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有我也要”,小孩“攀比”不一定是壞事,就看家長如何引導

前幾天我陪孩子去兒童樂園玩,在那裡就發現大部分孩子身上都有嚴重的攀比心理,我總結了以下最常聽見的就是這幾類話:

"哥哥的棉花糖是大的,我也要大的!"

"我們班的小可說她買了這個變形金剛,媽媽我想要比她厲害的那個!"

"為什麼別人可以有,但是我就沒有,我不管,你不給我我就不理你了"

……

其實這種對話不僅僅出現在兒童樂園,家長在日常中也會發現,別人有的,孩子就想要;別人有的,孩子會想要更好的。

孩子小小就有很強的攀比心理,而且表現在很多方面,比得上就好,比不上就又哭又鬧,這讓很多父母都很擔心,現在這麼小就喜歡攀比,那長大還了得?

面對家長的擔心,我也很能感受。那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孩子的攀比心理。

“別人有我也要”,小孩“攀比”不一定是壞事,就看家長如何引導

孩子為什麼會喜歡攀比?

  • 受外界的影響

我們經常會說"天哪,那個孩子好可愛"、"這個東西我真的好想要,我肯定要買下來",以此來表達自己的心情。

不僅是孩子對外接觸的環境,還是在家庭裡,幾乎都會經常聽到類似的話。

而且在教育孩子時,我們又經常會用"別人家的孩子",有多麼優秀,多麼好看等來和孩子對比,以此來刺激孩子要多點努力,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受外界、父母的耳濡目染,也建立這種攀比的思想。

  • 孩子本身特性

攀比讓孩子產生榮譽感。孩子總是喜歡別人對他多一點的關注,因此他們會通過對比來讓別人的視線多停留在自己身上,提高自身的優越感。

比如孩子考了78分,排在全班第一名,你會誇他"好厲害呀,我的寶寶拿了第一名",他收到的信息是"我拿了第一名被誇了",成績的排名也是變相的攀比,讓孩子建立榮譽感。

而這是孩子本身就有的特性,他們內心渴望家長和老師多點關注,多點在乎,於是會在內心建立與他們的攀比,通過各種方式來"打敗"別人

“別人有我也要”,小孩“攀比”不一定是壞事,就看家長如何引導

攀比是把雙刃劍

攀比是把雙刃劍,在一開始聽到這個詞時,很多人會將它定義為是貶義詞,但是如果攀比用的好,也能夠帶來積極作用。

根據產生作用的不同,攀比心理被分為有正性攀比和負性攀比之分。

  • 負性攀比

百科的定義是:負性攀比心理指那些消極的、伴隨有情緒性心理障礙的比較,會使個體陷入思維的死角,產生巨大的精神壓力和極端的自我肯定或者否定。

  • 過度的攀比會消耗孩子的心理。

小孩子喜歡"比"是正常的現象,家長經常還會刺激孩子提高自身的優勢,但是過度攀比會使孩子產生較大壓力,如果"比不上"對方就會產生一種自我否定的自卑心理。比如孩子很努力想要拿到前五名,但是無論怎麼努力都進不去,久而久之孩子便會產生一種"不如別人"的心理,不想再繼續努力了。

而且不良的攀比有時候會讓孩子過度追求物質,造成孩子虛榮心過度。

“別人有我也要”,小孩“攀比”不一定是壞事,就看家長如何引導

  • 正性攀比

百科的定義是:指正面的積極的比較,是在理性意識驅使下的正當競爭,往往能夠引發個體積極的競爭慾望,產生克服困難的動力。

就比如孩子會通過攀比心理,來提高自身的競爭力。這也是父母常用在孩子身上的一種刺激性方法,比如"隔壁的小安又拿了全班第一名了,他不僅成績好,還特別有禮貌,大家都喜歡他"。通過暗示孩子來刺激他進步。

而且攀比會讓孩子有努力的動力,超越對方會讓孩子產生優越感和滿足感,所以為了達到一定的成果,孩子會增加自己努力的動力,在此期間,他會產生一種信念,幫助他克服困難,堅持下去。

“別人有我也要”,小孩“攀比”不一定是壞事,就看家長如何引導

家長好好引導,才能避免孩子產生“負性攀比”

  • 家長以身作則,建立孩子良性"攀比"

在日常的教育中,家長可以樹立榜樣,通過行為、語言溝通等多通過建立孩子良好的攀比觀來促進孩子健康發展,好的攀比能促進孩子的成長。

我們可以通過日常的"攀比"來提高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比如:

媽媽和寶寶一起解這道題,看看誰解的快;

明天寶寶和爸爸比誰能夠早日上課上班;

誰能最快收拾好房間;

……

通過家長的引導,建立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對此心理,而不是過度追求物質方面的攀比。

  • 告訴孩子什麼可以比,什麼不需要比

在孩子身上只有對世界的好奇,並沒有太多禁忌,孩子攀比都是一些簡單的原因,比如:媽媽因為我的成績排名前開心、大家都誇我的好朋友,但是我也很優秀啊等等之類的,本性並不壞,所以如果家長在發現孩子帶有錯誤的攀比心理時,要及時制止她。

舉個例子,孩子追求名牌的衣服,母親就可以和她說"衣服名不名牌不重要,重要的是這衣服合不合適你,穿起來舒服不",然後告訴孩子不是穿名牌的衣服就可以讓別人喜歡你,重要的是要有一個好的性格脾氣。

首先通過告訴孩子什麼可以比,什麼不可以比來完善孩子的健康心理,最後通過轉移攀比焦點來讓孩子變得更加優秀。

“別人有我也要”,小孩“攀比”不一定是壞事,就看家長如何引導

  • 樹立孩子正確的金錢觀,轉移攀比心理

孩子喜歡攀比,最需要家長擔心的就是物質上的攀比,這種攀比會讓孩子失去理智,盲目追求物質上的需求,甚至會做出一些瘋狂的舉動,比如盜竊等,嚴重點的還會搶劫。我們在電視網絡上看過數不勝數的案例,如果一旦讓孩子走上這條路,後果不堪設想。

所以,家長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金錢觀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孩子小時候,我們可以多讓他們耳濡目染一些"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通過講故事告訴孩子什麼都得來不易,要且行且珍惜,要懂得勤儉節約之類的。

  • 判斷對錯,對孩子錯誤的攀比心理說"№"

孩子還屬於懵懵懂懂的時期,對於一些事情無法區分好壞,所以這需要靠家長的引導,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是非觀、價值觀。

在孩子談及攀比的時候,家長要判斷孩子攀比方面的對錯,在家長面孩子說出一些錯誤的攀比時,家長要及時制止,對孩子說不。

有一些家長也經常會錯誤地拒絕孩子所有的攀比,和孩子說"這樣對比是不對的,你努力就好","攀比是虛榮的表現,我們只要簡簡單單就好了",然後讓孩子不去爭,活在當下,減少了想要努力的動力,做一個平庸的人。

但是在我看來,孩子攀比是把雙刃劍,有好的方面也有壞的方面,家長也不要一刀否定,有時候攀比給孩子帶來的,不僅僅是傷害,還能促進孩子內心的滿足感和榮譽感,促進孩子成長。

所以說,孩子建立正確的攀比心理,需要家長的正確引導,這樣"攀比"也會讓孩子越來越優秀。

“別人有我也要”,小孩“攀比”不一定是壞事,就看家長如何引導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