建設,凝心聚焦“信息集成、綜合指揮、屬地管理、全科網格”等重難點,實施“互聯網+基層治理”,形成綜治工作、市場監管、綜合執法、便民服務4個功能性工作平臺,並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具有東浦特色的新型基層治理體系。

當社會治理插上“互聯網+”的翅膀,基層的“神經末梢”便也隨之激活。

近日,東浦街道邵家村第二網格員陳美英在巡查中發現,轄區學校附近有遊商佔道經營,嚴重影響道路交通,破壞街容街貌。陳美英隨即將現場圖文情況通過“平安通”APP上報到街道綜合信息指揮室。指揮室接到信息後,按照事權交辦給綜合執法平臺,聯合相關部門開展集中整治行動,成功取締流動食品小攤販4戶。從情況反映到問題解決,耗時不到1天,靠的正是東浦街道“基層治理四平臺”建設。

東浦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基層治理四平臺”的建設,從縱向看,解決了“看得見的管不了,管不了的看不見”的問題;從橫向看,解決了“基層工作條線力量、信息資源有機整合”的問題;從面上看解決了“加強政務服務,破除群眾辦事難”的問題。

如果這個“多合一”的平臺是統籌一切的大腦,那麼一個個網格則是構成大腦的細胞。目前,東浦街道共有網格74個,專職網格員57人,兼職網格員379人。如今,東浦街道每位網格員平均每月上報信息達35條以上,平均處理事務時間比之前縮短一半以上,網格總體辦結率達99.9%。

“智慧天網”全覆蓋 “雪亮工程”守平安

走進東浦街道綜合信息指揮室,儼然一張智慧“天網”在眼前鋪開, 400餘隻監控探頭的影像資料在這裡彙集,25平方米的DLP大屏幕上可以隨時查看轄區各重點場所的實時監控畫面,也能實時追蹤網格員們在巡查時的軌跡,並記錄下網格員發現、上報、處置事件的全過程。

在“基層治理四平臺”打造過程中,東浦街道以“雪亮工程”為抓手,一方面將公安治安、智慧城管和重點行業、重點部位的社會化視頻監控全部納入指揮室;另一方面,對轄區重點區域、路段、橋樑及一些監控盲點進行補充,實現重點公共區域、重點行業、重點領域視頻監控覆蓋率100%,聯網率100%。

眾多監控探頭收集到的“海量”信息,還將定期生成運行圖、數據圖、網格圖,經過大數據分析總結後推送給有關部門的工作人員。據統計,2018年以來,東浦街道共利用這些監控探頭髮現並取締流動攤點67個,其中依法立案查處31起,罰款11300元,發揮了較好的監測和管理效果。

東浦歷史悠久,其中老街巷弄眾多,視線難及的“死角”也相對較多。為了讓“天網”實現全覆蓋,並能夠及時應對火情等突發狀況,東浦街道在古建築、人員密集場所、群租房等地都安裝了煙霧探測器等智能設備,並將系統直接接入綜合信息指揮室。一旦出現火災警情,該系統將直接反饋到平臺通知工作人員,幫助這張智慧“天網”看到街道的角角落落,提升監測和預警能力。

今年8月份,指揮室工作人員從監控視頻中發現轄區南村御龍灣附近有煙霧冒出,疑似發生火情,立即電話通知該村所屬網格長。網格長接到通知後5分鐘內趕到現場,反饋為附近群眾在焚燒秸稈。經過勸導後,事主自行澆滅。

如今,東浦街道的眾多網格員和群眾像是一個個移動“攝像頭”,他們穿梭在街頭巷尾,隨時可以通過平安通APP、平安浙江APP、“醉美東浦”微信公眾號等多種渠道,用“隨手拍”的形式,將在生活中發現的如汙染環境、公共設施破損等問題以圖文形式上傳,為後臺工作人員提供信息,方便及時進行處理,助力基層管理和服務進一步優化。

轉變治安管理思路 探索基層善治之路

有了“硬件”,東浦街道還創新管理模式,探索出了一整套長效運行機制。東浦街道以信息採集、分流交辦、執行處置、信息反饋、督查考核為事件處理的主線,實現“受理、執行、督辦、考核”的閉環管理機制,預設事件處置流程,讓基層治理效率再“提速”,交辦流程也變得更加順暢。

為了明確主體責任,東浦街道建立起平臺工作月會商機制。每個月月底,街道黨工委都會召開街道黨政聯席會議,而各線分管領導每週都要主持“四個平臺”工作協調例會,針對“四個平臺”運行中的重要信息和情況組織會商,並研究對策進行完善。在綜合信息指揮室,每天都有街道班子成員輪流坐班值守,對當天發生的突發情況和上報事件按照首問責任制負責協調處理。

為了提升網格員的綜合素養,讓網格運作效率更高,從前期培訓到清單式完成重點任務,東浦街道對網格員們進行全流程管理。在剛性制度和高效考核管理辦法的督促下,網格員們也更有動力,從2017年至今,街道網格員日常走訪村(居)民家庭、企業共95634戶次,發現並上報問題22461條,網格總體辦結率達到99.9%。

目前,東浦街道“基層治理四平臺”建設總體進展良好,實現了基層工作的留痕管理、智慧管理,對街道幹部、派駐機構網格員實行定量評價,特別是綜合信息指揮室的投入使用,打造了一個非警務的社會治理中心,對社會治安、城鎮管理、防汛抗洪、平安建設等基層治理重點工作,發揮了極大的作用,初步形成了“百姓有事找平臺、基層治理靠平臺、民生服務用平臺、幹部鍛鍊到平臺”的良好氛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