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訓練大腦,提高自控力?

海倫思維情商心理學


在著手提供自控力之前,我們需要先了解,到底什麼因素會對自控力產生影響?

美國心理學會指出自控力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一種有限的、會被損耗的資源。

我們在對抗誘惑的時候,會同時損耗著自控力。連續拒絕了幾個誘惑之後,我們自我控制的能力就會顯著下降(就像血槽空了需要補血一樣)。但不同的人,損耗自控力的速度是不同的。那麼,什麼因素會影響自控力的損耗速度呢?

1.動機和態度:被內在需求驅動的人,自控力更高

研究發現,一個人的動機和態度會對自控力損耗的速度產生影響。那些被自己內在的目標和需求驅動的人比較不容易損耗自控力。而那些認為自己是被迫在進行自我控制的人,以及那些出於討好和滿足他人需求去行動的人更容易耗盡自制力。

也就是說,如果你在做一件你自身渴望的事,你的自控力比較不容易被損耗。而如果你是出於外界因素而做一件事,你的自控力就會不堪一擊。

2.信念:相信自己自控力高的人,真的自控力會更高

信念對於自我控制來說也很重要:2010年,斯坦福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那些認為自己的自控力有限的人,真的會比較容易失去自控力;而相反,認為自控力沒有那麼容易被耗盡、對自己充滿信心和希望的人,真的能堅持得更久。

圖自pexels

3.情緒:不快樂的人自控力會比較差

研究者發現,不快樂的人自控力會比較差,因為不快樂的人對自己的未來沒有那麼多期望,也不在乎未來會有更差的結果——他們會想,“那又怎樣?”。因此,這些會想“那又怎樣”的不快樂的人,更容易做出一些只是眼下一時爽,卻會有長期損害的事情。

那麼,如何有效提高自控力呢?

1.長期規律地訓練

研究人員把自控力比喻成肌肉。就像前面說的,自控力是會被損耗的東西,就像如果你持續高強度地使用你的肌肉,你的肌肉會變得疲勞一樣。但是,這個比喻還有另外一個方面的含義。短期來看,你的肌肉會因為鍛鍊而變得精疲力盡;但長期來看,規律的訓練卻可以提高肌肉的力量。

類似的,逼迫自己做一些非常消耗自控力的事,在短期會讓你的自控力下降;而時不時這樣做,卻能讓你的自控力在長期有一個提升。

2.注意力分配策略

把你的注意力集中在誘惑上,即便是集中在“我要抵禦誘惑”上,你自控的目標也會更容易失敗。研究顯示,在你想集中注意力學習和工作時,簡單的一個舉動——把手機收到抽屜裡,就比把手機放在桌面上更能幫助你集中精力。

重要的是有意識地讓誘惑離開自己的視線、從而進一步離開自己的思緒;有意識地把注意力放到其他事情上。

3.執行意圖

執行意圖,具體是指提前思考完成任務可能會遇到那些干擾性的誘惑,如果出現了那些有阻礙的情況,自己的應對策略是什麼

——這樣的思考能夠極大降低這些誘惑出現時,對自制力的損耗,從而提高自控成功率。

比如一個人在戒酒,他要去一個社交場合,他提前對自己說“如果有人提出給我一杯酒,我就說我要一杯檸檬蘇打水”。這樣,他成功控制住自己不喝酒的成功率就會提高。提前做好計劃,能夠幫助你在那些時刻不需要損耗自制力地作出決定。

以上。

歡迎點贊並關注頭條號“知我心理學”——2017年度健康頭條號、悟空問答最佳乾貨科普答主獲得者,400萬用戶信賴的心理學社區,在這裡找到你的幸福生活。


知我心理學


專注冥想練習


如果你曾體驗過瑜伽練習,那麼你也一點會體驗過控制呼吸的感覺。調吸是瑜伽練習的一部分,聽過對呼吸的管理令得自己進入平靜和專注的狀態。同樣的,專注於呼吸,放緩呼吸的頻率是許多冥想練習的核心組成。已有許多研究顯示,簡單的呼吸練習有非常多的好處,其中就包括了緩解焦慮情緒,改善睡眠質量,增強幸福感。


冥想如何幫助我們實現這些目的的呢?冥想的時候我們的大腦究竟發生了什麼呢?腦成像研究發現,冥想時,大腦中負責胡思亂想、注意、情緒的這三個腦區都會參與進冥想的不同階段。2017年時,一篇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文章寫到,在對老鼠研究中,大腦幹中的神經元均參與了呼吸和冥想的平靜狀態。


幾百年前,人們就以及懂得通過放緩呼吸來促進和達成內心的平和。如今,控制呼吸也被用於在臨床治療中治療人們驚恐發作時過分覺醒的狀態。但幾個世紀過去了,呼吸和大腦活動間的關係,以及這背後的生理和神經基礎仍是科學界的一個謎。


呼吸除了能規律、持續地向肺部提供空氣外,還有著許多不同種類的呼吸節律,像沉重的嘆息,連連的打哈欠,急促的喘氣等等。這不難想到,不同種類的呼吸節律與我們的社交及情緒信號有著密切的關係。


2006年,Krasnow 等人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研究中寫道:腦幹的 pre-Botzinger 神經元群中的一個分群落和嘆氣有關。刺激這個區域的神經元,小鼠出現不停的嘆氣現象。在這一部分神經元被移除後,小鼠則會繼續保持正常的呼吸但是自此不再嘆氣。


隨後,2018年時,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更新的動物研究發現,這群在老鼠腦幹中的控制呼吸節律的神經元(preBotzinger complex),同樣也參與到了調節大腦平靜和覺醒之間的平衡工作中。研究員將這部分神經元的一個基因片段敲除後,小鼠的呼吸節律並沒有因此受到影響,但它們的平靜行為卻增加了,覺醒的狀態也減少了。而腦幹中的這部分神經元還連接且負責著調節大腦藍斑中的去甲腎上腺素神經元,而籃斑正是人腦中負責注意力、覺醒以及恐慌的一箇中心。


另外,在對人類的研究中有類似的發現,即冥想和呼吸有著密切的關係。法國國立健康醫學研究所的科學家 Antoine Lutz 及其團隊發現,比起那些不經常練習冥想的人,長期冥想者的呼吸模式更慢,而這個更慢的呼吸模式很有可能就意味著較低的壓力水平。



酷炫腦科學


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給自己定下目標,立下一個又一個的flag。比如立志每天12點前入睡、一個月戒掉煙癮、兩個月瘦掉10斤、一年讀完52本書……

然而,我們常常半途而廢,隨後把原因歸結為意志力不足,自控力不夠。事實真的如此嗎?

美國新聞Vox網站發表了一篇心理學家們對於自控力的最新研究。得出的結論是:人類在抵制誘惑方面,表現都是非常差的。

通過自控、用意志力來抵制誘惑,這種方式的有效性,其實被我們明顯誇大了,人都是天生不善於自控和堅持的。

認識到自己的意志力存在問題,是自控的關鍵。意志力就是駕馭“我要做”、“我不要”和“我想要”這三種力量。

現實中,我們常常會想象“自我控制”是個天使,它對面,有個魔鬼,兩個小人要打架決定勝負,一般來說,擁有強大意志力的人,才有能力打贏魔鬼。

但《自控力》的作者凱利·麥格尼格認為,那些看起來意志力堅定、擅長自我控制的人,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為他們根本就沒有打這場架。

凱利·麥格尼格 “意志力科學”這門課彙集了心理學、經濟學、神經學、醫學領域關於自控的最新洞見,告訴人們如何改變舊習慣、培養健康的新習慣、克服拖延、抓住重點、管理壓力。

這門課還闡述了人們為何會在誘惑前屈服,以及怎樣才能抵擋誘惑。此外,它還提出了理解自控侷限性的重要性,以及培養意志力的最佳策略。很快成為了斯坦福繼續教育學院迄今為止最受歡迎的課程之一。

即便是自控力很強的人,也覺得掌控生活是件令人筋疲力盡的事。人們不禁會問:生活真的需要如此艱難嗎?

很多人都覺得減肥的最大障礙是缺乏意志力。然而,新的科學共識是,肥胖是許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包括基因、食物環境,關鍵在於,不是缺乏意志力。

提高自控力的最有效途徑在於,弄清自己如何失控、為何失控。和許多人擔心的不同,意識到自己有多容易失控,並非意味著你是個失敗者。恰恰相反,這將幫助你避開意志力失效的陷阱。

研究表明,自詡意志堅定的人反而最容易在誘惑面前失控。比如,自信能抵制誘惑的戒菸者最容易在4個月後故態復萌,過於樂觀的節食者最不容易減肥成功。

因為他們無法預測自己在何時何地、會由於何種原因失控。自知之明是自控的基礎。認識到自己的意志力存在問題,則是自控的關鍵。

都看到這裡了,不如關注下我的公眾號吧:霍老爺(ddz_233)


霍老爺


人類自詡為理性動物,照理說我們的行為都是由我們的主觀意識控制的。但與此同時人類又屬於哺乳動物,很多時候情感卻佔了上風。比如眼前的這塊奶油蛋糕,理智明明告訴你它沒啥營養但熱量卻又很高,吃了對身體沒好處,可你卻總是控制不住自己,這就是典型的“自控力缺失”。

為什麼會這樣呢?神經生物學家們認為這是人腦的高級部位和低級部位相互博弈的結果。所謂低級部位,指的是負責控制食慾性慾等基本生理需求的那部分腦組織。這個部分進化的早,功能強大,幾乎不需要人類意識的參與就能把事兒辦了。

所謂高級部位,指的是人腦中負責接收外部信息,經過處理後再輸出相應指令的那個部分。人腦中負責這部分功能的組織位於前額葉,我們的記憶力、洞察力、決斷力和邏輯分析能力等等這些“高級”的能力都是由前額葉皮質負責的,這是我們的理性中樞。

雖然這部分腦組織進化得晚,但通常情況下我們的大部分行為都是由這個理性中樞來控制的。不過,每當我們遇到危險,或者某個基礎需求急需得到滿足的時候,大腦的低級部位就會分泌出大量激素,比如腎上腺素或者多巴胺等等,試圖奪回控制權。如果我們的前額葉皮質實力不夠強大的話,其結果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情感戰勝了理智”。

所以說,要想提高自控力,必須想辦法幫助自己的前額葉皮質,增加它的硬實力。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心理學家們提出過很多建議,下面我就來介紹其中的一個。哈佛大學人類行為學家弗朗西斯卡·吉諾博士在今年6月出版的《個人與社會行為學》雜誌上寫了篇論文,提出Rituals有助於提高自控力,幫助我們的理智戰勝情感。

Rituals這個詞不太好翻譯,奧運冠軍升國旗奏國歌的頒獎儀式可以稱為Rituals,納達爾發球前的那一連串固定的小動作也可稱之為Rituals,甚至你每次跑完步立刻把路線和成績截圖發朋友圈的行為也可以被叫做Rituals。

科學地說,Rituals指的是一套帶有某種儀式感的程序性行為。它們看上去似乎沒有任何用處,有些甚至顯得很傻,但吉諾博士的研究表明,這種程序性行為用處很多,增強自控力就是其中之一。

為了研究Rituals對增強自控力的作用,吉諾博士招募了一群正準備減肥的女大學生,將她們隨機分成兩組,一組只是告誡她們要控制飲食,另一組則要求她們每次吃飯前都要做這麼3件事:一,把食物切成小塊;二,把盤子裡的食物分成左右相等的兩部分;三,手握刀叉在食物上按3下。

這項研究一共進行了5天,研究人員統計了女大學生們每天吃下去的食物,驚訝地發現吃飯前先做3件事的那組大學生平均每天要比對照組少攝入200多大卡的熱量。換句話說,這個看似無聊的簡單Ritual以某種神秘的方式增強了志願者的自控力。

吉諾認為,我們每個人內心裡都會對自己有個評價,這個“人設”往往是通過個人行為來強化的。給災區捐款或者給老人讓座之所以會讓自己感覺好,就是因為這個行為強化了我們的“人設”,讓我們更加相信自己是個好人。Rituals的作用就是強迫我們做一組毫無意義的程序性動作,讓我們相信自己是一個自控能力很強的人。事實證明這個暗示對我們很有幫助,能夠促使我們選擇最理智的行為。

所以,如果我們知道自己在某件事情上缺乏自控力,可以事先選擇某個Ritual,每次遇到困難時就做一遍,加強自己的心理暗示,以此來達到增強自控力的目的。比如,大家經常會在朋友圈裡看到有人曬跑步成績,這就是一種Ritual,實踐證明能夠幫助你增強意志力,堅持完成每天的健身任務。


土摩托看世界


訓練大腦的方法有很多種方法。但訓練大腦的目的是提高自控力,這就需要一些特殊的手段了!比如說吸菸就是一種癮,如何才能戒菸呢!這就與自控力有關了!大腦是人類的神經指揮中心,人的行為都是由大腦發出指令,然後各器官組織去執行指令。要想讓我們不受外界刺激的影響,只有一種方法,那就是意志堅定。而意志又是由大腦來控制的,可身體有些需要往往能戰勝意志,去做一些不能自控的事。



要想讓大腦來控制住各種慾望,我認為有些宗教總結出來的方法比較實用!佛教的坐禪和道教的打坐都是一種很好的方法。通過這些方法能使人真正清靜下來,大腦思想集中去感悟人生,經常地按照這種方法去做,對大腦是一個很好的訓練,一些科學家對經常打坐的和從來不打坐的人的腦電波,進行了測試,發現經常打坐的人能夠更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對於自身的控制為更強,因此打坐是一個很好的訓練大腦並提高自控力的方法。


金生無悔


你有沒有發現一個好玩的現象?

越是瘦的人,越嚷嚷著要減肥;越是胖的人,越是不願意減肥。瘦的人胖不起來,是因為自律;胖的人瘦不下來,是因為沒有自控力。

那麼人的自控力到底好不好呢?

有人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讓19只黑猩猩和40個研究生(來自美國哈佛大學和德國馬普研究院)進行一個自控力比賽,雙方面臨的挑戰是:暫時忍住不吃零食,以此來贏得更多的食物。

首先,所有的參賽者都可以選擇2份或者6份自己最喜愛的食物作為獎勵。這個選擇很簡單,不管是黑猩猩還是研究生們都選擇了6份。

接下來,選擇變複雜了,每個參賽者都可以有兩個選擇,要麼立即吃掉2份零食,要麼等待2分鐘,然後有機會吃掉6份零食。

你猜,黑猩猩和研究生們會怎麼選擇呢?誰會願意控制自己,等待2分鐘得到6份零食呢?

“當然是研究生們!”你一定會這麼說,不過,結果可能要讓你失望了。

這個實驗的研究成果發表於2007年,72%的黑猩猩選擇了等待,以便獲得更大的獎勵;只有19%的研究生選擇了願意等待,其餘的81%的人選擇了直接吃掉2份零食。

難道人類的自控能力還不如黑猩猩嗎?是誰告訴我,進化需要耐心做基礎,越高級的進化越需要耐心?

這真是不可思議的事,不過這又恰恰證實了人類的進化比黑猩猩高級。因為我們的大腦進化出了,給予我們“我要做”“我不要”“我想要”這三種力量的前額皮質,它向我們承諾明天會更好:“我現在要吃2份零食,因為我還有下一次可以等到吃6份零食”。而黑猩猩不會想到還有下次機會。所以,擁有巨大前額皮質的我們,會一再滿足於即時的快感和滿足感。

人類的自控力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美國斯坦福大學的著名心理學家凱利 麥格尼格爾教授,他發現人們對自控力的理解很多存在誤解,這造成人們為了自控而採取的方法把自己弄到崩潰甚至失控。凱利 麥格尼格爾教授為了幫助人們更好的理解自控力,開設了兩門有關自控力的課程,並把課程內容彙編成書,這本《自控力》便是基於課程的內容編寫的。很多聽過他的課的學生都說,這是一門可以改變一生的課程。

當然《自控力》這本書也同樣是一門課程,它要求所有想從中學會自控的人們,按照書中的要求,實踐、分享自己的讀書感悟,記錄自己學習的進度和日常改變。凱利 麥格尼格爾教授希望每一位學習的人,都把《自控力》這本書當做一個實驗,實驗的主體就是讀者自己,身體力行的實驗教授說的每一個理論,記錄下自己的數據,看看哪些是真的,哪些對自己有用,這樣,你才會在讀完《自控力》後,真正擁有自控力。

凱利 麥格尼格爾教授在《自控力》這本書中,告訴我們什麼是自控力以及自控力的重要性,怎樣才能成功做到自控,如何培養提升自控力。

首先,我們先來談談什麼是自控力及自控力的重要性。所謂自控力,就是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情緒和慾望的能力。

什麼時候你覺得需要自控?早上出門跑步前,還是面對一大桌美食的誘惑時?

為什麼你心裡說著要去跑步,或想要減肥,但是你的身體卻和你唱反調呢?你的身體告訴你:“我不要跑步,我要吃美食。”

“我要做”和“我不要”是自控的兩種表現,但不是自控力的全部,只有在你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時,你才能在想說“要”的時候說“要”,想說“不”的時候說“不”。

自控的關鍵,就是你在關鍵時刻能夠明確自己的目標,這才是“我想要”的力量。

擁有自控也是人類進化的結果,“我要做”和“我不要”,是人類動物腦的本能反應,肚子餓了就吃,受到驚嚇就跑,這種衝動的反應幫助人類在野外中提高生存率。

隨著人類的進化,大腦的前額皮質也進化了,它能控制我們去關注什麼想什麼,還能影響我們的感覺。這樣一來,我們就能控制自己的行為。大腦前額皮質的主要作用是讓人選擇做更難做的事情,比如,如果坐著會比較舒服,它會讓你站起來。

前額皮質的左邊是負責“我要做”的力量,它能幫你處理枯燥困難或充滿壓力的工作,比如讓你打開電腦開始工作。

右邊的區域就控制“我不要”的力量,他能剋制你的一時衝動,比如放棄甜品,改要杯茶。

第三個區域位於前額皮質中間靠下的位置,它會記錄你的目標和慾望,決定你想要什麼。就算你的其他器官都在瘋狂叫囂,“吃吃吃、買買買!”它也會幫你記住你真正想要的是苗條健康、升職加薪、家庭美滿。

那麼,人要是失去了前額皮質,也就是,失去了自控力的話,會怎麼樣呢?

美國鐵路工人蓋茨的故事,就最有名的前額皮質損傷案例,他告訴我們,擁有鋼鐵般的意志和體魄的蓋奇,當他失去了前額皮質時,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蓋奇和工友在用炸藥清理鐵路的時候,炸藥提前爆炸了,一條長三英尺、寬七英尺的鋼筋插進了蓋奇的頭骨,刺穿了他的左臉,穿過他的前額皮質,飛到了他身後。醫生從事發地點取回了一大塊頭蓋骨,幫蓋奇進行頭骨復原,並用頭皮蓋住了傷口,兩個月後,蓋奇的身體機能奇蹟般的恢復了。

不幸的是,他的外傷痊癒了,但他的大腦卻發生了奇怪的變化,朋友們都表示,蓋奇的性格大變:他經常粗魯的侮辱別人,想控制別人,極少聽從別人的勸告,如果你限制他或和他意見相左,他就會失去耐心,大發雷霆。

蓋奇的性格發生了180度的轉變,朋友們都說他“已經不是從前的蓋奇”。也就是說,當蓋奇失去了前額皮質,他同時也失去了“我要做”“我不要”和“我想要”的力量。

失去了自控力的蓋奇,已經完全被本能的衝動所控制,成為了“不受歡迎的人”。

我們沒有經歷蓋奇的悲劇,但也常常和蓋奇一樣被本能驅使,做出違背自己意願的事。我們有能力選擇更難的事去做,但我們也會有衝動去做容易的事。

我們的腦中經常有兩個小人在打架,一個告訴你,為了健康必須戒菸,一個告訴你,今天抽最後一次,明天再開始戒菸。你是否具有自控力,就在於你的選擇,是選擇即時滿足自己的願望,還是為了長遠的利益,而剋制自己的慾望。

讓我們跟著麥格尼格爾教授,穿越時空來到非洲的塞倫蓋蒂大草原,回到那個劍齒虎還在捕獵的時代。想象你正在覓食,突然發現一隻劍齒虎正埋伏在叢林中,打量著你,隨時準備把它11英寸長的牙齒插進你的肉裡。怎麼辦?你的眼睛看到了劍齒虎,警報系統打開,迅速把信息傳達給身體和大腦,讓你產生應激反應。你的腎上腺素釋放出壓力荷爾蒙,脂肪和糖給你的血管和肝臟輸送能量,你的呼吸系統為身體提供足夠的氧氣,讓你隨時可以開始戰鬥或逃跑。

當你的身體產生應激反應的時候,警報系統就會在大腦產生複雜的化學反應,阻止前額皮質發揮作用。原本有理智的、有智慧的、三思而後行的前額皮質就陷入了昏迷,接下來發生的,就是我們所謂的下意識的行動了:立即逃跑、開展自救。你會本能地採取最有利的方法,合理利用自己有限的體力和腦力。

讓我們再回到現代,在麵包店購買早點,美味的草莓奶酪蛋糕閃爍著誘人的光芒,

好了,既然我們知道了什麼是自控力,又明白了自控力的重要性,那麼我們怎麼才能做到真正掌控自己呢?想要成功做到自控,我們首先要知道我們是怎樣失控的。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失控的原因吧。

每年年初,我們都會自覺或不自覺地定下新年計劃,比如減肥十斤,寫一本新書,改變飲食結構,獲得財務自由。然而半年之後,大多數人都會發現,時間過半,任務卻還在開始階段,隨之而來的是對自己的失望。你一定很想知道失敗的原因,不過很少有人能告訴你真正的原因,最終,你會陷入責怪自己、自暴自棄的怪圈,離你年初的計劃越來越遠。

凱利 麥格尼格爾教授告訴我們:提供自控力的最有效的途徑,就是弄清自己為什麼會失控。和很多人的擔心不同,意識到自己有多容易失控,不是失敗的表現,恰恰相反,這能幫助你避開自控力失效的陷阱。

你知道嗎?研究表明:意志堅定的人反而最容易在誘惑面前失控。因為他們無法預測自己會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因為什麼原因失控。也就更容易把自己放到更多的誘惑之中。

自知之明是自控的基礎,認識到自己的自控力存在問題,你才能根據問題,找到解決的辦法。

比如以下三個方面的錯誤觀點:

1、壓力越大,自控力越強

錯。

自控力和肌肉一樣有極限,長時間的自控就像慢性壓力,會削弱免疫系統的功能,增大患病的概率,而適度的自控對身體有益。自控力是一種不斷進化的能力,也是每個人天生就具有的本能,而壓力卻是自控力的死敵,現代生活時刻需要自控,這會榨乾你的意志力。

2、善行後面會跟著惡行,情緒低落更容易受到誘惑

對。

你有沒有發現,當你飢餓的時候,你很難抵擋誘惑,商場裡的衣服、超市裡的食品,一不留心就買了一大堆;也很難集中注意力在需要學習的枯燥內容上,書上的字每一個都看得懂,但就是不理解它在說什麼;情緒也特別容易失控,要麼莫名其妙對人發火,要麼無緣無故抑鬱低沉,難道是得了抑鬱症?

其實,你什麼病也沒有,你只需要一塊糖——你就是餓了。

當大腦發現能量不足的時候,它就會減少支出,把能源儲存起來,以備不時之需。自控是大腦能量支出中最高的一項,所以你的自控能力被限制了,甚至取消了,於是你失控了。

現代社會中人們出現的失控實際上是大腦戰略性冒險本能的延續,人在飢餓的時候容易做出更冒險的投資,節食後偷情的概率會更高。

3、出售未來:及時享樂的經濟學

這就是文章開頭的案例所展示的:人類大腦前額皮質使人類意識到,人類是有未來的,既然未來可以同樣享受零食的獎勵,那麼提前享受2份零食就是聰明的,下一次還可以有機會再享用6份零食就好。

仔細想想是不是這樣?因為覺得時間還長著呢,我們就會故意放縱自己享受玩樂,做比較容易的事情,把困難的、需要意志力的工作放到未來去做。比如暑假作業總要放到最後一天才做,複習總要放在考試前一天開始。

《自控力》這本書的每一章了,都會告訴我們一個關於自控的錯誤觀點,並詳細解讀這些錯誤觀點的形成原因,讓我們有機會在瞭解了這些誤區後,可以安然避開陷阱,成功掌握自控力。

放棄對自控力的完美控制,明智的使用自控力的力量。想要提升自控力,可以學習以下三個方法,簡單易學,但很有效果,你可以去試一試。

冥想:放鬆自控力肌肉

如果你想完全掌控自己的生活,不出一點差池,那你的想法從一開始就錯了,這樣的想法只會讓你變得越來越糟糕。要知道,沒有人可以做到完美,沒有缺點的人是不存在的。

你需要做的是放鬆自己,而冥想可以幫你提高注意力、管理情緒、剋制衝動、認識自我。冥想,可以讓更多的血液流進前額皮質,如果你可以堅持8周的日常冥想訓練,就能提升日常生活中的自我意識,相應大腦區域裡的灰質也會隨之增多,便能達到增強自控力。

5分鐘冥想訓練的簡單流程如下:原地不動,安靜地坐好。閉上眼睛,注意呼吸。感受呼吸,防止走神。只需要5分鐘即可。

坐姿無所謂,關鍵是要安靜下來,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要能意識到自己的走神,重新專注於呼吸。訓練注意力,可以讓前額皮質開啟高速運轉模式。

如果冥想中,發現很難集中思想,自我感覺很糟糕時,不要放棄,這恰恰是冥想發生作用了。冥想本身也是一種刻意練習,不斷地把偏離的注意力,拉回原來的目標。

只是短短5分鐘的冥想,就可以讓自控力像肌肉一樣放鬆,讓血液更多的流入大腦前額皮質,補充消失的自控力能量。它能減輕你的壓力,排除大腦內部的干擾,比如焦慮、擔憂、慾望等;抵擋外部的誘惑,比如聲音、氣味、畫面等。科學家研究表明,定期的思維訓練能幫助人戒菸、戒酒、減肥、戒毒、保持清醒。

在《自控力》這本書中,麥格尼格爾教授為我們分析了自控力的生理與心理原理,以及為什麼失控的原因,並介紹了增強自控力的方法,冥想只是其中的一個方法。其實自控力人人都有,很多事不是做不到,而是不想做。

前幾天,我去了溫州山中的一座寺廟禪修三日,平時睡到中午起床的我,居然早上四點就起床做早課,一個半小時,從天黑持續到天亮,唱經禮佛,直到六點吃早飯,吃下滿滿兩碗稀飯,整個上午都精神抖擻,連續三天,臉色都好了很多。

這在以前,簡直不敢想象,這麼多年困惑於無法早起,只要早起了,就一整天無精打采,讓我誤以為自己是不適合早起的,只適合晚睡。三天禪修就破了這個誤會,回想《自控力》上的分析,應該是以往給予自己早起的壓力太大,結果反而適得其反了。按照麥格尼格爾教授的說法,從小事開始改變,慢慢就會增強自己的自控能力。

我們需要的是持續的自律,而不是間歇式的自虐。


簡慢人生


怎麼訓練大腦,提高自控力?這個問題相信大家都想知道。因為但是成大事者,都有一個好用的腦子,強大的自控力。可是如何訓練大腦?如何提高自控力?這是一個問題。

據我所知,訓練大腦的方法有兩個。一個是經常看書思考問題,一個是冥想。第一個我相信我不講,大家也都會。而今天我要講的,就是第二個。

首先我先說說什麼是冥想,冥想又被成為打坐,冥想是一種改變意識的形式,它通過獲得深度的寧靜狀態而增強自我知識和良好狀態。


結著我來講講如何冥想,冥想時應該雙盤腿,雙手放在膝蓋上,自然挺直背部,閉上眼,全身放鬆。然後什麼也不想或者幻想自己體內的器官,用其他器官感受周圍環境。


據說冥想的境界分為,靜心,入定,空我,天人合一。

我先來講講什麼是靜心吧,靜心就是腦子裡什麼也不想,心裡非常安靜,如同靜水一樣,波瀾無驚。

入定,入定是第二個境界,據說入定後哪怕外界動靜怎麼大,也不會驚動你。比如你入定一個小時,在你感覺只不過是一瞬間。

空我,空我是入定的第三個境界,據說當你進入空我的狀態後,你將會忘記自己,直到你醒來,不過你只要想醒來,隨時都可以醒來。不過你醒了後,可能過去一小時,也可能過去了五個小時。


天人合一,這是一個傳奇的境界,據說今日天人合一的境界後,哪怕你閉上眼,你也能感覺到周圍的一切,你就像這自然萬物一樣。


奇異秘聞


就自控力而言,我們需要了解幾個基本的概念,這樣才能更好的去做提升。

1、自制力是天生而來的且有很大的個體差異。換言之,有人天生自控力強,有人天生自控力差。曾有科學家做過一個實驗,找來了一群幾歲的小孩子,給了他們一些很美味的糕點和糖果,並告訴他們,叔叔要離開15分鐘,如果在這段時間裡能堅持住不吃東西的小朋友,會再得到一份,而如果吃了就沒有了。然後實驗人員就離開了,15分鐘後回來時,只有幾個小朋友堅持到了最後。而其他小朋友有的是吃完了,有的也偷偷嚐了幾口。從這個實驗來講,證明了自控力天生就是有差異的。

2、自制力是有限的。就像一塊蛋糕,吃一點少一點直到被吃完。只是有人的蛋糕很大,怎麼吃都夠吃,有人的蛋糕很小,一口就沒有了。科學家曾也做過實驗,讓兩批人分別看喜劇電影和悲劇電影,第一批不做任何要求,第二批要求看到好笑的不能笑,看到悲傷的不能哭。看完後,測試兩批人的握力,發現第二批人在測試時的耐力明顯低於第一批。所以在看電影時,控制自己的情緒明顯的消耗了他們的能量,使之表現在了身體之上。

3、自控力可以通過休息恢復。當人自控力下降管不住自己時,睡一晚第二天起來會發現自控力又回來了。那是因為通過休息,自控力也得到了恢復。

瞭解到了這些基本概念,我們對自控力就有了個初步的瞭解。那如何去提升呢?通過很多事情都能提升,科學家也做過相關的實驗,讓一個左撇子堅持使用他的右手,過了一段時間,發現他其他方面的自制力均有提升。而通過這個我們就發現,幹一些平時你不常幹或耐心的去堅持做一件事時,哪怕這事很小,也會對提升自制力有幫助。

而我想給出一個更好的建議,那就是將需要自控力的事情變成習慣。就像刷牙洗臉,我們每天起床都會去做。我們並不會想為什麼要做。因為習慣讓我們的身體形成了記憶,到時間我們的生物鐘自動就會提醒我們。比如你想要讓自己多看書,那你就可以劃出一個時間段,然後,在這個時間就拿上想看的書看上一會,不需要強制看多久,不想看時停下就好,但一定要讓自己堅持到了時間就要拿起書,哪怕只翻幾頁。

一段時間以後,通常是21天。你會發現,到了時間你就會有拿起書翻幾頁的想法。而通過這樣的方法,你會發現,你的自控力也得到了提升。

當然,自控力的訓練可以體現在生活中的各處。但一定要記住一個事情,那就是張馳有度。比如你是一個愛吃糖的人,控制自己遠離糖果本就是一件很消耗自控力的事情了,那你同時還要要求自己要每天跑步,看書一小時,每天整理屋子,結果堅持不了幾天,你就會發現,你的情緒開始悲觀,並且堅持的事情好多沒能完成。所以,目標別貪多,對於自控力不強的人來講,一次完成一個目標,當這個目標達成後再續訂下一個目標。而你的自控力就會在這一個又一個的目標達成中得到提升。從而助你開啟更美好的人生。


淡茶一杯論古今


通過冥想訓練大腦,提高自控力,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它不同於比如發散性思維訓練,或者心算等等。冥想屬於引導式,比如在一斷輕鬆的音樂背景下,跟隨人聲的提示作想象,放鬆你的身體,先放鬆肩膀,現在感覺肩膀下沉,接著放鬆手臂,感覺在手臂停留片刻,等等。冥想者跟隨提示,一步步的達到身體放鬆,進而注意力專注。

做一段時間後養成習慣,每天都用一個時間進行冥想,專注能力進一步提高,冥想者會有空靈的體驗,感覺器官變得敏銳,思維敏捷,最重要的是內心較少衝突,會對冥想者的世界觀都產生影響,心態變得寬容平和。

冥想的特點是不要強求,只要跟隨,暫時停下主觀評判,冥想者完全專注於人聲給於的提示,覺察身體的變化,好像冥想者把身體交給了人聲,而冥想者專注於覺察身體跟隨人聲提示發生變化。冥想者越交出身體,越專注覺察身體,越能帶來空靈自由的體驗。

自控力來源於對自己的充分認識,冥想就是認識自己,通過冥想確實可以提高自控力。可是冥想的作用還能減壓哦


覺知練習


正好最近看了一本書,按照上面的方法試了試,也算可以,就在這裡分享給大家。

這是一種簡單的冥想方法。

首先我們要做的就是把向外的注意力給收回體內,這樣我們就可以去感知身體,增加我們的感知能力。

這個時候,如果我們的心中出現了雜念,那我們不要害怕,也不要著急著想辦法去消除雜念,而是去分析這個雜念,它會對我有什麼影響?為什麼會產生?

每分析一次,對雜念的感知能力就會上升,對雜念的抵抗能力就會增強。

這種方法特別適合於那些情緒衝動火爆的人。



比如說,一個人在遇到某件事之後,感覺到很憤怒,覺得某個人在欺負自己。

那麼這個時候,如果能夠暫時把這股情緒給壓下去,然後分析這件事的來龍去脈,對自己的影響,自己為什麼會產生這種情緒。

等到分析過後,這股情緒也就變的淡了下去。

當這種分析法熟練之後,就會每產生一個雜念,每出現一種情緒都會分析一下。

這種分析本身就能夠壓制情緒,增加自控能力,而分析事情,也可以增加我們的經驗,使得我們把事情看的變淡。

這樣的話,分析開始的壓制情緒和把事情看淡,使事情不再影響自己,我們遇到任何事情都能很好的控制自己。

我是腦洞大仙,有哪位朋友看到這裡對你有一些幫助的話,希望能夠點一下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