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軒兒童文學|幻想之上要有現實功夫


曹文軒兒童文學|幻想之上要有現實功夫


兒童文學,幻想之上更要有現實功夫

——專家研討曹文軒現實主義兒童文學創作

中國藝術報記者 金濤


油麻地的丁旺夫婦連續生了兩個痴呆男孩——丁丁和噹噹。家庭的沮喪、外人的議論,使原本應該平靜的生活一片狼藉。丁旺夫婦不堪重負,一個離家出走,一個在事故中去世,堅強的奶奶獨自承擔了撫養兩個傻孫子的義務。丁丁當當雖然有智力障礙,但他們畢竟是活蹦亂跳的男孩子,每天起床向外跑是他們自覺又樂此不疲的功課。有一天,噹噹走失了。如何尋找噹噹?他們遇到了怎樣的事情和問題?一切未果,一切懸而未決……


曹文軒兒童文學|幻想之上要有現實功夫

曹文軒長篇系列兒童小說《丁丁當當》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


看了作家曹文軒的長篇系列兒童小說《丁丁當當》,評論家孟繁華被丁丁當當兩個孩子的命運深深吸引,他說:“這是一個流浪和相互尋找的故事。在流浪和相互尋找的過程中,作家努力發掘人性的善良和溫暖。這些人間暖意的符號或形象,是小說不滅的陽光。 ”

近日,由中國作協兒童文學委員會、中國現代文學館、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聯合主辦的“曹文軒現實主義兒童文學創作研討會”在京舉行,李敬澤、孫柱、張曉楠、高洪波、金波、李學謙、張之路、賀紹俊、孟繁華、張明舟、劉頲、李東華、徐則臣、李雲雷等作家評論家與會,大家以“擔當”“悲憫”“初心”為話題展開研討。活動現場,中少總社發佈了包含《丁丁當當》系列在內的曹文軒在中少總社出版的全系列作品的朗讀版,讀者通過掃描書中二維碼就可聽到由全國著名主持人和配音演員朗誦的曹文軒系列作品。

曹文軒是當代中國兒童文學的領軍作家,也是具有標誌性的作家,他的《草房子》《紅瓦》 《青銅葵花》 《大王書》等,已經成為當代兒童文學的經典作品。孟繁華說, 《丁丁當當》七卷出版後,讀者進一步認識了曹文軒的兒童文學世界。“這部作品以殘疾兒童作為故事主要講述的對象,表達了曹文軒對弱勢兒童群體的關注,也意在引起社會對這個群體的關注與關懷。弱勢群體,當然也包括先天缺欠的兒童群體,能夠得到社會的關注,使他們有尊嚴、體面地生活在這個世界上,這個社會才是一個完善、成熟和值得誇耀的社會。這方面我們做得顯然遠遠不夠。 ”


曹文軒兒童文學|幻想之上要有現實功夫

《曹文軒經典作品 世界著名插畫家插圖版 朗讀版》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2018年9月出版


談到曹文軒多年來的創作道路,評論家賀紹俊指出,無論社會時尚如何變化,曹文軒始終堅守自己的審美理想,追求“優美”的美學風格。賀紹俊說:“優美作為古典美學的精髓,是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否定和顛覆的主要對象。在先鋒文學最風光的年代,依然追求優美便成為一種保守、落伍的行為。這樣做需要勇氣,曹文軒有這種勇氣,也體現了他在美學上的自信。這一點在他寫《細米》 《青銅葵花》的階段表現得尤為突出。曹文軒特別講究形式美,無論是對語言文字的雕琢,還是細節的詩意化描寫,都構成了小說在形式上的精緻與完美。但他的唯美又不是為藝術而藝術,他把重心放在挖掘優美的精神內涵上,是一種具有思想深度的唯美寫作。 ”在賀紹俊看來,思想深度是兒童文學的“不能承受之重” ,曹文軒強調兒童文學的思想深度似乎走的是一條逆行線,但他成功了,關鍵在於曹文軒對兒童文學的本質有了更透徹的理解,他發現了兒童思維與成人思維之間的溝壑,他知道怎麼帶著孩子們繞開這些溝壑,或者適時地在溝壑上搭建一座小橋。賀紹俊說:“曹文軒寫作有一個突出特點,看似明白曉暢,其實內涵很深,以為就是眼前景緻,其實曲徑通幽。他的作品耐人琢磨,可以久久品味,有一種綿長的藝術感染力。 ”

作為曹文軒的學生,作家徐則臣的創作深受曹文軒影響。他說,曹文軒寫作的初衷是希望寫出為孩子打好精神底子的作品。如何打好這個精神底子?曹文軒將其細化為三個方面:有正當的道義感、有自始至終的審美價值、字裡行間要流動著悲憫情懷,而這三方面對應的則是苦難、詩意和悲憫。徐則臣說:“曹老師在很多方面非常傳統。他信守傳統美德,比如道義感,比如孝。曹老師經常說,一個連父母都不孝順的人,是可疑的。套用《論語》中的人而無信,不知其可,可以表述為,人而不孝,不知其可。跟孝悌、真實、忠誠一樣,正當的道義感也是檢驗一個人的最重要的試金石之一,而苦難,恰恰又是檢驗一個人真實、忠誠、孝悌和道義感的試金石。苦難還能培植美好人性。所以,在曹老師的小說中,主人公基本上都要經過苦難的錘鍊。曹老師也相信,這些苦難對讀者強壯他們的精神底子大有裨益。曹老師筆下的人物,要麼有物質困境,要麼經歷孤獨、自卑的精神劫難,要麼有生理缺陷。苦難都是人物形象成長壯大的必由之路,摧殘他們也成全他們。 ”


曹文軒兒童文學|幻想之上要有現實功夫

曹文軒長篇系列兒童小說《丁丁當當》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


與思想深度、苦難密切相關的,是曹文軒創作中始終堅持的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這也是此次研討會的主題。中少總社社長孫柱表示,新時代中國現實主義兒童小說,或關注當下社會表現少年兒童的生命狀態,或彰顯民族獨立與自由的求索,或追尋童年的記憶探求成長與文化的淵源,現實主義兒童小說在兒童文學創作多元共生的大格局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分量,也在某種程度上體現了當下中國原創兒童文學的高度。但如今在市場潮流的影響下,現實主義兒童文學逐漸在兒童文學市場邊緣化,各種奇幻文學作品逐漸佔領了中國兒童文學的主流,其他一些暢銷作品,雖可歸為現實主義,但往往徘徊在搞笑和娛樂的生活之流。曹文軒的現實主義兒童小說,在講述中國故事的同時融入擔當、美好和悲憫。他的作品以高貴的美感呈現出童年、人性與民族文化特徵,不僅在中國國內廣受好評,而且獲得了世界性的情感認同與價值認可。比如《丁丁當當》系列國內發行量500萬冊,證明了讀者對優秀現實主義兒童文學作品的渴求與高度認同。 《丁丁當當》系列還獲得了國際兒童讀物聯盟以殘障兒童為題材的全球最優秀兒童圖書獎,目前已翻譯成英語、韓語、希伯來語、阿拉伯語等多種語言,版權輸出至全球數十個國家和地區。

兒童文學作家金波指出,兒童文學有教育的、認識的、娛樂的功能,但是這些功能的取得,離不開讀者學會思考,要獲得思考的本領,就要關注原生態的現實,還要感受藝術創造中的現實,從而思考並回答我們面對的人生與世界。縱觀曹文軒的創作,他一路留下的足跡表明他從童年、故鄉、親人、朋友那裡,從不同的生活場景、歷史的風雲變幻那裡,得到了靈感,激發了想象,他選擇沿著現實主義創作道路一直走到了今天。

總結自己的創作,曹文軒強調了對於現實主義精神的重視。在他看來,現實生活中的那些故事是任何虛構、想象都無法相比的,他說:“現實主義精神,是人類文學史的魂。古今中外的文學經典,基本上都是現實主義精神的產物。但到了上個世紀中期,代之而起的是虛構、想象、幻想,現實主義被淡化。我們的目光漸漸從歷史、從現實之上挪移開了,而這些恰恰是文學創作的根本性資源。現實的神奇、出人意料以及其背後複雜而豐富的含義,遠遠超出虛構、想象所能給予我們的。由於現在很多創作對現實主義精神的淡忘,創作者不僅對現成的、絕妙的故事視而不見,而且還逐漸忘卻了功夫二字,忘記了對功夫的操守,包括現在的兒童文學圖書封面和插圖,大多隻有創意,而沒有功夫。有價值的創意,是建立在功夫之上的。中國的兒童文學是不是需要重新面對現實主義呢? ”

曹文軒兒童文學|幻想之上要有現實功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