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冬|你已不知道要成爲什麼樣的人了?一一去問童年的自己

枕著《論語》,睡出更美好的自己,這裡是小梁在2018年為您帶來的《睡睡平安》。本文內容節選於喜馬拉雅音頻節目《睡睡平安》068期。

子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徵之矣。”

梁冬|你已不知道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了?一一去問童年的自己

01

一件事應該怎麼做?回到它的第一性原理

子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徵之矣。”

這段話的意思是,孔子說:“夏朝的生活方式,乃至政治體制,我能說出來,不過它的後代杞國不足以作證;殷商時期的社會遊戲規則,從國家管理、政治架構到民風習俗,我也能大致聊一聊,不過它的後代宋國也找不到適合的人們去證明它。這是他們沒有足夠的典籍和賢者的緣故。”(“文”,文件,典籍;“獻”,通“賢”,指賢人。)所以如果我能夠有足夠的“文”和“獻”,就能夠證明給大家看當時這樣做是怎麼回事兒。

在這裡,小梁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成語“杞人憂天”的杞國。商湯擊敗夏桀,滅了夏朝後,將夏朝王宮貴族裡沒有殺乾淨的人,全部流放到杞國,所以杞國成了殷商時期人們嘲笑的對象,因為他們是被打敗的。

殷商時期,被周滅掉的那些殷商的子民,都成為宋國人,因此就有了“宋人買履”“守株待兔”……諸如此類,好多黑宋國人的段子。因為他們相較於周而言,是失敗者的後裔。

理論上來說,杞國和宋國有一個很重要的文化功能——延續他們祖先夏人和商人的生活方式。孔子對這一點很慨嘆:“我只能從文字上了解到他們是怎麼做的,後來在杞國和宋國人們的生活裡卻看不到這樣的人了,所以我也不知道那些文件裡記載的是不是真的。”

孔子為什麼會發出這樣的感慨?

恰巧之前小梁和老吳在《冬吳同學會》的節目裡談到一個話題——第一性原理。

埃隆·馬斯克經常說:“我們要回到一件事最開始的動力和原則,來看這件事應該怎麼做。”

舉一個例子,埃隆·馬斯克想做電動車。他最開始的時候為了環保,想發展出一套以電動為動能輸出的汽車體系。結果他後來發現,做電池是很貴的,當時絕大部分電池都是松下生產的,成本太高,不足以轉換成具備競爭力的電動汽車。

然後他就去拆解做電池的流程,最後他發現其實做電池並不需要花那麼多錢。於是,他先做了一家電池廠,把整個電池的成本降下來,然後才做了特斯拉。從本質上來說,特斯拉汽車就是在巨大的,而且比較便宜的電池上,裝了一個iPad和幾個輪子組合而成的一輛車。

後來,埃隆·馬斯克用第一性原理思考了一個問題——火箭發射。我們都知道,他把火箭發射的成本降得很低,這是因為他考察了之前火箭發射成本很高原因:在他之前,基本上發射的火箭都是一次性的。

這就好比一架飛機從北京飛往某個城市,只能飛一次。如果真這樣,我估計大家都坐不起飛機。正因為飛機可以經常來回、起落,所以許多人才有足夠的能力購買機票,才有了航空業的發展。

因此,埃隆·馬斯克說:“我們要拆解它所有的成本,回到最開始做這件事的種種起點,然後你會發現,許多事在做著做著的過程中有可能會變形,變形之後你就忘記了做這件事的初衷,這時你該做什麼、該變化什麼,其實自己是不瞭解的。”

就像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大家都認為手機只要有鍵盤,可以發送message就行了。所以每支手機都長得差不多,不管是諾基亞還是摩托羅拉,還是索尼,直到有一天蘋果出現。

喬布斯說:“為什麼手機一定要有鍵盤呢?我們最開始就是為了做一款讓屏幕儘可能更大,可以實現更多的音樂、圖像、文本信息交流的這樣一款媒介。”

於是他們研發了觸屏技術,就這樣發展出了新的智能手機。

梁冬|你已不知道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了?一一去問童年的自己

02

關心競爭對手做得怎麼樣,其實你已經離自己的初心很遠了

往往我們做每件事做到後面,慢慢慢慢地就會忘記開始的初心。

很多企業做到後面,都在關心競爭對手做得怎麼樣。其實這時關注的焦點已經錯了,你應該回到開始的時候,想想自己當初的願望是什麼、這家企業是以什麼樣的初心開始的。

小梁常常提醒自己,正安不是一家用來打敗同行的中醫連鎖機構,正安的誕生只不過是因為小梁覺得去醫院看病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我要提供一個大家去看病不難受,而是覺得很舒服、很有趣的地方,僅此而已。

如果做著做著,由於資本的介入;由於同行的競爭;由於工作人員跳來跳去;再加上一些事務交給其他同事管理,導致一些同事以參考競爭對手、同行業的人,包括行規怎麼做的,來思考接下來的做法。那麼這樣,就會忘記我們的初心——

為了營造一個讓人們快樂地獲得健康的所在,這就是正安的“第一性原理”。

對孔子來說,他也在反覆思考,一個政治家,最重要的是構建自己的理想國,對此應該有什麼樣的架構設計;如何進行他的制度管理;推行什麼樣的國家文化……本質上來說,這些都稱之為“禮”。

如果忘記了所有禮的源頭,你就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被這些繁枝末節影響,不知道應該堅持什麼,也不知道什麼東西是可以改變的。

每當我們做一件事做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都一定要問問自己:“我是怎麼開始的,為什麼要做這件事,當時遵循的原則是什麼,最初的動機是什麼……”這就是第一性原理。

孔子慨嘆的是,我們設計了那麼多人類的遊戲規則,動機在哪裡?

《人類簡史》的作者尤瓦爾·赫拉利說:“人和其他動物最大的不同,就是他們相信一個共同的使命和願景,相信一些共同的故事線,於是人們可以藉由這種共同的相信,達成某種協作,從而超越普通的動物。這就是人和禽獸的區別。”

孔子反覆追問的就是,什麼東西能夠團結我們所有人的心性;什麼東西能夠調整我們的頻率;什麼東西能夠令我們更好地互相協作;什麼東西能夠讓我們變成一個“超越動物”——高級一點兒的人類……

如果我們忘記了這些初心,而沉浸在今天吃什麼;應該怎麼祭拜;權力的劃分應該怎麼樣的……就會陷入到錯誤中。

所以,研究歷史,不僅僅是用來預測未來,更是為了幫助我們明白當下許多事情應不應該做。

梁冬|你已不知道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了?一一去問童年的自己

03

世間事,如何做選擇?其實沒有那麼複雜

小梁有一個武林中的朋友,每次他踢出自己本門功夫的一腿之前,都會抖兩下左腳。他的師兄弟都認為,這是師父傳下來的本門功夫中最秘密的東西,只有這樣抖兩下腳,才能啟動內力。

後來追根溯源,才知道師父當年是因為腿不舒服才會有這樣的動作,他說:“我不抖兩下,沒法踢。”

人啊,總有種把自己後來所有的發展行為細節合理化、哲學化、美化的衝動,而這些衝動往往阻礙了自己做這件事的初心。

世間事,如何選擇?其實沒有那麼複雜,回到你最開始做這件事的初心。

就像今天你在工作上遇到的煩惱;今天你打算展開一段新的戀情……可以花點兒時間想想小時候的你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你曾經想過以這樣的方式展開你的生活,成為這樣一個人嗎?如果是,你現在做的事跟當年自己的想象一致嗎?很多人走著走著,就忘了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了,每天都陷在當天的瑣事裡不能自拔。

有一天,我兒子問我:“爸爸,你小時候最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我突然發現,原來我已經成為了自己想成為那個人——鄉村民辦教師。但我忘記了,所以也忘記了為自己慶賀。一想到這裡,我就覺得自己這麼幸運,已經能做自己想做的事了,但仍然不夠開心,這是一個多麼大的遺憾吶。

你呢?你是否還在繼續做著自己小時候的夢,又或者其實已經成為那樣的人了,而你卻不自知,偏偏要活在當下的煩惱中呢。

梁冬|你已不知道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了?一一去問童年的自己

——互動話題——

你還記得小時候的自己

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嗎?

現在,你是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