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九大特徵,告訴我們要做什麼?才是最好的!

從普遍認為的發達國家的家庭教育特點可以看出,家庭教育是無教育可言和所謂的家庭教育是太多無效的教育:

“養育一個孩子需要一整座村莊

把她抬起來,把他扶起來。

養育一個孩子需要一整座村莊

健康成長,成長整體。“——非洲的詩

家庭教育的九大特徵,告訴我們要做什麼?才是最好的!


發達國家家庭教育的特點(一般國家沒有):

一,學齡前家長只要有時間,就會帶著孩子出去玩:看日出,玩落葉,去沙灘,撿貝殼……在德國,不只是學齡前孩子,包括幼兒園,都是不允許學習專業知識。

二,孩子有自身的成長規律,他們在相應的階段要做相應的事情。表面上看中國的學前教育和基礎教育很紮實,但他們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已經被破壞掉,由此造成了孩子被動接受知識而疏於主動思考的習慣。

家庭教育的九大特徵,告訴我們要做什麼?才是最好的!


三,尊重獨立。在學校孩子不會做的事,老師只在必要時給以言語或者行為上的鼓勵和提醒,大人不要強迫他們做什麼,也不包攬,因為那樣可能會抑制孩子獨立行為的發展。幫他完成某些事,日後他就只會做那些別人做過的事,而缺乏創造性。

小孩從小就可以參與家庭的各種活動,孩子都可以以小主人的身份父母一起商討,父母願意傾聽孩子的意見,充分肯定孩子正確的想法和行為。尊重孩子的自尊心。

四,家長必須善於控制自己愛的情緒,給以孩子儘量多的愛而不是寵溺。

家庭教育的九大特徵,告訴我們要做什麼?才是最好的!


五,放養優於圈養。在父母的眼中,每個孩子都是一粒種子,並且必然成為一棵大樹。放養優於圈養,身心更無壓力。把孩子看成一粒種子,他們需要自然的生長環境,不可過於控制,給孩子留下儘量多的自由發展空間。

六,吃苦教育

幼兒園室外有大片的活動場地,草地、沙地、石頭地……一般沒有用塑膠場地。孩子們在戶外活動時膽子很大,登梯爬高一點都不含糊。老師們則站在遠處觀察,不怎麼幹涉。至於夏令營更是如此。

家庭教育的九大特徵,告訴我們要做什麼?才是最好的!


七,自由大於限制

在父母的眼中,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既不附屬於家長,也不依賴家長。他們有自己獨立的空間,也具備獨立的思維。所以,孩子應該以自我獨立發展為成長目標。而身為父母,只要給予孩子自由和發展可能的空間即可。

八、規則大於寵愛

這可能是家庭教育的為數不多要做的事。實現了中國人說的“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如何才能有效地教育孩子,就只要這一件事情圓滿搞定!許多父母家庭上不斷地說教,以為這是必須的家庭教育!孩子需要教育。但是有經驗的德國父母會為孩子立下規矩,從小讓孩子建立規則意識。他們會和孩子協商,制訂一些規則,並且要求孩子遵守這些規則。

九。身教重於言教。孩子的學習能力是從模仿能力開始的,整個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都充滿著模仿。俗話說“有其父必有其子”。

別人已經走過很長的路,我們一切都還是剛開始。

家庭教育的九大特徵,告訴我們要做什麼?才是最好的!


看了幾篇文章關於兒童的家庭教育課程的內容。文章強調家庭教育重要性很多,比如講到孩子習慣的培養:“好的習慣會伴隨孩子的一生並給他帶來源源不斷的益處,很多習慣晚從小養成,貴在堅持。常見的好習慣諸如讓孩子多讀書,多運動,早睡早起,每天寫日記,按時完成作業,吃飯不挑食,見人要問好,樂於助人,勤儉節約等都是很好有利於孩子成長的好習慣”。這些都是現在父母最喜歡聽的教育的條條框框。然而事實並非如此!說多了做多了,孩子都會反感。這些習慣固然重要,但這樣都是孩子自身本來具備的,在家庭中只不過是個應用。這些習慣中似乎只有“樂於助人”和“見人問好”是家庭培養的,其餘的都不是教出來的,對於一般家庭而言,都不是能夠教出來的。俗話說:“要成人自成人”。

經常你問問學習考試很優秀的孩子家長,希望討教孩子教育的經驗,一般都會回答你:“我們沒有做什麼”。可以明確地講,不是家長培養出了孩子的優秀,家長還無法知道怎樣培養孩子。許多事情只有上帝知道是怎樣。樓上有位職業是兒童教育的母親,她兒子很優秀,但她說“我兒子盡幹我不願意讓他乾的事情,什麼壞事他都愛幹”。這位母親一直盡心陪伴兒子成長,每週都帶兩個孩子去郊區自駕遊。她說,“她的教育是她完全意想不到的結果,不過我兒子很出色,倒是真的”。

供養一個孩子長大不容易,但培養一個孩子成才,你的努力有可能是在幫倒忙,你的努力有可能給孩子增加很多煩惱,努力可能把孩子控制在身邊了,很可能約束了他的發展。都說父母培養孩子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但這只是養育,至於培養可能不存在。

對於培養和教育,我們可能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請老師長期地輔導了孩子和堅持了一兩個門類的素質教育的課程。其餘的素質和特長都不一定是父母培養出來的。

我們試圖幫助改變孩子的不理想的部分。無非學習成績最引起父母擔心,但這確實是請示老師的事情,父母只是提醒。
家庭教育的九大特徵,告訴我們要做什麼?才是最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