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精的小孩》——讓孩子在愛中找到自我

————獻給所有曾覺得自己與眾不同的孩子!

《妖精的小孩》——讓孩子在愛中找到自我

你有沒有曾經覺得自己與眾不同?或者在某一時刻感覺與周圍的一切格格不入?亦或者你的孩子正經歷著這一時刻……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你可以試著讀一讀《妖精的小孩》。

雙十一購(剁)物(手)節時,我給大寶買了一整套推薦的課外讀物,其中就有這本《妖精的小孩》 。初見可以用“驚豔”來形容,迫不及待地翻開,讀起來簡直欲罷不能。

這本書的作者是美國著名的兒童文學作家和插畫家埃洛伊塞 • 麥格勞。她一生鍾愛奇幻題材的小說,還與女兒一起寫出了不少佳作。《妖精的小孩》是她的一部較為獨特的奇幻力作,榮獲紐伯瑞兒童文學銀獎。書中以奇幻故事的形式,討論了一個很現實的關於兒童成長的議題——自我認同。

本書的主人公是一個叫薩思琪的孩子。在歐洲的民間傳說中,Moorchild 是人類與妖精、巨怪或者精靈的混血兒,他們被遺留在人類世界中,雖然看起來是人類嬰兒的樣子,但實際上他們不是人,也不屬於精靈的世界。而薩思琪恰好就是這樣的一個孩子——她的母親是一個傾國傾城的妖精,而父親則是一個普通的人類漁民。

本書中所描寫的妖精,是一群天真單純,只知道享樂,不懂愛恨也不負責任的生靈,每天在人類看不見的地方過著快樂的生活。本來薩思琪會是他們中的一員,與其它小妖精一起無憂無慮的長大。可是有一天,老師發現她不能像其他妖精一樣學會隱身術,國王也因此而知曉了她的真實身份,於是她被消除了記憶,並以“狸貓換太子”的方式來到了人類世界。

《妖精的小孩》——讓孩子在愛中找到自我

然而,由於早期北歐農村的矇昧與偏見,像薩思琪這樣的孩子是不能被人類世界所接受的。村裡人很快發現了她的不同之處:會變顏色的眼睛——高興的時候是菸灰色的,惡作劇時就變成了丁香紫;能瞬間從池塘裡飛到樹上;從未見過風笛,卻拿起來就會吹…… 她就像那隻與眾不同的醜小鴨一樣,輕易地就成為大家攻擊的目標。大人們嘲弄她,小孩子也欺負她。

然而,薩思琪雖然忘記了妖精世界的一切,但是天性裡卻還留著妖精的單純,因此不知道如何去怨恨。

雖然不恨,但是同樣的,她也不懂得愛。慶幸的是,她在人間的養父雖然只是個卑微的鐵匠,內心卻十分疼惜這個女兒;養母更是待她如珠如寶,無論任何情形下都堅定地護著她。在她身份暴露被趕到屋頂上,所有村民都朝他扔石頭的時候,養父對她說:“…… 我不會讓他們傷害你的,永遠,永遠都不會。”那一刻,薩思琪感受到了一種陌生的情愫:“這就是愛嗎?也許帶著同情,但卻撫平了所有疼痛和怨恨。”

我是誰?這恐怕是一個大家都曾經想過的問題,然而對於11歲的薩思琪來說,真相卻有些殘酷。經過漫長的探索和自我懷疑,她終於想起了那些塵封的關於妖精世界的記憶,知曉了自己的真實身份。我們難以感同身受,一個11歲的孩子要如何接受這樣的晴天霹靂——她無法選擇自己的出身,卻先是被妖精的世界嫌棄,而後又被人類世界所不容,生存在絕望的夾縫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然而,這本書最震撼人心的地方正在這裡——得知真相的薩思琪沒有怨天尤人,而是選擇了勇敢面對。為了不拖累養父母,她默默地離開了;然後不顧生命危險,深入妖精的世界找回了養父母真正的孩子。

在那一刻,她學會了如何去愛。她比普通的妖精多了七情六慾;而跟那些愚昧偏見的村民相比,薩思琪又擁有太多美好的品質

這個與妖精和人類世界格格不入的孩子,身上卻閃耀著可貴的良善光輝。她最終以稚嫩的肩膀承擔了兩個世界給予她的痛苦和磨難,無怨無恨,活出了真實的自我

美國《書單》評論說——在這個故事中,最難的問題不是依靠魔法來解決的,而是依靠主人公對於殘酷真相的勇敢面對,依靠來自孩子內心的勇氣。

《妖精的小孩》——讓孩子在愛中找到自我

陪你的孩子一起讀一讀這一本《妖精的小孩》吧,無論他是覺得自己與眾不同,還是格格不入,都將能透過本書找到真正的自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