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不僅僅是1+1=2!深挖房價與樓面價之間不可告人的關係!

知識普及:樓面價是什麼?

樓面價是單位建築面積分攤的土地出讓價格,即一個項目在銷售時,單位售價中所包含的土地成本。

樓面價的計算公式是:

出讓土地價格除以該土地允許的最大建築面積。

絕不僅僅是1+1=2!深挖房價與樓面價之間不可告人的關係!


我們舉個實例吧。

XXXX置業有限公司於2016年7月12日以1.415億競得地籍編號為GX3-32-1的一宗住宅商業用地,地塊佔地面積62180.2平米,容積率不大於3.9。在算樓面價之前,需計算該土地的建築面積,建築面積指建築物各層水平面積的總和。通俗點講,就是一個小區所有建築物每層面積的總和。

絕不僅僅是1+1=2!深挖房價與樓面價之間不可告人的關係!


建築面積=佔地面積×容積率

建築面積=62180.2平米×3.9=242502.78平米

樓面價=1.415億/242502.78平米=583.5元/平米

即南飛鴻十年城的樓面價是583.5元/平米。

拿地這麼便宜,售價這麼高!你這個黑心的開發商,我%¥#*&@(因包含敏感詞,已屏蔽)

醒醒各位!要製作香噴噴的麵包首先得有面粉啊,樓面價只是項目的土地成本之一。後邊還有大頭呢。

那麼,一個樓盤從拿地到建設到最終出售,都包含哪些支出呢?最終的房價應該怎麼算呢?

絕不僅僅是1+1=2!深挖房價與樓面價之間不可告人的關係!


深度剖析:樓面價與房價的關係

房價除了包含樓面價之外,還有土地契稅、市政配套費、建築成本、財稅管理費用等方面的費用,這些費用構成了房價的“五臟”。

而這些費用只有樓面價和地價可以通過計算得出具體數據,其餘費用在每個項目上均存在很大的差異,沒辦法給出一個具體的數據,只能給出大體範圍。

房價=地價(30%)+建設成本(40%)+財稅管理費用(含企業所得稅,10%) +預期利潤(12%)+其他(融資、管理和營銷等,8%)

備註:此處的佔比只是大概的比率,實際浮動比較大,僅供參考。

1、地價 佔比30%

樓面價≠地價

樓面價只是土地出讓價格,不是地價。地價除了出讓價格外,還包含土地契稅(土地出讓價格的3%)、市政配套費(西安2018年4月11日新增了地鐵專項配套費,變為240元/平,之前是150元/平)等。

備註:數據來源西安財政局

地價=樓面價+土地契稅+市政配套費

還是用南飛鴻十年城來舉例。

項目地價=樓面價+土地契稅+市政配套費=583.5+17.505+150=751.005元/平

備註:項目拿地在2018年4月11日之前,市政配套費按照150元/平來計算。土地契稅=土地出讓價×3%,即項目每平米土地契稅為17.505元。

即南飛鴻十年城的地價成本是751.005元/平。

絕不僅僅是1+1=2!深挖房價與樓面價之間不可告人的關係!


根據房管局數據,南飛鴻十年城2017年10月24日公佈的房價數據是12000元/平(2017/7/10 拿地)。

地價751,房價12000!開發商瘋了嗎?!

各位淡定,別忘了算城改支出成本呀~

絕不僅僅是1+1=2!深挖房價與樓面價之間不可告人的關係!


南飛鴻十年城屬於高新區英發寨村城中村改造項目,補償金額:41655.3794萬元(拆遷補償及土地整理費用10401.9719萬元;安置面積建安成本28584.6558萬元;養老保險568.5287萬元;前期土地徵收等補償費2062.9739萬元;建校出資費37.2491萬元),這些拉拉雜雜的算下來GX3-34-10地塊(即南飛鴻十年城住宅、商業部分)樓面價達到了4045元/平。(數據來源:房天下土地網)。

看見沒,城改房雖然拿地價格低,但是安置費用才是真正的大頭

2、建設成本 佔比40%

建設成本:房屋建設從始至終包含的所有費用,涵蓋人工、規劃設計、材料、基礎設施搭建、管理等一切費用,即建設小區要花多少錢。

建設成本是房價中最複雜、最難算的價格之一,尤其是一個分多期開發的項目就更難計算,只能估量。

以西安為例,住宅的建設成本大致在3000-3500元/平。(數據來源美城)

胡說!我一個朋友的鄰居的大表舅的隔壁的王小二是總承包,說一般的建設成本只需要1500-2000元/平,在你這怎麼這麼高?肯定是收了開發商的黑心錢!你這個#¥%@……

等等哎大哥,總承包與開發商是按照兩種不同的算法來計算的。

絕不僅僅是1+1=2!深挖房價與樓面價之間不可告人的關係!


總承包一般是按照總佔地面積來計算建設成本,即總建設成本平攤到每平米的價格,這樣算下來建設成本差不多是1500-2000元/平。

但是對於開發商來說,項目的有些部分必須建設,但是沒辦法出售,這部分的花費就要轉嫁到其他可售的部分中去。如,地下車庫(部分不可售)、花園景觀、物業管理用房、園區道路等部分。

有些項目還會按照規定建設一定面積的安置樓或者經適房,這部分的虧損基本都要折算到可售部分。

甚至一些與建設無關的費用也得折算到建設成本中。如環評審查、施工圖審查、交通組織審查等等各種審查,不審不給建奧~

如果按照開發商這種方式計算,西安住宅的建設成本達到3000-3500元/平不難理解,甚至有些項目還會更高。而且2018年3月之後,西安建築材料價格上漲了10-15%,而這些就會直接體現在房價上。

3、預期利潤 佔比12%

注意!不是淨利率達到12%。

房地產行業是暴利行業嗎?

現在不是。

騙人,成交金額那麼大,利潤肯定不少!

大家是不是忘了“土地增值稅”,俗稱“反房地產暴利稅”,作用一目瞭然。目前我國實行的政策是對土地增值率高的多徵,增值率低的少徵,無增值的不徵。即賺的越多的房企,需要繳納的增值稅就越多。

一般來說,房地產的淨利率最高能達到25%左右,尤其是在房地產黃金期。但現在,房企淨利率已經很難達到10%以上。據中原地產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房地產行業主流企業,平均淨利率高達12.4%,而2015年與2016年均不到10%而2017年淨利率上漲的原因之一是前期土地成本普遍較低。

除了地價、建設成本、利潤、財稅等部分,還有融資管理和營銷部分的花費(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土地增值稅等,佔10-15%)。

一般情況下,市場越熱,或者開發銷售週期越短,所需要的管理和營銷成本越低。依照目前的西安市場來看,大部分項目別說花錢做營銷了,捂盤惜售、秘密開盤、一問三不知,甚至關門“培訓”,恨不得隱身只對全款客戶可見!去年之前鮮有的“日光盤”,今年已經司空見慣了。

前期拿地價格較低,後期管理和營銷成本降低,雖然建設成本有升高,但“一路高歌”的房價無形中拉高了利潤空間。簡言之,2018年上半年,西安房企“賺美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