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鴻兵:吃藥貴,除了技不如人,更是因爲利益集團綁架了醫療體制

■ 文 | 宋鴻兵

本文節選自鴻學院微課堂《宋鴻兵解讀看病難問題》

現在中國搞仿製藥,因為你跟西方藥廠在同樣一個水平競爭,哪怕我們今年年底完成了289個藥品的一致性評估,你在市場中仍然難以抗衡西方藥業,因為它在中國市場上已經形成了長達30多年的利益分配結構,你想打破這個利益分配結構,談何容易?

你想想看,中國為什麼不讓印度仿製藥進入中國市場呢?難道僅僅是因為懷疑印度藥的質量嗎?聯合國都不懷疑,WHO(世界衛生組織)都不懷疑,連美國醫院都不懷疑,FDA(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也不懷疑。中國怎麼可能真的懷疑他的製藥水平呢?當然不會懷疑。但是為什麼法律就不讓他進呢?

這是多大的勢力集團在阻礙這件事啊。

宋鴻兵:吃藥貴,除了技不如人,更是因為利益集團綁架了醫療體制

《我不是藥神》出來之後,對全國的衝擊非常巨大,當然整個製藥體系的這些埋藏已久的深層次的問題也暴露出來了。

可能以前有一些沒有想明白,或者是一些沒有看透的重大弊病,這回被曝光出來了。如果印度仿製藥的產品質量不錯,我為什麼在專利藥到期之後還要保護西方製藥業那些製藥巨頭,再給他兩萬多億的利潤空間呢?這不是瘋掉了嗎?

(編注:2000年國家發改委頒佈的《藥品政府定價辦法》中規定,“原研藥”可以給予單獨定價權,簡單來說就是,外資醫藥巨頭們享有自主定價權。並且在中國,即使20年的專利保護期過了,醫藥公司依然可以享受單獨定價的優惠政策,無需遵循政府指導定價。)

宋鴻兵:吃藥貴,除了技不如人,更是因為利益集團綁架了醫療體制

這個時候高層才明白過來:這個問題吃虧吃大了。這就是為什麼中國現在開始準備讓印度藥進來了。為什麼要讓印度要進來?你看看中國現在,整個醫療開銷的成本巨大到什麼程度?

國家每年投入幾萬億到這個領域中,但真正花在病人身上的只有1/3,其他2/3都被浪費了。不是浪費在保險公司,就是浪費在流通領域,或者浪費在一些灰色地帶。所以我們的錢花的效率極差。

如果你讓印度仿製藥進來,可以直接逼迫跨國公司這些大藥企降價,他不降價市場就沒了。

當然,印度仿製藥進入中國,對中國的仿製藥企業也會構成非常沉重的壓力。因為他的水平比你高得多,他從1970年到2005年已經積累了35年,比你長得多,已經形成了體系上的優勢。在這樣一個競爭優勢落差之下,你想立刻超過他是有難度的。

宋鴻兵:吃藥貴,除了技不如人,更是因為利益集團綁架了醫療體制

所以我覺得對印度仿製藥最好的使用方法是,用印度藥去打跨國巨頭的價格,但是又不讓印度藥真正大量湧入中國市場。我就用它去拼價格,之後仍然要對印度藥進行一定的限制。

這種限制是為了給中國仿製藥的發展留下足夠的市場份額。如果沒有市場份額,其他東西都別談,都是沒有意義的。

印度當今在製藥工藝方面已經是世界數一數二的強國了。我們要客觀的承認。你會看到他在世界市場上,製藥業的競爭優勢跟中國製造業的競爭優勢是可以相提並論的。

2005年印度修改法律之後,西方藥企本來要回到印度市場,準備放開手腳大幹一場,但是卻發現在生產技術工藝上已經沒有優勢了。

宋鴻兵:吃藥貴,除了技不如人,更是因為利益集團綁架了醫療體制

所以他們對印度的態度發生了變化,不再跟你去拼製造工藝,因為沒有明顯優勢,成本也拼不過,那我們就合作吧。像美國很多藥企,比如輝瑞、惠氏,他們的很多專利藥到期之後,與其自己在美國生產,質量還趕不上印度的,價格還比他貴,那我還不如授權印度來生產。我可以降低生產成本,還是相當於原廠藥,然後搭著他們自己的渠道在美國進行銷售。

所以印度在2005年,本來是準備跟跨國製藥巨頭進行血拼的,結果突然發現行情變了,他大規模承接了美國醫藥業的外包製造。西方醫藥業的生產製造大量湧向印度。

所以你會看到印度藥在2005年之後大規模進入美國藥業市場。我看到FDA有一個40多頁的研究報告,在分析印度對美國醫藥市場影響力的時候,專門談到2005年是一個轉折點。這個轉折點就是由於西方製藥業在2005年之後開始大規模的外包生產製造業務給印度,讓印度製藥業來幫美國生產過了專利期的藥物。

同時美國藥企的科研,也就是新藥研發的過程也大量轉移到印度。

因為新藥研發在西方的成本很高,大概是一到兩億美元,但是在印度只需要1000萬美元,也就是隻要西方的5%~10%。而且這只是第一個過程,還要有臨床實驗。這個在西方的成本是3億到3.5億美元,在印度的成本是2000萬美元。

宋鴻兵:吃藥貴,除了技不如人,更是因為利益集團綁架了醫療體制

這樣一來你會看到西方製藥業和印度製藥業形成了一種分工。就像美國當年向中國轉移製造業,發生的情況是類似的。美國把大量的新藥研發的過程放到印度來進行,然後中間的各個階段,比如說一期臨床、二期臨床、三期臨床,這些東西也放在印度,然後生產流程也放在印度。那些國際製藥巨頭幹什麼呢?

他們成了一個巨大的銷售機器和控制市場渠道的這麼一個公司。西方製藥巨頭的優勢,以前是生產製造,而現在越來越強大的是市場營銷,還有它的宣傳。

對美國法律的控制,對美國醫藥界,特別對醫生群體和保險公司,這種關係深厚的網絡,是製藥業巨頭最大的資源。

現在製藥業的一個基本發展趨勢是大規模外包。所以對中國來說,第一步必須得把基本功給打牢,必須要像印度那樣,把仿製這關給過了,中國現在還沒過仿製藥這關。然後才是承接和加入國際大分工,因為你不加入國際大分工就沒有機會。然後你才能成為人家的合作伙伴,才能去承接大規模的製造藥品的外包工作,然後才能達到世界水平。

宋鴻兵:吃藥貴,除了技不如人,更是因為利益集團綁架了醫療體制

只有加入了國際大分工,在這個過程中,你才能慢慢去佔領世界市場,才能慢慢拿下一些新藥研發,才能拿下一些更高利潤的業務,才能走上健康的道路。這就是擺在中國面前的一個根本性的出路。

現在中國正在進行相關改革,比如我們看到藥品一致性評估對於中國的仿製藥是一個重大利好,但是能否馬上奏效?我沒有這麼樂觀。因為即便是國內某家藥企通過了一致性評估之後,你的藥價可能比跨國巨頭便宜,然後你又進了醫保清單,國家要給你一定的支持。但是你能夠確保醫院就會買你這個藥嗎?或者你怎麼去搞定醫生?

說白了,美國醫藥代表這套銷售制度,在搞定醫生這方面是很有一套的。他要控制美國的醫療體系,去搞定醫生,去搞定醫學雜誌,去搞定醫學教授和醫學院。這是一個龐大的組織體系,他們已經玩了幾十年了。

現在這套東西被移植到中國,所以中國的仿製藥,哪怕你價格比這些藥更便宜,哪怕你進了醫保清單,你也不能保證中國的醫生會採購你的藥,因為他們背後還有巨大的利益在裡頭。

藥的價格高,醫生拿的好處是不是也更多呢?肯定跟藥價有關係。哪怕兩者都在醫保清單上,一個20000,另一個5000,你看醫生開哪種?因為醫生具有處方權,所以儘管你的藥便宜,但最後並不一定賣得好。

宋鴻兵:吃藥貴,除了技不如人,更是因為利益集團綁架了醫療體制

所以如果我們仍然採取現在這種醫療制度,醫院不是由國家去直接支持他,而是讓他自己在市場中自謀生路,公立醫院都要靠自己去找飯吃的話,我估計你擺脫不了這套利益結構和利益體系。

如果醫生考慮問題,不是站到病人角度上去替他考慮怎麼少吃藥,怎麼吃最廉價,怎麼能取得最好效果的話,如果還是像現在這樣醫院必須要自謀生路,搞市場化的話,那即便國內的仿製藥發展起來,你也不能保證醫生會大規模的去用這些藥。

對於醫生來說,對於醫院來說,創收是他們切身利益攸關的事情,這是一個比這仿製藥工藝更難解決的問題。

這涉及到一個根本性的思路調整和徹底的醫療改革才能解決的問題。所以中國仿製藥之所以很難起步,第一是技不如人,你少了二三十年的技術積累。還有就是你這套醫療制度,天然就會壓制仿製藥,因為利益結構太深。

宋鴻兵:吃藥貴,除了技不如人,更是因為利益集團綁架了醫療體制

這兩個重擔壓在仿製藥這個事情上,即便通過了一致性藥效評估,也不會在短期之內改變現狀。要真的讓老百姓看得起病,吃得起藥,這是一個遠比製藥本身更難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