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存在渭南華州平原上的老鐵路(二):團結村至石堤河段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團結村至石堤河段

文字作者 宋朝峰 圖片拍攝 劉煥民

1966年,隴海鐵路華縣段南遷後,華縣老火車站逐步停止客運、貨運業務,昔日繁忙喧鬧的車站一帶安靜了下來。

遺存在渭南華州平原上的老鐵路(二):團結村至石堤河段

華州老火車站 劉煥民攝

這座車站所處的村子名為團結村。上世紀三十年代前後,河南及陝西周邊省份部分難民逃荒落腳於華縣。隴海鐵路華縣段(當時取名“華州車站,後改為“華縣車站””)通車後,一些難民便在華縣車站一帶尋找營生,其中,部分壯年勞力成為車站搬運工或從事車站其它工作。後逐漸在此落戶,形成村莊,因多數人來自五湖四海,大家相互照應,抱團生計,因而取名團結村。

遺存在渭南華州平原上的老鐵路(二):團結村至石堤河段

團結村遠景 劉煥民攝

車站東邊的鐵路路基已看不到原來的模樣,取而代之的是堅硬的水泥路面及幾座民居。

遺存在渭南華州平原上的老鐵路(二):團結村至石堤河段


車站西邊的土牆。

遺存在渭南華州平原上的老鐵路(二):團結村至石堤河段


從車站北側依稀能辨認出當年的鐵路路基。

遺存在渭南華州平原上的老鐵路(二):團結村至石堤河段


村民在路基上挖的窯洞

遺存在渭南華州平原上的老鐵路(二):團結村至石堤河段


遺存在渭南華州平原上的老鐵路(二):團結村至石堤河段


遺存在渭南華州平原上的老鐵路(二):團結村至石堤河段


沿車站西行數百米,即為黃河村。

遺存在渭南華州平原上的老鐵路(二):團結村至石堤河段


今黃河村東西巷道早年間為河道,即水源出自西溪河的晉公渠(俗稱“河”),村莊依河而落,村民黃姓居多,故而取名“黃河村”。村南高架橋緊北側,再顯涵洞。

遺存在渭南華州平原上的老鐵路(二):團結村至石堤河段


遺存在渭南華州平原上的老鐵路(二):團結村至石堤河段


此洞與站東遺存之洞各立車站東西兩側,長度相似,遙相呼應。兩頭紅磚封口,木門上鎖。

遺存在渭南華州平原上的老鐵路(二):團結村至石堤河段


遺存在渭南華州平原上的老鐵路(二):團結村至石堤河段


與此前時堡一帶所存涵洞相比,長度明顯增加。回望車站,豁然醒悟,車站東西一帶乃車輛停靠、調度所在,應為多軌路基,涵洞理所加長。

遺存在渭南華州平原上的老鐵路(二):團結村至石堤河段


與村民閒聊,提起黃姨娟肖之名,果然識得,匆忙間未及拍照。

遺存在渭南華州平原上的老鐵路(二):團結村至石堤河段

自黃河以西,路基轉至高鐵南側,出黃河村,折南尋路,入杜堡門樓進村。

遺存在渭南華州平原上的老鐵路(二):團結村至石堤河段


村北避處,墳塋座東西,雜木刺衣襟,殘洞南北相而立。

遺存在渭南華州平原上的老鐵路(二):團結村至石堤河段


遺存在渭南華州平原上的老鐵路(二):團結村至石堤河段


遺存在渭南華州平原上的老鐵路(二):團結村至石堤河段


遺存在渭南華州平原上的老鐵路(二):團結村至石堤河段


過鍾村,極近宜合堡。

遺存在渭南華州平原上的老鐵路(二):團結村至石堤河段

得老翁指認,村東南存涵洞,原為西溪河所用。

遺存在渭南華州平原上的老鐵路(二):團結村至石堤河段

腳踏古河道,猶見溪水長。遠望驕陽似火,近聞麥苗散香。

遺存在渭南華州平原上的老鐵路(二):團結村至石堤河段


西溪河自老官臺村東穿官道而出,分兩路灌田育稻,一路奔黃河,一路灌泥河。洞為水而生,水穿洞敞流,水洞相惜,餘者空悲慼。

遺存在渭南華州平原上的老鐵路(二):團結村至石堤河段


遺存在渭南華州平原上的老鐵路(二):團結村至石堤河段


涵洞以東,枯草之下,路基綿延數十米,繼而消失。

遺存在渭南華州平原上的老鐵路(二):團結村至石堤河段


自宜閤中央巷道奔西,上南北大道,於路西再遇殘基散落。

遺存在渭南華州平原上的老鐵路(二):團結村至石堤河段


遺存在渭南華州平原上的老鐵路(二):團結村至石堤河段


西至石堤河東壩,昔日“萬縷柔條臨綠水,幾行青眼媚春風”的“石橋官柳”已不復存在。

遺存在渭南華州平原上的老鐵路(二):團結村至石堤河段


一座鐵路橋墩孤零零聳立岸邊。

遺存在渭南華州平原上的老鐵路(二):團結村至石堤河段


入石堤河道遠望橋墩,氣派壯觀,自成一景。

遺存在渭南華州平原上的老鐵路(二):團結村至石堤河段


遺存在渭南華州平原上的老鐵路(二):團結村至石堤河段


石堤河西壩外側殘存的路基若隱若現。

遺存在渭南華州平原上的老鐵路(二):團結村至石堤河段

再行西去,即為老鐵路君朝段。

圖片拍攝:劉煥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