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貸行業打破剛兌只是時間問題,P2P平台多項風險保障機制被禁

投資網絡借貸平臺,投資人最關心的無疑是資金的安全,尤其在P2P網絡借貸爆雷潮之後,資金安全幾乎成了投資人關心的首要問題。最近網絡借貸平臺的監管政策也陸續出臺,投資人的安全保障也是其重點。

但任何投資都不可能保證百分之百安全,那麼如果出現貸款逾期甚至貸款違約,投資人的資金安全如何保障呢?

根據最新的政策,即8月13日,P2P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佈的併發布《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合規檢查問題清單》,設立風險準備金、備付金、客戶質保款等各類客戶風險保障機制,都是被禁止的。那麼投資人的資金安全只能依賴於第三方擔保和履約保險。

然而實際投資過程中,第三方擔保和履約保險是針對具體項目進行保障,並不適用平臺所有標的。

尤其目前銀保監會對保險公司承保網貸平臺有嚴格的監管,再加上不是所有項目保險公司都有意願承保,而且履約險的資金保障也存在某些前提條件。

在國內網貸行業行不通的保障方式,在國外是不是也行不通?


網貸行業打破剛兌只是時間問題,P2P平臺多項風險保障機制被禁


我們來看看網絡借貸的發源地英國,是如何處理這個問題的,也許對我們會有所啟發。

英國的P2P網絡借貸屬於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FCA)的監管範圍,FCA近來也希望進一步加強對P2P網絡借貸的監管力度,正在就新的監管政策公開徵求意見,將於10月份結束意見的收集,2019年正式公佈。在徵求意見稿中,對P2P網絡借貸風險準備金也提出不少建議。

首先FCA肯定了風險準備金是有利於投資者的,不反對網絡借貸平臺設立風險準備金。但是FCA強調風險準備金只是風險管理框架的一部分,不能代替信用風險評估和價格的計算,用風險準備金來代替風險管理是不合適的。而且,FCA擔心風險準備金會誤導投資人,以為自己的投資是萬無一失的,其實在出現貸款逾期或違約的情況下,有時風險準備金也不能完全彌補投資者的損失。

網貸行業打破剛兌只是時間問題,P2P平臺多項風險保障機制被禁

FCA建議,如果一個平臺希望投資者在借款人違約時享有可強制執行的損失索賠權,或向投資者提供“擔保”,它可以考慮購買保險公司提供的保險。

如果平臺設立風險準備金,FCA希望確保風險準備金能夠適當地運行,並向潛在投資者恰當地解釋風險準備金是如何操作的和有什麼限制。首先要提高投資者對風險準備金的認識,即風險準備金是由P2P平臺合法提供,但並非是保險公司提供的保險。

網貸平臺必須有有明顯的風險警告,向投資者明確表示,風險準備金的運營並不完全保證在出現違約的情況下支付款項。另外,要求平臺應有便於投資者獲取的公開條款來解釋風險準備金,比如在網貸平臺的網站上發佈這些內容。其中應包括:

1.風險準備金的資金來源。

2.風險準備金是如何管理的。

3.風險準備金裡的錢屬於誰。

4.風險準備金或平臺在決定是否或如何從風險準備金中支付款項時所考慮的因素,並舉例說明。應解釋風險準備金是否有足夠的資金用於支付,並強調在任何情況下它都有絕對酌情權不支付或支付多少。

5.從風險準備金中支付的過程。

6.描述在平臺破產的情況下如何處理這筆資金。

網貸行業打破剛兌只是時間問題,P2P平臺多項風險保障機制被禁

一旦投資者進行了投資,FCA要求平臺通知他們是否有因違約貸款而收到風險準備金的付款。FCA還建議,當一個平臺發佈過去業績指標時,其淨回報不應包括從風險準備金中支付的那部分,因為如果包括了就會掩蓋投資的違約率,從而提高了淨回報。

最後,FCA建議各平臺必須每季度公佈有關風險準備金的運營情況,特別是風險準備金的規模,以及與相關未償總金額的比例, 還有違約的未償借款中,通過風險準備金支付的比例。

英國網貸平臺RateSetter就設有風險準備金,它於2010年就已成立,是世界上第一家經過測評機構評測風險的平臺。RateSetter從每一筆貸款中提取一定的比例構成其風險保證金,由獨立信託公司持有和運營,任何盈餘將留基金內,不能用於為RateSetter的業務提供資金。據Ratesetter9月1日的數據,風險準備金可覆蓋預計損失的1.24倍,在此範圍投資者可收回所有損失,當實際損失達到預計損失的2.48倍時,會開始損失部分收益,再增長至4倍以上,部分本金也會損失。但RateSetter也聲明,風險準備金並不是提供擔保,如果風險準備金因借款人違約增加而耗盡,那投資人的本金和利息都將面臨風險。

其實無論保險還是風險準備金都不是萬無一失的萬靈藥,最重要的還是控制風險的源頭,做好風險控制管理,減少損失發生的可能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