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質不改變,養生無用功」,體質偏差的人如何改善?

中醫體質醫學和體質養生,是國醫大師王琦教授的學術成果,成中醫學中一個很接地氣的學派。“改善體質作為治療疾病的基礎”,一直以來也是中醫開方治病的指導思想。

在中醫九種體質分型中,有三類人群是最突出,甚至被認為是人體患病的真實基礎。中醫是樸素的經驗科學,講究“辯證施治”,在個人體質改善方面是中醫最擅長的領域。

“體質不改變,養生無用功”,體質偏差的人如何改善?

樊代明,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副院長,西京消化病醫院院長。

“體質不改變,養生無用功”,體質偏差的人如何改善?

樊代明院士做客北京衛視我是大醫生欄目,提出來三種體質的人必須改善,講述了三類人群適用的中醫養生方。以下是樊教授的電視談話內容:

第一類人:脾虛人群

樊教授認為:身體虛的人最易患病,而脾虛是中醫中,眾多體虛的一個主要的方面,更容易造成人體疾病和腫瘤的發生。如果脾不好,就很難談得上預防生病。

“體質不改變,養生無用功”,體質偏差的人如何改善?

脾虛的人群一般有這幾個明顯的症狀:

食慾不好,腹部脹滿

面色蒼白,沒有血色

舌體胖大,舌邊有齒痕,舌苔白膩

“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虛就會使人精氣不足,正氣不足。補足正氣是脾虛的人的必要,人體只有正氣足才能擁有一定的力量,抵抗疾病。這是真正的提高人體抗病能力,減少疾病發生的途徑。中醫怎樣補正氣呢?

樊院士為大家提供了脾虛人群的食療方法:

1、紅棗

2、薏米

3、山藥

山藥是健脾養胃效果較明顯的“神奇食材”,它生長與地下一兩米深,不會受到任何汙染的食物,有健脾補虛、補中益氣、益心安神等作用。山藥可促進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因而補益全身。隨著消化吸收功能改善,營養物質充分吸收,我們的機體自我修復功能就會增強,脾胃本身漸漸改善。

“體質不改變,養生無用功”,體質偏差的人如何改善?

一道固本健脾的食材搭配:紅棗,薏米,山藥粥,堅持吃讓虛弱的身體漸漸強健起來。

脾虛就是身體基礎薄弱了,和脾虛同樣值得重視的還有兩類人:

第二類人:氣虛人群

氣虛人群一般有以下的症狀:

疲倦乏力,氣短

舌質嫩,舌體胖大

有人愛感冒,

有人出虛汗或者夜間盜汗

“體質不改變,養生無用功”,體質偏差的人如何改善?

氣虛要補氣,用西洋參5g~6g,紅景天3g左右來代茶飲最好,這兩味藥都是很名貴的藥材。一個益氣養陰,一個益氣活血,都是補氣為主的藥材。在所有補氣方中,這個搭配是最直截了當,十分有效的。

第三類人:陰虛人群

一般小孩和老年人出現陰虛現象,老年人居多。

陰虛的人群一般有幾個明顯的症狀:

口乾,舌燥

手腳心發熱

大便乾燥

舌頭偏紅

有人兩顴潮紅

“體質不改變,養生無用功”,體質偏差的人如何改善?

陰虛人群最主要的就是抓緊“養陰”。朱丹溪說:存得一分陰液,便有一分生機。中醫最常見的“養陰茶飲秘方”:

沙參5g;玉竹5g;麥冬5g;石斛3g,做“養陰固本茶”。

陰虛人群是疾病的高發人群之一,必須在平時養生生活中合理有效改善。以上三種體質偏差的人,都很常見,構成了人群發病的基礎特徵。疾病包括一些重大疾病都不是無緣無故產生的,都是有其生病的基礎。改善基礎才能預防疾病,才能真正做到了養生,防病,和治病。

體質是健康之本,

體質是疾病的基礎,

體質不改善,一切養生都是在做無用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