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部門統計中國現有住房足夠四十億人居住,未來幾年房價或降


有關部門統計中國現有住房足夠四十億人居住,未來幾年房價或降

目前銀行政策,50年內,居民房屋折舊完畢,20年樓齡一般不能作為資產抵押。20年後樓市顯然不會像現在這樣瘋狂,房價也會更趨於理性與平衡,回到一個正常的價值軌道。

現在買房非常困難,並有全民炒房的跡象,一方面很多剛需買不起房,另一方面很多家庭擁有好幾套房子。北上廣房價從當初的二三千元一平方炒到現在的幾萬元。農村三線城市也從幾百元一平方炒到現在的七八千元,甚至過萬。

炒房團跟開發商起了功不可沒的作用,利用資金和團隊優勢,到處宣傳未來漲價趨勢,招開招商會,預訂會議等各種形式作廣告,明明沒賣出一套房子,都用人託這種形式造成一種假象,那就是熱賣,誘導急需用房的用戶購買。賣完後炒房團又轉向下一個樓盤繼續炒作。

據有關部門統計中國現有住房足夠四十億人居住,但還是有很多人沒能力去購買房,而有的人卻擁有幾套幾十套幾百套商品房。高房價的泡沫正在崩潰,有媒體報道房市列入國家管制。有部分法規明文註明炒房是違法犯罪行為,已經對炒房團下手了。同時又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如限購政策,炒房買後五年內交易增加個稅和增值稅,工商行政部門對房產中介部門進行行政約談等。

現在有很多媒體曝出部分一線城市價格開始下跌,如北京某樓盤今年上半年每平方四萬多降到現在二萬還沒人問,深圳,重慶等地也出來了同樣問題,造成今年上半年剛購到房住戶就賠了一半的現象,一些炒房團也正在迅速撤資。

有關部門統計中國現有住房足夠四十億人居住,未來幾年房價或降


近日,國家統計局公佈了70個大中城市的房價數據。數據顯示,7月份新房價格環比上漲的城市已增至65個,而6月份這一數據為63個。眼看房價越“調控”反而越漲,高層對於各地落實“房住不炒”的態度已忍無可忍。住建部更是放出狠話:房價控不住,地方政府先負責。2018年以來,全國累計發佈調控政策多達260餘次。

單是在7月份,就有近60個城市發佈了70餘次調控新政。隨著湖南出臺“湘十一條”,我國的樓市調控也正式由“舊四限”升級成為了“新四限”,即限落戶、限離婚、限企業、限未成年人。為了堅決遏制房價上漲,管理層曾在9天內出臺了8項重大政策。比如,蘇州就規定,房貸不滿5年的客戶,提前還款將被收違約金。今年7月份起,住建部將聯合中宣部、公安部等七部委,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等30個主要城市開展專項整治行動。房地產稅最快會在2021年開始徵收。由於不動產登記已實現全國聯網,一旦房地產稅落地開徵,炒房客只能乖乖繳稅。

在嚴苛的調控下,五年之後,房價多半會比現在更低。對於處在限售期間或者賣不出去的房子而言,或許出租是唯一挽回損失的辦法。五年的限售期限,基本可以宣告炒房時代的結束了,目前調控還處於不斷的升級中。房地產的支柱產業必然會被取代,現在調控嚴厲,企業炒房之路被一刀斬斷,黨報喊話樓市現狀,直指樓市全民炒房的弊端,中科院也認為商品房開發隨時可能結束就是最好的證明。房地產市場現在已經開始走下坡路,大型房企激流勇退。

有關部門統計中國現有住房足夠四十億人居住,未來幾年房價或降

現在樓市中只存在三種人:第一種是有能力買房的人,這種人已經擁有很多套房產,他們還會買房嗎?肯定不會,未來他們只會賣房。第二種是原住民或拆遷戶,這種本身就不需要買房,靠拆遷就擁有幾套房產。近年來拆遷貨幣安置,直接拿著拆遷賠付款買限價的新房,搖號還享受優先,買房價格還比二手房便宜,根本不會考慮買炒房者手裡的二手房。第三種是買不起房的人,現在買不起,只要房價不下跌,以後基本也不大可能買得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