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別讓你的錯誤傷害孩子一生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早期心理成長需要父母給與正確的引導,但是很多父母卻不知道怎樣做好這位“老師”。我們一起來聊一聊:家長和孩子的那些事,共同關注兒童成長心理健康!

家長,別讓你的錯誤傷害孩子一生

二胎政策放開以後,許多家長都談到了同一個問題:我們生老二時,和老大說好了,他也同意了,可現在……緊接著,家長還會滿臉不解地描述“老大”的種種情緒和行為問題。

這時候,家長是不是應該考慮一下,關於生不生“老二”這件事上究竟是由孩子決定的,還是由家長自己來決定的呢?“老大”的態度家長們可以作為參考意見,但最終做決定的分明就是家長,那麼現在為什麼要孩子來承擔這個責任呢?

家長,別讓你的錯誤傷害孩子一生

“老大”不管多大,都只是一個孩子,並不懂有一個弟弟、妹妹,對自己意味著什麼!

所以,要不要“老二”,不需要“老大”來背鍋,家長需要做的是,根據孩子的年齡和理解程度,耐心告訴孩子,咱們家將有什麼樣變化,他的生活可能有什麼樣的變化,通過引導來減少此事件對孩子心理的消極影響,而不是和孩子來商量“同不同意”。

家長,別讓你的錯誤傷害孩子一生

正確的做法:

家庭的職責需要各自擔負起來,該父母決定的事父母決定,明確這一點,該怎麼平衡和管理照顧孩子,家長是不是心中有數了呢?

孩子的有些行為,需要家長來幫忙

經常在一些公共場合,看到一個年輕的媽媽走在前面,孩子在後面撕心裂肺的哭喊,“媽媽,媽媽……”

還有一些家長喜歡在孩子犯錯以後“嚇唬”孩子,“媽媽不要你了!”“爸爸不喜歡你了!”短期看來,父母達到了自己的目的,但這對於孩子的心理卻是極大的傷害。

家長,別讓你的錯誤傷害孩子一生

正確的做法:

其實家長對兒童的行為管理,應該在不同的年齡採取不同的辦法。孩子總是敏感的,尤其是兩歲以前的孩子,對一切都很好奇, 就算是一件不能讓孩子接觸或者會對孩子產生危險的物品,把東西放到孩子拿不到的地方,或者將孩子抱走,遇到孩子哭鬧的話,用另一個替代品來引導孩子也是不錯的辦法!因為大家都知道,在這個年紀對孩子講道理是沒有用的。

家長,別讓你的錯誤傷害孩子一生

孩子錯誤的行為及時糾正

在孩子三四歲的時候,家長就要開始制止孩子的不當行為,比如“不能動別人的東西”“不能打人”等,在語言制止的同時,家長還要有實際的阻攔,這樣孩子才容易慢慢的學會自控。

父母總是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但是要學會如何傳達給孩子,讓孩子建立安全感,感覺到“爸爸媽媽是愛你的,喜歡你的,會照顧好你的”,我們可以說“媽媽不喜歡你打人”,“你亂動別人的東西,我生氣了”!

家長,別讓你的錯誤傷害孩子一生

正確的做法:

批評孩子時,指出其具體不當之處,這樣才更有利於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

近年來,手機、PAD等電子產品在生活的任何場景呈現已成為常態,出現了一些新的問題:家長髮現給孩子手機或PAD玩,或者打開電視播放動畫片,孩子就變的安靜了,於是一玩好幾個小時,家長也樂得清閒。結果一段時間後發現,孩子語言明顯落後,不會和人交流互動,說的許多語言都是動畫片的語言,這下怎麼辦?

家長,別讓你的錯誤傷害孩子一生

早些年,國外已有文獻報道,過多、過早接觸電子產品會影響孩子的認知發展。而令人痛心的是,這種原本可以避免的傷害在我國兒童身上也出現了。在此,再一次提醒家長們,三歲以前的兒童要儘量避免接觸電子產品,否則會對兒童的認知發展產生不良影響!

家長學會放手

孩子是父母的掌中寶,家長甚至想時時刻刻守在孩子身邊!可是家長管的太“細”對孩子的成長反而會起到反作用!

對於學齡兒童,吃幾碗飯,穿幾件衣服,穿什麼顏色的衣服,讓孩子自己決定就好了。隨著年齡增長,孩子需要獨立判斷能力和責任感,該放手的時候放手,才是對孩子愛的表現!

家長,別讓你的錯誤傷害孩子一生

作為父母,我們應該意識到: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家庭的教育是密不可分的,父母的心理健康水平決定了養育的行為方式,會潛移默化地影響下一代,希望對沒有經驗的媽媽們有一定幫助,也希望孩子在正確的養育方式上健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