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遠人物」英德紅茶創始人袁學培:「紅茶事業沒有盡頭」

人物介紹

袁學培,1938年生,英德紅茶的創始人、奠基人之一,廣東省農科院茶葉研究所奠基者。

在半個世紀的茶葉生產實踐中,對茶樹速生豐產、高產優質,老茶園改造、改進紅茶加工技術等方面的成績顯著,創造和建立30多項茶葉科研樣板,參與的高產茶園項目,創造茶園畝產1410斤的世界高產紀錄,為我國茶文化事業宣傳推廣也做出顯著貢獻。被國務院授予有突出貢獻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10年被評為“新中國60週年茶事功勳人物”。

每年的春節過後,清遠鄉間田野的茶農們會走進茶園,為即將到來的春茶期作著準備。而3月,是春茶第一輪,“明前茶”的收穫期。年已八旬的老人袁學培在那個時候會忙碌於茶園間,退休近20年,來自茶企的邀約不斷,基層幹部和茶農上門求教。這位當地人口中的“老茶頭”擔任著多家茶企的顧問,至今仍然定期爬上茶山查看茶葉長勢,走進車間指導茶葉生產。他說,紅茶事業沒有盡頭,腦子裡也沒有退休的概念。

22歲小夥全國大會推薦英德紅茶

“來客不敬茶,不是好人家。”清遠種茶製茶的歷史,自唐宋以來千年流傳,北江流域優良水土和氣候資源可謂得天獨厚,出現於上世紀50年代的英德紅茶,卻已在中國茶業中也佔據了一席之地。回溯英德紅茶的歷史,袁學培的作用不可或缺。

1959年,英紅茶場打下一定基礎,省農業廳決定派遣一批人員到此籌建“廣東省英德茶葉試驗站”。21歲的袁學培當時剛剛從廣東省仲愷農業技術學院畢業,便在那批派遣人員當中,他和同事們一起來到英德,從事建站和科研工作,參與了新茶的研製工作。

1959年,英德茶葉試驗站、英德茶場會同廣東省茶葉進出口公司技術人員,在英德茶場試製成功首批英德紅茶(分級紅茶)35噸,出口外銷,獲得成功。1960年2月,袁學培作為廣東省茶葉試驗站的代表,赴杭州參加全國茶葉科學研究工作會議,介紹英德紅茶的經驗。當時參加會議的多數都是老專家、老教授,年紀輕輕的袁學培引人注目,“很新鮮,有壓力,也有動力,覺得自己要做好科學研究。”

在這次會議之前,英德在全國的茶葉板塊中默默無聞,袁學培發言介紹了英德紅茶1959年第一次出口的情景,很多人找到他一起交流,“大家都說,沒想到英德紅茶這麼好。”《科技日報》等國家級媒體也找他採訪。

會議結束,袁學培領到了多個全國茶葉協作研究課題,帶回試驗項目先後實施,有關項目均取得較大成效。

1960年春茶期間,袁學培參加了由蘇聯專家提出的,由我國俞康壽教授主持的紅茶熱處理試驗。之後又參加了英德紅茶製造工藝技術研究,成為聞名中外的“英德紅茶”創始人之一。

面世不久的英德紅茶獲得了極高的讚譽。1969年,廣東省茶葉進出口公司的一則電文稱:“從我國駐英國大使館經濟參贊處電文獲悉:英國皇室喜愛英德紅茶,1963年英國女王在盛大宴會上用英德紅茶FOP招待貴賓,受到高度稱讚和推崇。”這是英德紅茶歷史光輝的巔峰。

英紅九號的研發則是從60年代開始。早期的英德紅茶以雲南大葉種為主,類型眾多,品質參差不齊,研發團隊選擇了多個種類進行研發,最終英紅九號脫穎而出,產量高、品質好、純香甘甜。1980年,英紅九號通過了省級良種鑑定,“英紅九號是集體創造出來的,不是某一個人的。研發過程持續很長時間,從60年代持續到1980年,經過幾代科研人的努力,而我們是第一代。”袁學培說。

借派英德茶葉局

「清遠人物」英德紅茶創始人袁學培:“紅茶事業沒有盡頭”

2015年9月15日,袁學培和徒弟在茶園生產車間鑑定紅茶質量。清遠日報記者 吳明 攝

1965年,陶鑄視察英德茶場,在聽取英德縣的彙報,考察當地的氣候、土壤和傳統的種植習慣後,陶鑄提出,把英德建成茶葉出口基地縣,全縣種茶6400公頃,國有、集體各3200公頃。他強調種茶需開展茶葉科學研究,決定把英德茶葉試驗站更名為中南茶葉科學研究所,併成立廣東省茶葉技術學校。

英德縣於1965年成立茶葉局,局裡沒有正規的茶葉技術幹部,工作人員雖然都是做農業工作,大部分人卻都是做蠶桑、甘蔗、水稻工作出身。英德縣領導找到茶場,希望借調袁學培到英德茶葉局去,負責技術指導和部分統籌管理工作。

袁學培回憶說,當時自己做的項目開始出成果,他捨不得培育了好幾年的科研項目,而且認為在英德茶葉局的工作與做科研的初衷相違。經過多次溝通,為大局考慮,袁學培接受安排,被借派到英德縣茶葉局。由於工作成績優異,袁學培的借派時間從一年變成兩年。

兩年時間裡,袁學培創建了新茶園建設、幼齡茶豐產和大面積扦插苗圃的現代化管理等示範模板。

一轉眼到了1966年下半年,“文化大革命”到來。“那個時候,省裡的領導機關好多都癱瘓了,我在省農業廳的關係,也就回不去了。”袁學培回憶說,英紅茶場當時鬧起了紅衛兵武鬥,領導機制癱瘓,正常生產停滯。這時,求才若渴的英德縣領導又一次找到他,希望把他正式調到英德,袁學培同意後,英德縣多方設法將他的關係調入了英德。

1967年,袁學培正式調入英德縣茶葉局,那一年他和妻子在英德結婚,從此這位來自東莞的年輕人在英德紮了根。

為茶葉無暇顧家

“文革”期間,茶葉局一度和農林水多個部門合併,單位其他人要麼下放到幹校,要麼被借到其他崗位,只有他一個人做茶葉工作。

袁學培回憶說,那時候忙著下鄉搞樣板,基本上沒有什麼星期天,下鄉到各個隊裡做技術指導,搞技術樣板,塑造典型,一步步完善茶葉生產。“那時候雖然累,但是我身體好,大家都叫我‘肥佬’,”袁學培笑著說,“我不肥,只是比較強壯。”從茶場樣板,到茶葉機械、茶廠設備採購和茶廠設計,甚至技術會議的籌備、後勤和現場講解,都要他這個專業人士一肩挑。

大部分時間裡,袁學培都是在鄉下的茶場裡忙技術推廣、樣板建設,遇上省裡、地區的專家前來調研,只能通過公社聯繫到村裡用大喇叭通知,村裡派人騎自行車送他趕到黎溪或沙口的火車站,凌晨1點左右搭火車趕回英德,深夜裡步行經過浮橋,再坐拉客的人力三輪迴家。“回到家也休息不上,收拾一下天就亮了,又要去招待所接待專家。”

“愛人諒解我,我成功都是靠愛人支持。當時電話不好打,只能通過總機轉接,轉到公社也不一定能夠轉到村裡。”回憶起當時的情景,袁學培有些愧疚,“老婆生病找不到我,全靠單位的人幫忙照顧,我回來後才知道。小孩生病、家裡被水淹,我也沒時間回來。”

2017年參加清遠舉辦的“重自身修養重社會責任樹良好形象”主題實踐報告會前,袁學培曾回憶起這段歷史,“一個人的一生不是為了追求物質、精神滿足,而是這一生是否為了一份事業的成功而奮鬥過。”

創造世界茶葉單產最高水平

「清遠人物」英德紅茶創始人袁學培:“紅茶事業沒有盡頭”

2015年9月15日,袁學培和徒弟們在茶園查看茶苗生長情況。清遠日報記者 吳明 攝

上世紀60年代末,在袁學培的指導下,先後在石灰鋪、大灣、石牯塘、英城、大戰等公社茶場以及雞蓬、上洞、長江、光明、石小、前鋒等茶隊,共培育了49畝畝產幹茶超350千克的高產茶園,是當時英德茶園平均畝產的4倍以上。他還指導建立一批畝產幹茶超250千克的大面積高產茶園和高產片,成為英德市茶葉總產的支撐單位,成為提高單產的主要支柱。

1962年,袁學培曾與省屬國有紅星茶場的郭德立和譚志遠合作,共同研究在十三隊新植的茶園中培育高產茶園試驗區。幾年後,茶園表現出異乎尋常的高產量。1971年以後,連續15年畝產超過500千克,最高的1977年平均畝產收穫鮮葉3105千克,折算幹茶705千克,創造了世界茶葉單產的最高水平。

70年代以後,全國掀起了一場茶樹栽培大變革的討論,袁學培一方面組織科技人員對各個地區新種茶園進行種植密度專項調查,一方面分別選擇英城鎮、子塘和長江茶隊進行不同密度和排列方式、種植的比較試驗,總結出的合理密植模式早產早收,高產穩產,成為英德80年代中後期茶業發展高潮的主要模式。

1981年至1984年,他在石牯塘茶場搞技術蹲點時,指導該場鯉魚茶隊進行改造試驗。改造當年減產三成,第二年增產,第三年產量翻番,第四年翻兩番,並總結出一套改樹、改土和改園必須三結合的原則,在全市推廣。

袁學培還擅長通過茶葉審評技術,指導茶葉加工,提高品質。80年代初,在全省幾次評茶會上,他以快、準的審評獲得好評,還得到當時的評茶權威老前輩張博經的認可。

推動社隊茶場改種紅茶

當時,英德地方國有茶場加工紅茶,社隊茶場則加工大葉青茶。也就是說,同一地域同一茶樹品種甚至同樣的茶青級別,只因茶類不同,價格相差懸殊。“每公斤可以多收一百塊,要搞好集體經濟應該改種紅茶。”袁學培回憶說,他曾向縣裡建議社隊茶場改種紅茶,但沒有得到上級的批准。

“我當時肚子裡憋了火,很不服氣,1972年10月,我到茶科所借了5個茶篩,到大灣公社試製紅茶。”試製過程很順利,克服了工藝、氣候的難關,隨後袁學培將五套茶樣寄送到茶葉出口總公司、中國農科院杭州研究所等重要單位,很快收到了很高的評價。

機緣巧合,當年11月,到北京洽談紅茶生意的美國代表團首席專家弗萊明到北京採購茶葉,挑中了大灣產出的茶樣。“總公司拿著全國的30個樣給美國代表團試,都不符合他的口味,剛好我寄的茶樣到了,對方很滿意,要出高價購買20噸。”袁學培回憶說,對方開出了2500美元一噸的高價,這個價格比當時紅茶出口價要高出近千美元。

70年代中後期,在袁學培策劃和主持下,全縣八個生產規模較大的社隊茶場改制紅碎茶成功。從此,社隊紅茶場每年為國家提供近8000擔的大葉優質紅碎茶出口,八個社隊紅茶場每年的生產總值比原來增加110多萬元人民幣,幾乎每個茶場的生產總值都翻了一番,增加了一筆可觀的收入。

在袁學培等幾代茶人的努力下,70年代末、80年代初,英德紅茶創造輝煌,出口到60多個國家和地區,被國內外專家評價為“可以與印度、斯里蘭卡的紅茶媲美的後起之秀”。1977年,英德全縣茶葉總產量2554噸,成為全國第一批年產超過2500噸幹茶的18個縣之一。到20世紀80年代末期,英德年產幹茶總量達到87500擔(4375噸)。

援助玻利維亞創造茶葉生產記錄

1987年,袁學培作為中國茶葉專家組成員之一,前往與中國建交不久的玻利維亞從事技術援外工作,主要目的是為提高當地茶葉種植和加工技術,培訓茶葉技術骨幹。

在此之前,來自臺灣的專家也曾到玻利維亞做過指導,但效果不好。“機械設備不錯,但是茶葉銷不出去,茶葉顏色、味道不好,軟綿綿的。”

通過實地考察,袁學培認為,玻利維亞茶葉技術總體水平較低,相當於我國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水平,需要有針對性進行指導才能奏效。

專家組向主管部門反映了該國茶葉技術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瞭解決問題的方案和步驟。袁學培在當地主持五大科技項目樣板,大面積茶園科學管理樣板、速成高產茶園培育樣板、快速無性育苗樣板、衰退茶園改造與荒蕪茶園恢復樣板及改進紅茶工藝提高產品質量樣板。

被稱讚做事認真負責、耐心施教的袁學培,深得玻利維亞同行的配合與敬佩。援助玻利維亞第二年,各項工作達到既定目標,還創造了玻利維亞茶葉單品總產的最高歷史水平記錄。在他指導下培育的速成高產樣板茶園,單位面積產量為當地茶園的9.3倍,且比原臺灣農技團培育的茶園高出數倍。

消息傳開後,當地轟動,附近居民紛紛趕來參觀高產茶園。不少茶農希望效仿種植,請求專家組前往指導。玻利維亞媒體也在報道中對中國專家組的貢獻大加讚揚。

紅茶加工方面,專家組指導當地以英德紅茶製作工藝代替原來的加工技術,紅茶質量顯著提高,產品供不應求,並在1989年巴拿馬博覽會上獲得金獎。原來積壓多年的60多噸紅茶,經過專家組的指導,採用香料拼配重新加工後,銷路大增,不到一個月全部售完。

在中國專家持續援建下,玻利維亞“奇馬特紅茶”在南美開始佔有一席之地,國內暢銷的同時出口到墨西哥。

困局求變引入新品種

「清遠人物」英德紅茶創始人袁學培:“紅茶事業沒有盡頭”

英德紅茶創始人、奠基人之一袁學培。清遠日報記者 吳明 攝

20世紀90年代,英德茶區正處在輝煌年代,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原來由政府包攬的茶葉出口創匯收購政策漸漸退出歷史舞臺,國家茶葉收購部門取消紅茶收購計劃及一切補貼,紅茶銷售渠道受阻,而英德作為紅茶出口基地首當其衝,紅茶存量不斷增加。

這一時期,在安徽、福建、湖南的茶葉產區都出現了砍茶樹、改種果樹的風潮,英德也不例外。很多茶場產出的茶葉銷不出去,“有些茶場是家庭承包的,當時不收茶了,茶農開始砍樹。”

這一情況持續到90年代末,英德的茶樹面積只剩下21000多畝。“很心痛啊,但是阻止不了。”談及這段歷史,袁學培皺起了眉頭。在他的印象裡,砍樹的風氣持續了很多時間。

完成援外任務回國正在休假的袁學培,得知紅茶銷售不景氣的信息後焦慮不安,意識到英德茶區的經營前景將會變得更加嚴峻。他向英德市政府反映情況,並提出建議,一是紅茶廠改制綠茶,擴大國內市場;二是抓緊時機引進茶樹新品種。

在英德市政府的支持下,從1992年起,袁學培先後從外地引進10餘個高香型名優茶品種。此外,他還通過臺商引入臺灣高山茶品種。經過近10年的氣候馴化和定向培育試驗,這些品種在英德茶區的新環境下“表現良好”。

1996年春,選用引進的臺茶品種試驗的烏龍茶在全省名優茶評比中,以其獨特的自然花香獲得高分98分,被評為優質茶,命名為“英州一號”,從而結束了英德茶區無生產烏龍茶的歷史。此後,用英紅九號和黃金桂等品種加工的“金豪紅茶”、“高級紅茶”、“高香綠茶”分別在全國和全省名優茶評比中獲得優質茶和國家二等茶等稱號,茶品經濟效益為大葉種綠茶的2-3倍,甚至4倍。

這段時間裡,以英德為主的清遠茶業,從主要生產國外消費的紅碎茶,調整為生產以國人消費的紅條茶為主;從農戶散種散制散賣,調整為大小企業成立擁有各自品牌。英德茶業又煥發活力。2002年後,英德茶葉產業的效益越來越好,越來越多的農民要求種茶,當初砍掉的茶樹又種回來了。

時至今日,英德紅茶早已走出低谷期,在英紅九號紅茶的帶動下,英德紅茶迅速回升,形成了針對不同消費群體的全方位茶類格局,所佔市場份額迅速擴大。“英德紅茶”品牌獲得2015-2017年度中國茶業品牌館品牌茶葉,並被列入第一批“中歐地理標誌保護清單”備選產品。英德現有茶園面積約8萬畝,茶葉總產量4500噸,茶葉生產總值達15億元。

2016年,英德紅茶品牌價值就已達14.54億元,茶企近百家,從業人員逾10萬人。

袁學培早已於2001年退休。剛退休,就有五六家企業找上門來,要聘請他做顧問。“有幹部、茶農找上門,我就幫他們解決問題。有些老茶廠的基層幹部找上門來,請教一些問題,我也答覆他們。”

“我不覺得自己已經退休”,退休近20年,已是耄耋之年的袁學培仍然擔任著多家茶企的顧問,定期到茶企作指導,爬上茶山查看,還為在茶企實習的大學生做指導。“對我來說,紅茶事業沒有盡頭。”


來源 | 清遠發佈,今日頭條《清遠人物》整理發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