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縣曾爲人民大會堂編織竹沙發54套

華縣竹編技藝源遠流長

華縣竹編作為一項傳統手工技藝,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已有千餘年曆史。據記載,秦漢以來,華縣從事竹編的藝人很多,晚清至上世紀初,華縣有“十里紅杏,綠竹千頃”的優勢,竹編遂成為農戶的家庭副業。

華縣曾為人民大會堂編織竹沙發54套


華縣竹編主要分佈在沿山地帶,竹器編織的主要原料是青竹和部分木質材料,其工藝最主要的是破篾和編織。竹編制品不但構思獨特,工藝精湛,而且造型精美,種類繁多。

1960年,華縣群眾為人民大會堂陝西廳編織竹沙發54套,讓華縣竹編美名遠揚。改革開放以後,在竹編老藝人靳天寶、張凌雲、李龍本等指導下,華縣竹編在陝西及西北一帶聲望很大,產品更遠銷國內13個省市及日本等國。

華縣曾為人民大會堂編織竹沙發54套


華縣竹編技藝遍佈全縣各地,但在高塘塬區尤為盛行。塬區有數百畝竹林多處。高塘鎮有世代相傳竹編技藝的南堡行政 村和以編織竹篩等為專業的王嶺村,大明鎮有以編織大小竹籠為主的崔馬行政村等。在王嶺村,我們看到80多歲的老編織藝人王萬春、70多歲的東連寶和60多 歲的女竹編能手韓淑蓮等竹匠們,製作竹編時嫻熟高超的技術。只見他們把竹篾破得薄如紙、細如線,熟練地將竹篾盤繞交疊,篾隨手轉,忽上忽下,忽左忽右,竹篾在他們手中彷彿有了生命,變得靈動而歡快,令人眼花繚亂,堪稱手工技藝一絕。他們在編織中,不論是纏幫沿還是編篩底,都特別講究花紋圖案,編織的物件, 酷似一幅精美的藝術品,既有實用性,又有藝術性,令人歎為觀止,拍手稱絕。

華縣曾為人民大會堂編織竹沙發54套


竹器編織的主要原料是青竹(其韌性大,編織出來的竹器結實、耐用、顏色青而亮)和部分木質材料。其工藝最主要的是破篾(也叫撕篾)和編織。其中破篾是竹編的關鍵,篾破得好壞直接關係到竹編的好壞。將選好的青竹按照其粗細長短以製作各種竹器不同的尺寸,用鋸子鋸成不同的長短節,將竹梢留下在編織過程中量才使用。將鋸好的青竹節用竹刀破開後,按其需要加工成面子篾和外形篾、幫沿子篾等。

華縣曾為人民大會堂編織竹沙發54套


待所有的竹篾貯備停當,就開始進行編織了。他們把破好的外型篾,根據編織竹器的大小放在地面上事先畫好的圖樣上,編織成相 互交叉的菱形圖案,踏好底子,再編織成框架,做好造型,等到編織到一定高度時,再把編織成的高低不等、長短不齊的篩子沿茬子,像編辮子一樣一根一根包嚴形 成一道道整齊有序、相互交錯、美觀的花紋。最後把已破好的且經過浸泡3—4小時的竹黃篾從水中撈出,用纏錐在沿子上錐成約一寸等距離的小孔,將竹黃篾從外 向內穿入小孔抽出來後緊纏在沿子一圈,一個竹籠的主體就成型了。

籠襻的製作也是很有講究的。選擇長約1米、粗約0.6釐米的新砍下來的硬雜木,將其放入七八十度的爐火中燻烤約40分鐘後,待木質變軟和有韌性時用力壓成半圓形,再用葛條將其兩端綁好,等冷卻後便可使用。籠沿纏著籠襻兒,籠襻兒連著籠沿,一個個精美的竹籠便大功告成了。

華縣竹編選料考究,構思獨特,造型精美,工藝精湛,樣式古樸典雅,美觀大方。且種類繁多,不光有磨面用的面蒲籃、淘麥篩,麥糠篩等,僅竹籠就有10多種,大、小竹籠、圓籠、馬蹄籠、背籠、小孩用的旦旦籠等。

華縣曾為人民大會堂編織竹沙發54套


高塘塬區的竹編,在繼承傳統技藝上不斷髮展創新,走上了產業化、規模化。韓淑蓮告訴我們,她們一家六七口人,一 天可編織成兩個踅篩,6個月可編300多個,一年就編踅篩一項可收入2000—2500多元,加上編織淘麥篩等收入達萬元之多。崔馬村的王進書說,我們村 是有名的編籠專業村,全村有130多人從事竹編業,年平均每戶可編大小籠400多個,全村年收入已超過百萬元。可以說做生意不出門,竹籠遠銷渭北白水、蒲 城、富平、黃龍、高陵、韓城等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