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還記得當初的理想嗎?

P2P爆雷不斷,偶然在問題平臺名單裡發現了一個熟悉的名字,並非熟悉這個平臺,而是熟悉裡面的一位前高管。我發微信問他是否問題平臺都有問題,他回了一句“所有的斷舍離都敵不過時間的貪嗔痴”,他離開的時候還乾乾淨淨,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已經變了味。

P2P,從小而美的模式創新和普惠金融的希望,到現在的人人得而罵之,也不過十年的時間,卻已是物是人非。這個行業還有希望嗎?行業裡還有可信任的平臺嗎?投資者們,還能信任這個行業嗎?

為何有些“問題”平臺不清盤?

所有出問題的平臺,面對的都是一樣的危機,恰如愛錢幫在清盤公告中所述,“近期網貸行業生存環境惡化,投資者信心不足,資金流出劇增,部分借款人的還款意願喪失以及還款能力不足,給愛錢幫的經營造成了重大的影響,流動性幾近枯竭”,但結局不同。

有些平臺選擇跑路,有些平臺選擇清盤,有些平臺只是項目逾期、平臺還在正常經營。為何有些“問題”平臺能夠不清盤呢?原因在於,不同的平臺面臨的流動性壓力不同。

平臺爆雷前,流動性枯竭通常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這其中,又可大致細分為兩類平臺:一類是涉嫌資金池、虛構借款標等龐氏騙局運作的平臺,一類則是合規屬性尚可、但產品結構上存在期限錯配的平臺。

龐氏騙局依靠“拆東牆補西牆”存活,後面資金續不上,前面本息就沒著落,一旦投資者信心有波動,不再有新資金進來,前面天量的本息兌付壓力就成了平臺不可承受之重,只有跑路一途。

那些沒有龐氏操作但產品設計上存在期限錯配的平臺,期限錯配本身成為平臺流動性壓力的根源。

舉例來說,借款人期限為1年,平臺將其分拆成兩個6月期的投資標,6個月後,第一期出借人投資到期,平臺將同一借款項目進行二次發標,有人投標後,第一期出借人才能順利兌付。當恐慌情緒席捲市場時,二次發標遲遲無發滿標,那麼第一期出借人就面臨投資到期無法兌付的問題。

這種情況下,借款項目並未到期,不存在不良或逾期的情況,便屬於典型的流動性風險。平臺的底層資產質量良好,僅僅因為期限錯配就爆雷,看上去似乎很冤,不過,這就是流動性風險。

在很多從業者心中,控制底層資產質量才是第一位的,只要控制好了信用風險,其他都不是事,對流動性風險缺乏本質的認識,沒有敬畏之心,才會對禁止期限錯配的監管要求陽奉陰違,缺乏整改的緊迫性,以至於當下深陷流動性壓力的漩渦之中。近期,各地金融監管機構相繼要求P2P平臺即刻下架各類存在期限錯配問他的理財計劃,便屬於針對性地應對之策。

反觀真正的信息中介,既不存在流動性問題,也沒有不良的壓力。一方面,借款項目不到期,出借人的投資就不到期,不到期就不能提取,沒有所謂的流動性壓力;另一方面,借款項目出現逾期時,平臺不兜底,出借人風險自擔,在信用風險上也沒壓力。

此次平臺爆雷潮中,個別平臺雖然項目逾期、但平臺仍在正常經營,底氣也在這裡。雖然是項目逾期,在當前市場情緒下仍然容易引發投資者恐慌情緒,但為何沒有導致平臺流動性枯竭呢,核心的原因便是產品期限錯配的問題不突出,恐慌情緒無法轉化成真實的流動性壓力。

P2P投資,還安全嗎?

與此次爆雷潮相伴而來的,還有P2P的汙名化。自e租寶事件開始,P2P在大眾傳播層面就有了汙名化的傾向,不過這一次爆雷潮給投資者帶來的心理陰影太大,以至於很大程度上,P2P已經將這個汙名坐實了。所以,即便我們能論證合規的平臺不容易出問題,但隨著P2P汙名化愈演愈烈, P2P平臺要向投資者證明自己的安全性,變得越來越難了。

當然,P2P投資者仍大有人在。如下圖所示,2018年6月份以來,網貸行業的投資者依舊活躍,7月9日甚至創下了4.1萬人的年度新高。是的,我們國家人口眾多,不缺韭菜,不缺投機者,但P2P作為一個行業,只有走進主流的投資者群體才有前途。問題是,不解決“不安全”的負面心智標籤,行業發展終究邁不過主流投資群體那道坎。

P2P,還記得當初的理想嗎?

摘掉“汙名化”的帽子,成為行業自我救贖的關鍵一步,此時,行業需要向市場回答三個問題。

問題一:P2P行業還有存在的基礎嗎?

現階段,由於集中整改並未結束,某種程度上,P2P行業仍處於“無證駕駛”期,不少平臺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合規性問題,這也是集中整改期不可避免的階段性特徵,某種程度上也是P2P行業之所以出現爆雷潮的前提條件。

違規經營的P2P平臺沒有存在的土壤,但合規經營的平臺,聚焦於普惠金融領域,做著小額分散的業務,是多層次金融體系建設中的重要一環。同時,只要嚴格做到合規經營,平臺的經營風險也是可控的。所以,在合規經營的前提下,P2P行業存在的基礎依舊是堅實的。

問題二:真正靠譜的平臺,還能選出來嗎?

由於整改階段的P2P缺乏官方的合規認證——即備案,投資者習慣了通過平臺的“背景”來挑選平臺,如上市系、國資系、VC系、甚至是存管系,這類標籤一度是衡量平臺實力的重要標誌。

不過,隨著這類平臺相繼出現在爆雷名單中,投資者才發現,所謂的“背景”關鍵時刻並沒有用。以上市系平臺為例,平臺爆雷後,作為股東的上市公司首先做的通常是發佈一紙公告撇清關係,而非去承擔兌付責任。當然,股東並無兌付的責任,甚至還是平臺爆雷的直接受害者。問題是,沒有了各類標籤的引領,投資者該如何挑選靠譜平臺呢?

答案還是合規,或者說備案。市場中還沒有已備案平臺爆雷的先例(因為還沒有平臺備案),投資者對“備案”這個標籤還是充滿信任的。加快備案進度,或制定差異化的備案安排,儘快推出一批通過備案的平臺,對於維繫投資者對行業的信心,便至為重要。近期,監管機構與協會陸續發聲,無論是合規整改白名單還是統一備案細則,都是積極的信號。

問題三:保護投資者資金安全,還有更加實質性的動作嗎?

從投資者保護角度出發,僅僅是合規經營恐怕還不夠。即便是銀行存款,若沒有存款保險制度,儲戶依舊會擔心因銀行經營失敗導致的存款資金損失,特定歷史階段,也不乏儲戶擠兌銀行的先例。

就P2P行業而言,除了銀行存管,還能否再匹配一些長效機制,比如,能否效仿存款保險制度,探索推出P2P投資保險等資金保障制度等。在這一方面,除了頭部平臺的各種表態之外,投資者還在期待更為實質性的動作。

找回行業長期發展的根基

就現階段而言,P2P行業的當務之急是尋回市場的信心,而從中長期發展看,P2P還需要找回行業的根基。

在開頭的對話中,那位朋友還提到一個讓我備受震動的細節。平臺出問題後,技術總監找到他哭訴,“三年時間,幾乎每天加班,以為自己做了一件多麼有使命感的事業,卻成了一部分人滿足私慾的幫兇”。曾經有多少付出,現在便有多少辜負,這樣的情緒很容易讓人感同身受。

理想,看上去是很虛的東西,但只有理想才是真正能支撐行業長遠發展根基所在。

有人講P2P平臺有三大難:獲客難、資金成本高、沒有靠譜的資產。前兩點我都同意,最後一點卻不能苟同。並非有沒有靠譜的資產,而是有沒有能力發掘出靠譜的資產。若是有現成的靠譜資產,創業不過是靠譜資產的變現,算不得什麼模式創新,於社會而言也沒什麼大的價值。P2P行業的生命力,不正是在看似不靠譜的普惠金融領域,依靠數據、科技甚至人力的加持,變“不靠譜”為“靠譜”、從而推動普惠金融向前發展嗎?

這是行業初心,也是一大批從業者的理想和堅持所在。我想,P2P行業的明天,也在這裡。所以,P2P,還記得當初的理想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