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氏」子彈難越行業壁壘:向左微信,向右釘釘

“羅氏”子彈難越行業壁壘:向左微信,向右釘釘

“36個同事,平均年齡27歲,上線7天吸引54家投資機構,3天內完成融資1.5億。”

8月30日,子彈短信官方發佈總激活用戶量超過400萬,距離子彈短信正式上線僅過去10天。同時,子彈短信方面對外宣稱:暫停所有采訪需求,暫不發聲,專職做產品。

這樣一款發展神速且號稱“解決了微信痛點”的即時通訊軟件,在羅永浩賣力的宣傳下,從互聯網圈和錘粉中不斷蔓延,逐漸發酵至朋友圈,卻在最當紅的時候突然低調。

“優化”微信痛點的子彈短信能否撬動微信這座10億用戶流量池,一直是外界爭議的熱點。雖然子彈短信方面和羅永浩均表示,無意挑戰微信,且子彈短信誕生於辦公場景,主要解決溝通效率不高的問題,目標人群是日常處理海量消息的商務人群,但子彈短信產品設計卻與微信十分相似。

向左微信,向右釘釘,借用網易雲信的IM技術,資訊流同時引用騰訊新聞和今日頭條,51家VC、7家科技巨頭的戰略投資部……怎麼看子彈短信都像待價而沽的資本商品,等著資本市場敲槌定價。

賣服務賣“痛點”

8月31日,知乎用戶“祥子”爆料稱“子彈短信是基於網易雲信SDK Demo改的套殼聊天UI”。

一時間,子彈短信抄襲一說甚囂塵上,甚至有人質疑子彈短信就是個整合軟件,用網易雲信的SDK搭建IM和音視頻,最大的語音特色是由訊飛提供的技術支持,中間的資訊流直接套用今日頭條。

隨後,網易雲信方面公開闢謠稱:“我們是專門提供IM和音視頻雲服務的PaaS產品,專門給類似子彈短信的C端提供技術支持,平臺上有幾十萬的企業和開發者在用我們的服務,不存在抄襲。”

業內人士也稱:“子彈短信只是用了網易雲信的服務器和底層技術,但是沒有抄襲這麼嚴重。”

據網易雲信的介紹,網易雲信是一款IM雲服務產品,將IM功能服務端以雲服務(SDK)的形式開放,僅需三步:在管理中心創建應用、獲得APPKey,免費下載網易雲信SDK,幾行代碼完成SDK接入,即可讓APP在短時間內接入強大穩定的通訊能力。

網易雲信的技術支持對創業團隊來說,即可節省人力也可節省前期的金錢和時間投入。

那SDK對IM軟件來說是否是核心技術呢?子彈短信是否犯了“紅芯瀏覽器”的“套殼之罪”呢?

藍鯨記者諮詢了相關的技術研發師,他說:“這個要看具體實現方式,一般來說,SDK應該不是IM最主要的部分。”

子彈短信最大的亮點是高效溝通,同時支持“語音輸入、文字輸出。”發送語音的同時會自動轉為文字附帶,且語音有進度條可以調整語音進度。

這一功能的推出得到了微信上深受語音迫害的用戶的追捧,微信大部分用戶都表示,看到長語音就崩潰,甚至根本不會點開語音,如果不發文字就拉黑的更是大有人在。子彈短信的這一創新同時滿足了發語音黨和發文字黨的需求。且搭載訊飛輸入法的子彈短信,語音識別率高達97%。

但是這些功能優化真的是用戶的“剛需”嗎?安裝一個訊飛輸入法是否就能解決微信的這一痛點呢?

如今市面上的輸入法都有語音轉文字的功能,且微信的語音也有轉化文字的功能,唯一欠缺的就是語音條不能拖動進度,一不小心點錯了還要重新聽一遍。可是作為社交軟件,作為即時通訊,很多語音聽過一次就不會再聽第二次,進度條這種功能在實際使用中真的頻繁嗎?

為追求高效率,子彈短信還推出來全局懸浮球,無需進入APP按住懸浮按鈕即可發送消息。同時推出快捷回覆功能,用戶無需進入聊天頁面,在APP消息列表頁面就可以快捷回覆。

但是這些功能是要基於好友數量多且消息繁多的時候才能看到它的價值,如今好多人為了“測試”而下載,至今好友列表裡好友數量仍是寥寥無幾,消息更是收不到幾條,這些看似十分便利的功能實在是“英雄尚無用武之地”。

打著解決微信“痛點”大旗的子彈短信,先把自己的社交關係鏈做起來,吸引用戶使用子彈短信才是當務之急。如果微信開發了相關功能,子彈短信又有多少勝算呢?

但是靠著這些“痛點”,子彈短信得到了極大的宣傳,既收穫了第一批用戶也獲得了資本市場的初步認可,7天的時間融資1.5億,10天總激活用戶量超過400萬。同時,還帶火了訊飛輸入法,帶動其母公司科大訊飛股價上漲,一個扒皮貼還帶火了網易雲信。

倉促間的“半成品”

在老羅不斷為子彈短信造勢的同時,子彈短信方面卻在大肆的招攬人才。

8月28日,羅永浩轉發了子彈短信的一則招聘IM服務端開發工程師、Android及IOS研發工程師等工程師招聘微博,並留言:“已經跟快如科技確認:子彈短信上線七天,已經完成第一輪1.5億融資。”

據天眼查顯示,第一輪融資的投資方是成為資本和高榕資本。

創始人郝希傑在接受界面新聞專訪時也曾透露:“目前子彈短信最關心的事情,是團隊和服務器能不能支撐高頻信息的穩定性,以及信息安全問題,1.5億元融資也將有很大一部分用於此。此外,新融資還會用在擴展團隊和產品推廣上。”

子彈短信自8月20日上線至今,僅IOS系統已更新了6個版本,可見子彈短信目前仍存在諸多BUG,服務器也尚不穩定。與其說是一個產品,如今的子彈短信更像一款為了融資倉促間推出的“半成品”。

甚至有用戶稱這不就是11年前的微信嗎?就連聲討子彈短信的理由都與當年的微信如出一轍:界面太醜、不靈活、加載慢、沒人用、服務器繁忙無法註冊……

7年前微信出現這些BUG還可以說是當時技術不達標,如今,子彈短信有什麼理由還存在這些問題?難道是為了“碰瓷”微信為自己造勢?甚至子彈短信的短信功能也被嘲諷倒退回了“飛信”時代。只不過飛信發短信是免費的,而子彈短信仍要付費。

據錘子科技客服回覆稱:若對方沒有安裝子彈短信,會以普通短信的形式發送,具體收費情況請以運營商為準,若對方已經安裝子彈短信或使用網頁版子彈短信,信息會通過數據網絡發送到應用內,不會產生短信費用。

雖然羅永浩在微博中稱,已經再跟運營商談合作,以後快如科技會買單。但是這個週期又要多久呢?

此前羅永浩曾在微博中提到,子彈短信上線7天,接觸了54家VC和7家科技巨頭,如今已知的只有兩家。據創始人郝希傑在接受界面新聞專訪時透露:目前阿里巴巴和騰訊都有和子彈短信接觸,但具體進展不方便透露。

而羅永浩多次在微博中提到,支付寶會接入子彈短信,雖然子彈方面多次否認挑戰微信,但創始人郝希傑在接受界面專訪時曾提到:未來也會考慮類似朋友圈的功能,但是如果子彈短信要做的話,一定會和微信做出差異。同時,他表示,子彈短信不打算切入陌生人社交領域,只關注熟人社交。

不知子彈短信不進入陌生人社交領域是否與大股東兼創始人王力有關,畢竟王力還是專做陌生人社交的陌陌COO。

在早先的一次採訪中,郝希傑還稱:做子彈短信的初衷是想要做一個像Slack這樣專注於本地化辦公溝通的產品。未來想做的是將辦公中多有環節打通,比如聊天、郵件、待辦事項、文檔、網盤、投票等等。

這樣的定位又讓外界認為子彈對標的不是微信而是釘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